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完飯去?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流傳千年的養生諺語。但在這裏需要提醒妳的是,“飯後百步走”並不是指飯後馬上離開。中醫專家指出,飯後怎麽走、走多久有很多講究。如果方法不對,不僅達不到健身養生的應有目的,反而會給身體帶來壹些不良影響。讓我們來看看人們在吃完飯後應該如何正確走路。
中醫專家說,飯後要慢行,“以動助脾”
專家指出,脾是後天之本,人體健康長壽與否直接關系到脾胃。健脾的方法有補虛行氣,飯後慢走,幫助脾胃消化功能。這就是運脾之道,因為中醫理論認為脾主四肢,脾主肌肉,運四肢就是運脾。
“飯後百步走”是千百年來廣為接受的養生理念,也有大量的實踐支撐。孫思邈是唐代著名的醫生和保健醫生。他以自己的修行活到101歲。他在《壹千個女兒的翅膀》中指出:“平日裏,吃了點心飯,出門走五六十步,吃了中餐,走壹二百步,慢慢來,不要氣急。”然後他說:“吃了,走了,就長生不老了。"
《取枕中國》中也有介紹:“食只百步,益人也。”清代著名養生家曹廷棟也非常重視“運脾”法。他在《勞勞恒言》中說:“飯後食止,須緩百步。如果散氣輸於脾,會磨胃,容易爛掉,所以要挪動腳步。郎桓說,古代的老人,飯後壹定要散散步,努力晃動身體,幫助消化。”
吃完飯躺在床上馬上睡覺對消化不好。
古代有“飯後不臥”的說法。飯後平躺會使飲食停滯,飯後倉促會使血液流向四肢,影響消化吸收功能。而且飯後慢慢移動有利於腸胃蠕動,促進消化。這就是“戒食百步益人”的道理。
不過,專家也指出,我們對這個“飯後”的理解應該是飯後20-30分鐘,而不是飯後馬上慢走。同時需要註意的是,“吃飽了不能急。”飯後百步走不提倡飯後狂奔,而是慢慢走。不適合慢走的人,也可以搖手搖腳。還有,有些人飯後不宜走百步,比如肝病患者、冠心病患者。
西醫專家指出,飯後百步走並不適合所有人。
根據腦生理學家最近的研究,有些人之所以“飽”,只是因為他們的胃感覺很飽,但營養物質並沒有被吸收到體內,身體仍然處於“饑餓”狀態。此時匆忙起身離開,部分血液會集中在運動(運動食品)系統,使消化液分泌延遲,破壞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
所以“飯後百步走”並不適合所有人,它只適合那些平時活動較少的人,尤其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同時也適合那些比較胖或者胃酸分泌比較多的人。如果這些人能在飯後散步20分鐘,將有助於促進我們的胃腸蠕動,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但是註意飯後20分鐘前不要開始走100步。
飯後匆匆行走所消耗的能量(能量食品)實際上是透支了飯前的體力,人體內的血液會更多地分布在軀幹、四肢等活動部位,這樣胃腸道的血液供應就會相應減少,消化酶的分泌也會減少。這時候如果做壹些靈敏度和準確度要求很高的活動,比如開車,就容易導致不良後果。據美國保健(保健食品)協會專家調查,很多車禍都與司機飯後馬上開車有關——飯後坐在駕駛室,血液集中在胃裏,大腦缺氧嚴重,註意力難以集中,反應速度慢,靈活性降低。
有些人適合飯後“走不動”,是指身體不好的人,特別是有胃下垂等疾病的人。這些人飯後不宜散步,即使是壹般的散步也要減少,可以選擇飯後平躺10分鐘。因為飯後胃裏的食物是飽的,此時直立活動會增加胃的振動,增加胃的負擔,引起或加重胃下垂。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最害怕飯後運動。因為飯後胃腸活動增加,胃腸部血流量增加,大腦血流量相應減少。
另外,冬季氣溫低,室內外就餐環境溫差大。吃飯的時候會面紅耳赤,汗流浹背。如果匆忙離開餐廳,在寒風的刺激下行走,汗腺和皮下組織中的毛細血管會突然收縮,容易導致風寒頭痛,增加心臟的供血負擔。所以飯後靜坐,閉目養神30分鐘再運動比較合適。
中醫專家和西醫專家都主張飯後百步走,不是飯後馬上散步,而是休息20-30分鐘左右再出去散步,而且步調不能太快太急,要慢。
結論:以上內容是關於“飯後百步走”的壹些註意事項的詳細介紹。看完之後,大家應該知道飯後散步真的有益健康吧?而我需要在這裏提醒各位朋友的是,“飯後百步走”並不適合所有人!
2.飯後不宜馬上做什麽?
(1)吃完馬上抽煙。
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有這個習慣,有人說飯後壹支煙是活神仙。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飯後吸煙會使肺部組織對煙霧的吸收和香煙中壹些有害物質的吸收大大增加,不僅會直接刺激呼吸道和肺部,還會給其他組織器官帶來比平時吸煙更大的危害。
(2)飯後立即喝茶
飯後喝壹杯熱茶的習慣也不好。因為飯後立即喝茶不僅會稀釋胃液,茶堿還會抑制胃酸的分泌,影響食物的正常消化。
(3)飯後喝冷飲
吃完東西後,我們的血液壹般都集中在消化器官,腸胃活動比較活躍。此時喝生冷的食物,不僅會稀釋胃酸,還會使胃壁的黏膜血管收縮,抑制消化腺的分泌,使食物難以消化。容易產生食欲不振、飽脹不適等消化不良癥狀。
(4)飯後立即吃水果。
主食進入我們的胃後需要1~2小時消化。如果飯後馬上吃水果,會被原來吃的食物堵在肚子裏。水果通常含有糖類。如果它們在胃裏停留太久,就會脹氣,並從中產生毒素,從而引起腹脹、腹痛、胃酸、便秘等不良癥狀。
(5)飯後不宜洗澡。
如果飯後馬上洗澡,全身的毛孔和血管都會擴張,導致血液聚集在我們的體表,胃腸血流量減少,消化液分泌減少,從而影響消化吸收功能。如果經常飯後洗澡,久而久之就會變成消化不良,阻礙相關組織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還會導致心臟供血不足,誘發心腦血管等癥狀。
(6)飯後立即排便
如果體內的食物沒有被充分消化,大便就會得到緩解,由於憋氣,腹部的壓力會突然增大,胃酸和消化酶就有可能反流至食道,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反流性食道潰瘍。飯後立即大便還可促進幽門平滑肌功能障礙和膽汁反流,導致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發炎。
(7)飯後不宜拉褲腰。
當妳吃東西後感到胃脹時,妳會想到去松下帶消腫,但事實上,這是錯誤的,它會使妳的腸胃更受影響。如果飯後立即松開腰帶,腹腔內的壓力會突然松動,消化道的支撐功能減弱,會增加消化器官和韌帶的負荷,促使胃腸蠕動紊亂,影響自身的消化功能,容易引起腹脹、腹痛等癥狀。這樣下去,還會導致胃下垂、腹部不適等腸胃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