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式太極拳的特點與要領-健康贏臺-健康贏臺博客健康是人類最重要的研究課題!
壹、二十四式太極拳的四個特點。
特點之壹:輕松柔和。
太極傳的姿勢比較流暢舒展,動作不死板不隨便,符合人體的生理習慣,沒有明顯的起伏變化和激烈的跳躍動作。所以練壹兩次太極拳,會有微微出汗的感覺,但不會有氣喘等現象,給人壹種輕松愉快的感覺。因為太極拳有這個特點,不同年齡、性別、體質的人都可以從事太極拳練習。
特點二:連貫壹致。
整套太極拳的動作,從“起”到“收”,緊密相連,連貫壹致,無論虛實的變化,姿勢的轉換,都沒有明顯的停頓。整套動作排練的速度均勻連貫,看起來是流動的,連續的。
第三個特點:圓潤自然。
太極拳的動作不同於其他拳種,要求上肢處處以弧線運動,避免直行。通過弧形活動進行鍛煉,使動作圓潤自然,體現剛柔相濟的特點,使身體各部位得到均衡發展。
第四個特點:協調性和完整性
太極拳,無論是整個套路還是單個動作的姿勢,都要求上下齊頭並進,內部(意念、呼吸)和外部(軀幹、四肢動作)融為壹體,身體各部分要密切配合。在練習的過程中,要以腰部為軸,以軀幹帶動上下肢的動作,相互呼應。切忌脫節或靜止不動,呆滯不動。
二、二十四式太極拳的五大動作要點。
各種太極拳有不同的流派特點,但動作要領基本相同。
要領之壹:上帝是統帥,想走就走。
練習太極拳的全過程需要用意念引導動作,註意動作。比如太極拳雙臂慢慢向前“出發”的動作,類似於體操中水平舉臂的動作,但在太極拳的練習中,要有在開始動作前水平向前舉臂的想法。要做壹個充滿氣的腹部,就要有把氣沈入腹腔深處的想法。如果妳不停止思考,妳的行動就會繼續,就像用壹條線貫穿所有的行動。古人在練拳過程中總結為“神為統帥,意為從”,即強調用思想指導行動。
第二點:註意放松,不要笨拙。
練習太極拳時,要求在保持身體正常姿勢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放松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和關節。在做動作的過程中,要避免使用笨拙僵硬的力量。人體的脊柱在自然狀態下直立,頭、軀幹、四肢等部位自然運動、舒展,從而達到連貫、靈活、協調、活動自如的狀態。
第三點:上下跟進,全身協調。
太極拳是壹種全身運動。有人說打太極拳時,全身是“不動的”,“從腳到腿腰,總是要壹次完成壹件事”,都是說練太極拳時,全身是相互協調的。初學者雖然理論上知道要以腰部為軸,靠軀幹帶動四肢進行活動,但往往會感到力不從心。這種情況可以先練單個動作,同時練步法,再練套路。
第四點:分清虛實,穩住重心。
掌握了太極拳身體姿勢的要領後,要註意動作的虛實和身體的重心。因為在太極拳的套路中,動作之間的聯系和位置方向的變化貫穿著步法的變換和重心的轉移,同時要註意姿勢和技法的運用。無論由虛入實,還是由實入虛,都要條理清晰,條理分明,做到局面有破,意圖有續。所謂“走起路來像貓,動起來像繅絲”,是對太極拳輕盈的腳步甚至動作的描述。
第五點:自然呼吸,氣沈腹。
練太極拳時,由於動作放松柔和,要求呼吸平和,加大呼吸深度,以滿足身體對氧氣的需要。太極拳運動強調利用腹式呼吸,橫膈膜上下運動完成“腹沈”,使腹部得到滋養,保持不浮,這樣練拳時就不會因缺氧而喘息,有助於穩定重心。註意挺胸和後拉,有助於“沈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