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天吃什麽水果?
1,柚子
秋天是柚子上市的季節。柚子汁特別豐富,富含果膠、維生素、各種礦物質,尤其是鈣和鐵。更重要的是,柚子含有大量的水分,秋天是壹個急需更多水分的季節,所以秋天多吃柚子有利於身體健康。
2.皮爾斯
梨有“天然礦泉水”的美譽。中醫認為梨有清熱解毒、降火的功效。秋天,幹燥的東西幹燥,多吃對潤燥有好處。
3.柑橘屬果樹
中醫認為柑橘養陰、生津助消化,有止咳化痰的功效。肺部不適的人更適合食用。在柑橘豐富的秋季,不妨每天吃1-2個橙子,補充身體所需的維生素B1。但也不要吃太多,因為柑橘在秋天是燥熱的,吃多了容易上火。
4.柿子
柿子性寒味甘,富含維生素、糖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營養物質。中醫認為,常吃柿子有利於補虛、祛燥、清熱。但不要空腹吃柿子,否則容易引起胃柿病。
5.甘蔗
甘蔗也是壹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營養物質,尤其是青皮甘蔗,秋季食用更涼爽,清熱效果更好。此外,甘蔗中豐富的水分可以有效避免秋季上火。
6.石榴
石榴性溫,酸甜可口,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對於津液不足,口幹咽燥,口渴不安的人來說是很好的食療。將石榴倒入果汁或湯劑中飲用,可達到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殺蟲止痢的功效。
7.葡萄
立秋的後期保健應以預防“秋燥”為主,多吃葡萄等滋陰的水果。葡萄含有豐富的葡萄糖、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元素,營養價值很高。葡萄汁被科學家譽為“植物牛奶”。葡萄含有較多的酒石酸,有助於消化。適當多吃葡萄可以健脾胃,對身體大有好處。當妳胃口不好時,吃葡萄有助於刺激食欲。
2、秋季健康小貼士
1.及時增減衣服。立秋後晝夜溫差大,不宜赤膊或穿得太多太暖。
2.多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液體,養陰潤燥,彌補陰損。但在飲用流質飲食,尤其是飲料、水等流質飲料時,飲用方法頗有講究,少量常飲為佳。
3.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秋燥最害津液。大部分蔬菜水果都有養津潤燥、清熱通便的功效。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水分,可以補充體液。此外,可以多吃蜂蜜、百合、蓮子等滋補之品,以符合肺的清化性質。
4.少吃辛辣油炸熱食。韭菜、大蒜、蔥、姜、八角、茴香等辛辣食物和調味品,以及炸雞腿、炸鵪鶉等油炸食物,會助燥傷陰,加重秋燥。
5.註意精神調理。陰虛的人容易生氣,容易發脾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肝火過旺,久則內耗陰津。秋天,它的幹燥更加明顯。所以,預防秋燥的另壹個環節就是註意精神調理,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壹切,以適應秋天的收斂,從容度過這個多事之秋。
6.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補虛。並不是說虛損患者就不要用補藥。虛分為陰虛、陽虛、氣虛、血虛。只有對癥下藥才能補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身體。
7.氣候越來越冷,加重了清晨和壹夜的寒意。如果這個時候再裸體,就容易著涼,容易感冒,還容易得肺病。因為秋氣主燥,燥容易傷肺。
3.秋天喝茶。
1,江蘇茶葉
材料:生姜3克,紫蘇葉3克。
做法:將生姜切成細絲,
將紫蘇葉洗凈,用水沖泡10分鐘,用於飲茶。
功效:具有祛風散寒、理氣和胃的作用,適用於傷風感冒。
頭痛和發熱,或惡心、嘔吐、胃痛和腹脹等。,這個方子是以涼茶為主,清淡而精致,實用而簡單。
2、清心降火保健茶
材料:苦丁、百合、金銀花、菊花各4克。
做法:將四種食材加入300ml,浸泡10分鐘。
功效:清肺瀉火,化痰解毒,安神定誌。
3.蘿蔔茶
材料:白蘿蔔100g,茶葉5g,鹽少許。
做法:先將白蘿蔔洗凈,切片煮熟,加少許鹽調味(不加味精),然後將茶水沖泡5分鐘,倒入蘿蔔汁中。
功效:具有清熱化痰、理氣的作用。
開胃的功效適用於咳嗽痰多,食欲不振,飲食不暢等。白蘿蔔營養豐富,含鈣且有藥用價值,能清熱化痰。可用茶沖服,清肺化痰祛濕,少量食鹽調味,清肺消炎。
4.沙參棗茶
材料:沙參15g,大棗5枚。
做法:將沙參、大棗加入沸水中,加蓋浸泡15分鐘。
功效:具有補血益氣、滋陰生津的作用。
5.銀耳茶
材料:銀耳20克,冰糖20克,茶葉5克。
做法:先將銀耳洗凈,加水和冰糖燉煮(不要用綿白糖);
將茶葉浸泡5分鐘,取汁加入銀耳湯,攪拌均勻即可服用。
功效:具有滋陰降火、潤肺止咳的作用。適用於陰虛咳嗽。銀耳是藥食兩用的滋補佳品。其營養豐富,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銀耳配雪蓮有止咳化痰之功,用其泡茶取其消炎火利濕之功,有消炎作用。
6.橘子紅茶
配料:橘紅3-6克,綠茶5克。
做法:用開水沖泡後放鍋。
放入水中蒸20分鐘後服用。
功效:此茶采用橙紅行氣,消炎止咳,茶有抗菌消炎作用;二者均有潤肺化痰、理氣止咳的作用,適用於秋季痰多而粘的咳嗽。
7.天脈東茶葉
原料:天冬、麥冬各1。
2克。
做法:將它們加入300毫升沸水中浸泡10分鐘,然後棄渣飲茶。
功效:具有滋陰生津、清肺降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