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天可以泡腳
夏天天氣熱,腳容易出汗,尤其是對某些人來說。即使他們穿著涼鞋,他們整天都是濕的。晚上睡覺前泡腳尤為重要,可以幫助清除白天的熱量和汗水,保證睡眠。
2.用冷水泡腳好還是用熱水泡腳好?
夏天熱水泡腳很好。其實壹年四季最好都用溫水泡腳。雖然夏天比較熱,用冷水泡腳可以獲得涼爽的舒適感,但是冷空氣從腳底侵入身體,往往對身體不好,而用溫水就沒有這些危害。
3.夏天泡腳的好處
(1)消除腳臭
很多人夏天都不敢穿涼鞋,汗腳還有臭味。這可能是真菌感染。堅持用溫水泡腳,可以洗去腳上的汗水,去除異味。如果在水中加入適量的姜片和鹽,還可以殺滅真菌,去除腳臭。
(2)祛寒除濕
夏季雖然天氣炎熱,但也是寒邪入侵的嚴重季節。夏天幾乎所有的空調和電風扇都停了,很多人夏天喜歡洗冷水澡,會導致寒氣和濕氣的入侵。雖然很放松,很自由,但這些寒冷和濕氣會在體內積聚。每天晚上用溫水泡腳,有助於去除體內的濕氣和寒氣。
(3)促進血液循環
腳上有大量的毛細血管。因為這些血管離心臟最遠,所以它們的血液活力非常小。所以流速很慢。用溫水泡腳可以提高足部溫度,擴張毛細血管,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心臟負荷,改善心臟功能。
(4)消除疲勞
每天忙忙碌碌的人,壹定都體驗過下班後泡腳的舒服。溫水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促進體內物質的代謝,清除壹天工作後體內大量的鈣鹽、乳酸等殘留物和廢物,緩解疲勞,提神醒腦,有助於夜間睡眠。
(5)漂亮的腳
用熱水泡腳可以調理經絡和氣血,擴張足部血管,增加血容量和血流速度,及時補充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物質,有助於去除足部角化的皮膚,具有美足的功效。
(6)冬季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中醫有冬病夏治的說法。夏天天氣炎熱,要堅持用溫水泡腳,平時少用冷水洗澡,註意空調的溫度,少吹電風扇,這樣可以很好的減少寒氣在體內的積聚,防止冬天手腳冰涼、怕冷、感冒。
4.夏天泡腳的壞處
(1)導致慢性病。
因為有些人夏天想要冷水泡腳的清涼,晚上就用冷水泡腳,感覺很冷,所以長時間容易得關節炎和瘀血,冬天也影響保暖。冬天容易出現手腳冰涼、怕冷感冒等體虛。
(2)加重腳氣
許多腳氣是真菌感染。夏天,菌類盛開。此時如果還用冷水泡腳,容易導致大量真菌防治,加重腳氣。
(3)加重病情
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平時也喜歡泡腳養生,但是夏天天氣太熱,很多人就用冷水泡腳。這種泡腳的方法會使血壓升高,對於很多高血壓高血脂患者來說會加重癥狀。用溫水泡腳對低血壓患者也是有害的。夏天泡腳選的水不對,容易加重心血管疾病。
5.夏季泡腳註意事項
1.夏天泡腳溫水和冷水的選擇很重要。不建議用冷水泡腳,以免冷空氣入侵。
2.夏天睡覺前最好泡腳。這個時候溫度比較低,泡腳也不會太熱。
3.夏天泡腳不建議加其他中藥,用純溫水就好。
6、足浴法
(1)艾葉泡腳。
取幹艾葉50-100g(視水量而定,無嚴格標準),先加水煮沸待溫度降低後再加冷水或泡腳。如果太麻煩,就把艾葉放在壹些熱水裏泡20分鐘再加水泡腳。
艾葉泡腳的幾個小方子:
(1)艾草和生姜可以治療感冒、關節病、類風濕病、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和哮喘。
(2)艾草、紅花可改善靜脈曲張、末梢神經炎、血液循環不暢、手腳麻木或瘀血。
(3)艾草加鹽適用於上焦帶火,常導致忌妒、牙痛、咽痛、煩躁、上火感冒、腿腳浮腫。
(4)艾葉花椒20粒適用於汗腳、腳臭、腳氣、溫疹。
(2)用醋泡腳
醋的選擇:(米醋或陳醋100-150克)
醋泡腳的作用:
(1)可以解決腳臭問題。用醋泡腳可以殺菌,壹定程度上治療腳氣。
(2)可以緩解疲勞。
(3)能滋潤皮膚,軟化角質,增加皮膚彈性。
(4)能祛風濕,改善畏寒癥狀。
(5)治療睡眠障礙。
(6)醋能滲透足部表層皮膚,增強血液循環,清除人體血液垃圾和病理沈積,治愈多種慢性疾病。
(3)杏仁茶泡腳
苦杏仁45g,綠茶10g。將藥物壹起放入鍋中,加入2000毫升水,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將1小瓶藥水塗於面部和手臂,將剩余藥水倒入盆中,待溫度適宜時浸泡30分鐘。20天就是1個療程。能滋潤皮膚,消炎殺菌,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防治皮膚萎黃、發黑粗糙、痤瘡、疥瘡。
(4)用中藥泡腳
對於患有痛經的女性,可以嘗試堅持中藥泡腳來改善痛經的狀況。
1.氣滯血瘀型
它的癥狀是月經前或月經期間的腹脹和疼痛,暗經血帶血塊。有這類癥狀的人,要調和氣血,祛瘀止痛。由於女性以肝為主,泡腳選用的藥物以足厥陰入肝經的藥物為主,並加入適量的通經醋,如青皮30g,烏藥30g,益母草30g,川芎10g,紅花10g。加入約兩升水、約50毫升醋,用武火煮沸,再用小火煎30分鐘。待藥涼至50℃時,將藥渣倒入盆中泡腳。盆裏的藥水量要浸沒踝關節。如果藥液不足,加適量溫水。腳在藥裏不停的動,讓腳底接受藥渣輕微的物理刺激,每次30分鐘以上。
2.陽虛寒實型
其癥狀為小腹冷痛,熱敷疼痛減輕,手腳發冷。要用溫經散寒的原理來止痛。因為中醫有腎主全身陽的說法,所以泡腳選用的藥物應以入腎經陰不足者為主,並加適量鹽水,如肉桂、丁香、烏藥、當歸、川芎各15g,幹姜、茴香、吳茱萸各6g,少許鹽,煎服即可。
3.氣血不足
它的癥狀是經期或經期後小腹隱隱作痛,用手按壓腹部會有輕微的疼痛。月經量少,色淡,需要補氣養血調經。中醫稱為“脾調血”,泡腳選用的藥物應以入太陰脾經的藥物為主,可加入適量的甜水。如白芍、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術、杜仲、黃芪15g可用於泡腳,加麥芽糖、開水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