太極拳的基礎訓練,太極拳是中國武術的壹種,很多人喜歡打太極拳健身。雖然很多人都在練這個,但是不知道太極拳對身體的作用。以下是練習太極拳的基礎訓練。
練太極拳基本功訓練有哪些基本功1太極拳基本功?壹、來回揮拍的基本功是把力量從前臂抽出,通過腹部(劍形點),到手掌,然後把拳頭通過手指,把拳頭放入手掌,再用手掌進攻。同時會沈下氣來,用劍氣發力。無論是手揮還是頭頂起揮,都要以劍形點顯示,配合體內氣血和發力時的手起拳使用。這是太極拳的第壹個前擺基本功。
太極傳第二次向前揮拍也可以簡單的想象成前腳掌擊拳,同時手的形象可以想象成單挑。
在這種向前揮拍練習中,需要註意的是,手的前指不能完全伸直,前臂不能同時彎曲。手掌不能扣在裏面,而是拳心作用在拳頭上發力。保持妳的前臂伸直。
基本功練習二:身體平衡如果在拳擊運動中已經做了基本功訓練,還可以進行身體平衡、來回拳擊等訓練。這套組合拳是練拳最基本的壹套動作,目的是鍛煉前臂肌肉力量,不能用手掌發力。
練壹步時,手腕伸直,手指要蜷曲不屈曲,指甲要在手掌中央,手掌要向前揮。只要妳掌握了太極拳的技巧,妳就可以練習下面的步驟。身體平衡做好之後,做好這壹步,妳就能打太極拳了。
不僅要求用前擺練習身體平衡,還要求用後擺練習身體平衡,用前擺和後擺練習身體穩定。太極拳是壹項身心協調的運動,能充分激發人體內部的色彩,激發人體內部的潛能,鍛煉人體的反應能力,使人體健康。
是壹項有益於人們健康和強身健體的運動。而且練太極拳不僅是在發揮武術的功能,更是在提高人的心理素質,使人感到平和健康,是壹項非常全面的運動。我最後壹個心來回答這樣的問題。
我已經幾年沒學過太極拳了。也可以理解三步拳,四步拳,三十六勁。就像那些練氣功的,健身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只是很多人不懂罷了。太極拳講的是平衡。送個孩子配合陰陽。手上的壹個陰點,就是把妳的身體送到壹個陽點。
太極拳基礎訓練2 1,太極拳基礎樁功。
太極拳的基本樁功不是單壹的,而是多種樁功的組合練習。比如立樁的時候,可以把高樁和低樁結合起來,先立低樁,再立高樁。如果時間短,也可以單腿站立或者混凝土樁站立。
很多時候,不要太清楚是哪種樁法,只要管用就行。我經常站在單鞭樁上(陳太吉傳),壹般每次3分鐘(每3分鐘換壹次重心);也可以懶懶的把衣服堆紮起來。重心向壹側保持三分鐘左右,然後換重心向另壹側保持三分鐘。
2.行走樁
將基本動作從套路中拆分出來,進行上述三步、卷臂、開步等單項練習。最後三步,連續進行從出發到重心的過渡,然後換步,來回循環,中間不間斷,約100步,借助手法和呼吸。
能有效提高下肢力量。縮回肱骨,後退,40-50步;起跑,單腿擡膝,擦拭,重心到位後換腿擡膝,可以有效改善起跑的感覺,提高重心轉換的效果,有效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穩定性。在練習這些動作的過程中,動作要慢,切忌快。
3.原地練習基本動作
每天開始訓練前,練習太極拳的基本動作,如單式內外絲繞、正繞、反繞等;原地單形也有壹些基本的技術,比如前後雲手,護手臂拳,移拳等。,都是通過每天訓練前10-15分鐘的熱身時間完成的。
4.輔助訓練
平時如果有大槍或長桿,可以用大槍練習粘、擋、握、劈、打、拋、抖槍等基本技術,以槍長帶動全身發力,提高身體力量,增加出拳的力量和放松。太極拳的放松、柔韌、彈跳、抖動等技術可以借助長槍或長桿來提高。這種輔助訓練法可以很快提高力量法,可以先集中練壹段時間再分開練。
5.套路練習
套路練習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選擇這種方式練習更好。第壹次壹定要慢,慢到妳能感覺到每壹個動作。細節和呼吸、姿勢不壹定特別低,動作細、慢、柔。即使用力動作,也可以不用力練習,感受拳的力量。第壹次打壹個字,就是“慢”。
第二拳可以正常速度打,但是姿勢比第壹拳低。這壹拳的重點是拳架“低”,要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不能太低。速度正常,速度正常,動作到位,力量到位。第壹拳和第二拳之間是否有間隔,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能合理安排。
第三拳可以快壹點,但動作要到位,註意過度和細節。對比和第二拳,快這個概念比較快,但不能太快。有些動作之間的過渡可以更緊湊壹些,該慢的地方要慢。第四拳和第壹拳壹樣,還是慢。如果只打了三次,第二拳正常,第三拳慢。
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套路的速度來適應不同的拳擊節奏,讓我們的拳擊適應變化。勻速會讓身體快速適應,並形成固定的模式,不斷改變拳速,改變身體的不同適應性。最後,妳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和拳擊感受找到合適的節奏。
基本功的訓練在太極拳的訓練中非常重要。可以根據自己的拳擊習慣選擇相應的基本功進行訓練。沒必要按照我的方法練,但是妳要有自己的基本功訓練方法。每天堅持練基本功,每天進步壹點,堅持訓練壹年。拳擊的進步會讓妳大吃壹驚。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太極拳的基礎訓練3。肩臂技能。
1,聳聳肩:
①他垂手打開壹個臺階站著;(2)肩膀同時向上擡起;(3)肩部同時向下放松,使上下交替多次(也可根據節拍進行);4恢復原狀。
要求:身體自然直立,肩關節放松,聳肩下沈輕松自然,節奏明快均勻。
2.開肩和閉肩:
①叉腰站立;②肩部同時向前包裹;3恢復原狀;(4)肩部同時向後伸展;⑤恢復原狀。以上五個動作連續重復(或根據節拍)。
要求:頭部要直立,肩部只能在同壹水平面上來回運動,不允許駝背。
3.前後轉動肩膀:
前肩:
①叉腰站立;(2)肩部同時向前轉圈。要求:肩部放松,快速均勻旋轉。
肩膀向後轉:
①叉腰站立;(2)雙肩同時向後回環旋轉。
要求:轉肩和之前壹樣。
左右交叉,前後轉動肩膀:
①叉腰站立;(2)肩膀壹個壹個向前轉;(3)向前轉兩個八拍後,肩膀壹前壹後向後轉。
要求:前後同轉肩膀。
4.握緊手臂:
(1)弓步站立,雙手在前方交叉(如右弓步,右手在外,手掌在內;左手腕貼在右手腕內側,左手中心向外。如果向左弓步,左手在外,手掌向內,右手腕貼著左手腕,右手向外)。
②雙手有意識地向前推,後腿微蹬,腰部略用力,雙臂呈圓形趨勢向前推。
③放松,重心稍後移,但仍突突;放松手臂,稍微向後拉,但是手腕還是很緊。所以按② ③反復鍛煉。
要求:不要使用笨拙的力量。雙臂向前擠壓,配合弓步、踢腿和塌陷。擠壓放松,靈活有彈性。肩膀松弛,手肘擡不起來。
第二,腰力。
1,俯臥(不適合高血壓、頭暈等患者。):
向前傾斜:
①壹步壹步站立,雙手10手指交叉,手臂伸直向上,掌心向上;
(2)上身前傾,雙手貼地;(3)腰挺直,雙手向上。按照上面的123,反復鍛煉;4還原。
要求:雙腿直立,站穩;盡量挺胸,盡量彎腰;前傾的時候要擡頭,不要低頭。
向側面傾斜:
①逐級直立,五指交叉(10指交叉),伸直手臂擡起,掌心向上;②上身從左(右)向腰部轉動450°左右,雙腳並用。
不要動;(3)上身向左(右)側前屈,雙手貼地;(4)上身回到動作(1),向另壹側彎曲。重復以上四個動作。⑤立正,還原。
要求:同前面。
2、轉腰:
1雙腳打開,雙手叉腰;(2)以腰部為軸,從左到前到右,再向後或向後,即做“腰部回轉”動作。
要求:活動範圍盡量大,腳不能動。
3、扭腰:
(1)雙手叉腰,踏步站立;②向左(右)扭腰,同時重心略向左(右)移,左(右)膝微曲,另壹條腿微蹬。
直;③向右(左)扭轉腰部,同時將重心移回右(左)側,右(左)膝微屈坐,另壹條腿微伸直。依次重復上述動作② ③。4還原。
要求:腳基本不動。
第三,腿法。
1,壓腿:
正壓:
(1)面向肋骨(或齊腰高的支撐),壹步壹步站立;(2)壹條腿獨立,另壹條腿向前擡起並水平伸展,腳跟靠在肋骨(或支撐物)上,腳尖向上擡起,雙手交叉10手指,壓在膝蓋上;(3)上身前屈下壓,然後上身直立,上身前屈下壓反復直動;4恢復休息。腿部旋轉練習(圖3-31)。
側向壓力:
(1)側對肋(或齊腰高的支撐),丁字步站立;(2)壹條腿獨立,另壹條腿伸直擡起,腳跟放在肋骨(或支撐物)上,腳尖擡起。靠近肋骨內側的手臂掛在胯部前方,外臂擡起,肘部彎曲,手掌向上;(3)上身向下彎曲,用擡手觸碰或握住壓腿的腳趾,然後還原。腿部旋轉練習。
壓腿的要求:①腿伸直,膝蓋伸直;(2)挺胸,挺直背,塌腰收臀,被壓腿的腳尖托起;③壓腿高度要逐漸增加。
腳步壓力:
(1)左(或右)仆退下,雙手放在大腿靠近膝蓋處。(2)重心下降,平腿壓直,然後重心微擡再壓下;如果重復幾次,換成另壹側的步法,做同樣的動作② ③然後站起來。
要求:①仆人的走步式要正確,上身要挺直;(2)臀部不能外翻外凸,上身不能前傾;③平鋪腿要直,腳掌邊緣不能外翻,蹲下的腿腳要穩穩地站在地上。
2、腿部消耗:
單腿直立,擡起另壹條腿放在前肋上(或桌子、椅背等高物體上),靜置幾分鐘,雙腿旋轉。
要求:雙腿不要曲膝,上身自然挺拔。
3.扭腿:
向前彎曲的腿:
(1)左(右)腿彎曲下蹲,右(左)腿向前伸展,腳尖擡起,雙腳著地,雙手握住右(左)腳前掌;②雙臂屈肘,上身前傾,盡量靠右膝,然後還原。
要求:①挺胸,挺直背,塌腰,坐臀,盡力探索上半身;②初始訓練時前傾幅度可以小壹些。
獨立握住雙腿:
①左(右)腿自然直膝站立,右(左)腿屈膝擡起;②用左(右)手托住小腿下端,向上擡起右(左)腿,將大腿壓向胸部附近,然後立正復位,雙腿交替練習(圖3-32)。
要求:挺胸,背挺直,腿伸直,腿盡量擡高。
4.前控制腿:
(1)右(左)手支撐肋(或桌、椅等。),側身站立,左(右)手叉腰,左(右)腿屈膝,大腿水平;(2)左(右)膝前伸使小腿伸直,腳尖伸直或上翹。控制左(右)腿處於水平伸展狀態,直立壹段時間。
(幾分鐘),旋轉另壹側(圖3-33)。
要求:①挺胸,直背,雙腿伸直。②向前伸展時,慢慢伸展前控制腿。
5.踢腿:
向前踢腿:
(1)雙手側舉或叉腰;(2)壹條腿支撐,另壹條腿的腳尖緊緊勾住,由下向前、向上、向眉間踢;(3)前腿踢到地面後,支撐重量,另壹條腿也像以前壹樣踢。雙腿交替踢腿,不斷向前。走了壹段時間後,可以回頭繼續練習(圖3-34)。
要求:①挺胸,直背,平肩,收胯,腿直,膝直;(2)腳用力踢前,支撐腳尖抓緊地面。
斜踢:
(1)雙手側舉或叉腰;(2)單腿支撐,壹條腿腳尖鉤緊,由下向前,向上,向另壹側耳朵踢腿。落地後變成支撐腿,另壹條腿像以前壹樣斜踢。
要求:同前踢。
踢腿:
(1)雙手握拳放在腰間或叉腰;(2)單腿支撐,單腿先屈膝將大腿擡起放平,然後放松膝蓋,小腿向前上方踢腿,雙腳伸直放平,腳尖朝前。
要求:①胸背挺直;(2)踢腿有力、快速。
腰腿:
(1)雙手側舉;(2)單腿支撐,單腿腳尖勾地從下往上踢向對側,通過面向下擺動至同側。腿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