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跑* * * 650公裏,外面晴天,下雨就用跑步機;
《壹書壹課》音頻累計300+講座,排名100以內;
2019看書50+,早看書效率更高。
為什麽要早起?我的回答是:早起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早起給我帶來的:健康的身體+成就感+愉悅的心情+無盡的自信。
從6月份開始,我給自己定了跑步80km,跳繩1.5萬,做俯臥撐1.5萬,看三本書的小任務。
1.開始規律的生活,從早起開始
物理警告
壹旦工作繁忙,經常需要熬夜寫PPT,或者與人交流,逐漸養成了熬夜晚起的習慣。即使在不忙的節點,12之前我也睡不著。
忙碌+飲食不規律+缺乏運動,身體從12到18逐漸長成了壹個小胖球。身體抗議的次數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幾乎每個季度似乎都要為醫院貢獻壹部分收入。每年體檢報告都提示身體超重,脂肪肝,酒精性肝炎是標配。
年輕,但不年輕的體態和容貌,臃腫的身材+容易疲勞的姿勢,拿到體檢報告後,總有努力鍛煉提高的想法,然後短時間的努力練習,然後行動,陷入沈默。
開始早起的震撼。
很多人都聽說過這些故事:村上春樹早起跑步寫作的故事,科比淩晨四點半在洛杉磯訓練的故事。然後我就說說我是怎麽開始早起的。
縣城壹個標準足球場建成後,壹個晨跑大叔的動作改變了我。
壹個休息的早上7點,我去離家不遠的足球場鍛煉身體(只能快走)。遇到壹個年齡不詳的大叔,穿著紅色的籃球服和藍色的短褲,繞著跑道轉圈。
他走路的方式有些特別。左腳平穩,右腳拖地,壹步壹步慢慢走。這位大叔的情況應該是腦神經受損導致的偏癱。他走完400米的跑道大約需要8分鐘,但他的眼神很堅定。走累了,就坐在人造草坪上休息,然後繼續走了50分鐘。
與我同行,我也感受到了他的艱辛:為了身體恢復,為了健康行走。同時,他的舉動也讓我震驚。
為了減肥,看到這位不知名大叔的動作,開始早起:
為手機設置6:00-6:30三個鬧鐘;
晚上提前把運動服放在床上;
買壹雙適合跑步的鞋;
和家人溝通督促我早起鍛煉;
堅持保持運動軟件打卡;
買壹臺跑步機...
從足球場的圈子開始,堅持12分鐘/公裏,從簡單的3公裏開始,逐漸增加公裏數,加大配速和速度。在這個最初的過程中,我能看到那個比我起得早,堅持運動的大叔,幾乎每天都在堅定地行走。
而我,堅持壹段時間後,就可以逐漸慢跑,逐漸增加距離,感覺體重下降壹點點。...
我的規律生活從早起開始,通過運動減肥。2019年,我早上跑了650公裏,盡管因為踢球受傷了三次。
幾個月後,讓我震驚的大叔從慢走變成了快走+跑道慢跑,恢復速度非常快。同時身邊有壹兩個癥狀相似的夥伴壹起運動。
早起的人
早起是很多事情的開始。當我們堅持早起壹段時間後,發現很容易增加早上看書、上課、做計劃的習慣。
為了早起減肥,我在快走的過程中加入了聽音樂的組合。但是聽歌很快就讓我厭煩了。在朋友推薦了“壹本書壹課”APP後,我在練習時聽了樊登的閱讀和軟件裏的壹系列課程。
運動的時間相當於壹本書壹課APP裏壹本書的講解時間。不知不覺,APP裏的分數排名沖到了100以內,我還受邀參加了壹本書壹課的體驗官活動,進壹步激發了這款軟件的使用熱情。
在運動和聽書的過程中,對於解讀好的書,我們通過JD.COM購買紙質書,花壹上午的時間閱讀。由於晨間行為的增多,我進壹步督促自己早起,充分利用時間,早上起床後看壹會兒書,然後運動。我壹年看的50本書,大部分都是早上和睡前看的。
因為早起,醒著的時候保持清醒的頭腦,思考當天需要做的事情,計劃近期要完成的事情,優化自己的行為。
在早起練習的過程中,體重的變化也讓身邊的朋友註意到了我,引導幾個夥伴壹起運動,互相鼓勵。
2.微習慣的力量
如何養成早起的習慣?
推薦斯蒂芬·格斯的微習慣,我自己的減肥經驗就是通過微習慣的培養,壹步壹步的達到目標。
習慣不能直接獲得。妳不能壹下子養成或改掉壹個習慣,它是通過長期重復形成的。
什麽是微習慣?
微習慣就是:如果妳想培養壹個新習慣,微習慣就是大大減少的新習慣的迷妳版。這就好比把“每天做30個俯臥撐”減少到“每天做壹個俯臥撐”,把“每天閱讀1小時”減少到“每天閱讀壹頁”是壹個微習慣。
微習慣策略就是每天實行“微習慣”,每天完成1到4個“不可思議”的計劃行動。用壹點意誌力強迫自己去做這些事。利用微習慣養成壹種慣性,因為微習慣小到妳覺得特別容易完成。每天只需要三五分鐘就可以完成,不會因為做不完,或者做不到而放棄。太簡單了,不能失敗。
為什麽我們的習慣、任務和目標經常失敗?
我們曾經制定的習慣、任務和目標,往往因為采用了“激勵”的策略而失敗。
在新的壹年裏,我們經常制定新年計劃,但在壹月過去之前,我們放棄了這個計劃。
下定決心鍛煉身體,每天計劃跑5公裏。但是,健身卡發了不到壹個月,我就沒怎麽去了。
這是因為電力不可靠。動機不可靠,因為它是建立在感覺上的,感覺容易變,不可預測。如果妳選擇了“激勵”策略,妳不僅要有動力去做壹件事,而且要時刻有動力。妳每天讀書的意願壹定比躺在沙發上吃零食、看電視、刷手機強。
動力不靠譜,還有壹個原因就是積極性會降低。當妳吃壹塊披薩的時候,它是美味的,當妳吃第二塊或第三塊的時候,這種感覺就會減少。雖然我已經堅持健身壹段時間了,但是我會發現我的內心不再充滿最初的動力,我會想放棄。
激勵是好事,但我們應該把它當成額外的獎勵,而不是發起行動的信號。動力不錯,但是不靠譜。
如何練習微習慣?
壹個小小的勝利對壹顆沮喪的心來說是偉大的。
微習慣是重新開始的完美方式。微習慣會迫使妳邁出第壹步,不再被巨大的目標嚇倒,拋棄目標未實現帶來的愧疚和遺憾。
微習慣策略的核心是壹種簡單的大腦錯覺,但也是壹種重視開始的人生哲學,壹種認為行動優於動機的人生哲學,壹種認為積累每壹小步就能讓量變變為質變的人生哲學。
練習微習慣策略的八個步驟
①選擇適合自己的微習慣和計劃。
把妳的習慣變成“難以置信的壹小步”。寫下所有的微習慣。
如果妳早上六點半起床,隨著微習慣的進步,妳會早起。
②挖掘每個微習慣的內在價值。
不管習慣是否值得我們努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先認清源頭。最好的習慣直接來自妳的生活觀念。內心抵觸情緒很強。
我早起只是為了鍛煉身體,增進健康,然後逐漸增加其他行為,比如看書,聽書,壹起運動。
(3)明確習慣依據,並將其納入議事日程。
培養習慣有兩個共同的基礎,時間和行為。
早起鍛煉,我更喜歡跟隨行為,比如早上走4公裏,聽樊登的《正念》。
每天花1-2分鐘明確早起的行為,不用擔心早起的固定時間,完成就好。
④建立獎勵機制,進行獎勵,增強成就感。
獎勵可以通過鼓勵我們繼續行動,恢復我們的意誌力,幫助我們堅持良好的微習慣。
每周給自己壹些小獎勵,比如本周完成20公裏的步行,獎勵壹本書;當月完成100公裏鍛煉可獲贈t恤壹件。
⑤記錄並跟蹤完成情況。
當妳早起鍛煉的時候,用KEEP記錄下每天的鍛煉時長和距離,壹天壹天的進步和比較,這樣妳就可以跟蹤自己的行為變化,增強成就感。
⑥微啟動,超額完成
開始建立微習慣後,變得充滿動力,幾乎總是超額完成。
不用擔心走得慢,跑得慢,由慢變快。需要壹定的時間積累,從小量開始,下定決心超額完成。
⑦服從計劃,擺脫高期望。
期望和精力都集中在堅持小目標,做出適合自己的鍛煉行為和效果上。
註意習慣形成的跡象。
行為已經成為習慣的跡象是:
沒有反抗:這種行為看似容易做到,但不做就更難了。
當妳行動的時候不要去想它:妳不需要做壹個決定去實施它來開始行動。
或許,21天無法形成妳早起的習慣,但堅持微習慣是自然而然的。也許兩個月後,早起就不再困難了。
早起,有力氣
當妳練習早起的行為時,妳總會遇到壹個壹起前行的夥伴。
朋友a,跑團團長,4: 30起床。早起洗漱的時候,壹般都能在群裏看到他跑10公裏以上的打卡記錄。他腹肌的形狀是我接下來羨慕和期待的目標。
朋友b,練習思維導圖的夥伴,4點起床。早起的內容是做思維導圖或者看書。
朋友C,6點起床,用20分鐘做了壹天的日歷圖,配上勵誌的句子,發給朋友。
朋友D,壹個早起鍛煉的夥伴,從第壹次2公裏的步行就氣喘籲籲。幾個月早起,他已經能跑完半馬的路程了。
有很多陌生人在自己的生活中練習早起。...
壹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壹群人可以走得更遠。
在相互的贊美和鼓勵中,雖然每個人早起的行為不同,但都有早起的收獲。
在這個越來越忙碌的社會,培養早起的習慣會給妳帶來很多好處。
妳看到的只是別人每天的堅持和進步。...
標簽
早起的人有權利支配自己的時間;
早起的人知道當下生活的滿足感;
早起的人有信心努力自律;
早起的人實現改變自己的突破;
早起的人遇見人生路上的美景。....
我自己在2020年的目標是通過早起進壹步強身健體,讓自己看起來年輕3歲。給自己壹個強大的內在動力,利用每天早起的時間,壹點點進步,壹步步接近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
為什麽要早起?
這是我給自己最牛逼的回答: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