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壞死屬於中醫“骨蝕”、“骨痿”範疇,是臟腑氣血功能失調所致。因此,通過“股骨頭壞死治療儀”疏通相關穴位,將生物電信號輸入人體,通過穴位將中藥有效成分釋放到股骨頭內,從而激發機體的抗病能力,達到調理臟腑氣血、強健筋骨、利關節的作用,從而加速股骨頭壞死的修復。
壹、選點原則
1.選取足少陽的膽經、足陽明的胃經、足太陰的膀胱經、足少陰的腎經、足太陰的脾經、足厥陰的肝經、足三陽經、足陰三經的腰以下穴位和系列療法的特定穴位。
2.每次治療必須選擇兩個穴位,主要穴位必須在髖關節周圍。
3.各組取穴(主輔穴)由醫生根據股骨頭壞死的不同類型和臨床表現決定。
二、選點方法
1.循經取穴
是指主穴和輔穴選在同壹條經絡上,適用於經絡不通導致股骨頭壞死的疼痛期。如:帶掛鐘的環跳。
2.表裏經取穴方法
指的是主穴和輔穴,所選穴位所在的經絡是表裏關系。十二經脈與體內的臟腑相關,陰經屬於臟腑,陽經屬於腑。此法以臟腑經絡的陰陽表裏協調為配穴依據。壹個臟腑、壹個陰、壹個陽構成了臟腑陰陽之間的經絡關系。表裏經絡關系密切,在病變過程中相互影響,在治療過程中相互服務。
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陰脾經都是表裏;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太陰腎經都是表裏;足少陽的膽經和足厥陰的肝經都是表裏。如:足陽明胃經穴追關穴配足太陰脾經穴陰陵泉。
3.不同經絡取穴
根據股骨頭壞死的病理部位、病因病機及臟腑經絡關系。主穴和輔穴選在不同的經絡上(不包括淺部經絡),如足太陰脾經的姬門穴為主穴,足少陰腎經的陰谷穴為輔穴。“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以上兩點的配合,可以調節脾腎功能,達到壯骨生髓,加速股骨頭修復的目的。
4.對癥取穴法
是指根據肌肉的起止附著點,選擇與病變或疼痛相對應的穴位,可解除痙攣,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使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處,緩解疼痛。
5.特定穴位取穴
它是治療股骨頭壞死穴位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股骨頭壞死的病理變化和解剖關系以及股骨上端骨小梁的結構特點,結合經絡的分布,運行氣血,連接臟腑和四肢,溝通四肢的筋骨。修復壞死的股骨頭,重建髖關節結構。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據股骨頭壞死的不同類型、損傷程度、病變部位選擇特定穴位,使中藥有效成分滲透其筋骨,可直達病位,修復壞死股骨頭。
三、臨床意義
1.股骨頭壞死治療儀輸出的生物電信號直接作用於穴位,可有效使生物電信號在骨內產生內應力,激活骨組織,加速死骨吸收,長出新骨。中藥的有效成分通過穴位釋放到體內,起到通經活絡、調和氣血、調理臟腑的作用,有利於股骨頭的修復。
2.外用中藥承丸系列中藥施用於穴位,可提高藥物的活性,直達其肌肉,滲透其筋骨,使中藥中的有效成分迅速作用於患處。
3.穴位服藥可直接調節股骨頭內的微量元素,增加藥物吸收,充分發揮中藥壯骨、強筋、生髓的作用,加速股骨頭壞死的修復,縮短療程。
4.中醫認為,疾病的根本原因是陰陽失調,臟腑經絡功能失調。壹系列療法通過穴位治療股骨頭壞死,刺激經絡氣血,調節陰陽盛衰,使機體回到“陰陽相秘”的狀態,恢復臟腑經絡的正常功能,從而加速股骨頭壞死的修復。
5.通過調節股骨頭壞死治療儀發出的生物電信號的強度、頻率和不同穴位,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6.穴位療法可以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緩解髖關節疼痛,達到清除腐敗,再生修復重建髖關節的目的。
如有股骨頭壞死相關問題,可關註“骨科趙醫生”私信,或在文章底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