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欲,靜神。
冬天是安靜好還是活動好?《黃帝內經》告訴我們,心要靜,行動要動。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王慶其說,中醫提倡先養心。現代人壓力大,節奏快,不容易靜下心來。如何讓內心平靜下來?最重要的是淡泊,控制生活的欲望。欲望有兩面性。欲望可以讓我們努力奮鬥,但如果超過了現實,往往會給人帶來心理上的矛盾和沖突。孟子曾說:“養心不擅情欲。”內心的平靜應該建立在冷漠的基礎上,這樣妳才能活得更久。
為了健康,我們必須防止冥想的拖延。因為對心靈的傷害,大多是從小到大,逐漸積累的。所以《石林廣濟,防微杜漸》告誡:“居安思危,防微杜漸”;千萬不要“以小惡為無害,不去”。嵇康曾在《論養生》中批判“壹怒不足以侵,壹悲不足以傷身,乃輕而不計後果”的錯誤態度,強調要“體悟生理之易錯,知其害”,要時刻註意“養性以護神,安心全身”。
經常鍛煉,血液暢通。
動的目的是為了保持氣血通暢。人體氣血通暢,生命的通道就通暢。運動的好處眾所周知,但是要講究科學。中醫強調的是人宜,動之不倦,足矣。另外,冬天要在太陽出來後運動,保護人體的陽氣。
王慶其提出,散步是最科學、最便宜的鍛煉方法。中醫認為,腳是人體的根,衰老從腳開始。走路有五個好處。第壹,可以循環氣血,保持血液暢通。二是預防骨質疏松,效果比吃鈣片喝牛奶好;第三,可以改善心肺功能;第四,可以按摩腸胃,治療便秘;第五,能消化能量,促進新陳代謝,燃燒脂肪,減少肥胖和高血脂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