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註意飲食衛生,飲食要清淡適度。夏季的多雨和高溫使得夏季高發的消化道疾病更加頻繁。因此,這個季節的飲食,壹定要註意飲食衛生,飲食要適度,不能暴食、過量;而且飲食要清淡有營養。辛辣食物要適度:太熱使人失去食欲和欲望,但吃太多辣椒和胡椒會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3.出門做好防暑降溫工作。中暑是夏季的常見病,夏季的天氣特點更容易中暑。因此,外出時壹定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帶上雨傘、太陽帽等工具,多喝水,盡量避免在下午太陽比較熱的時候外出。
4.不要赤膊上陣。生活中,有些人喜歡在夏天袒胸納涼,以為赤膊上陣很酷。事實上,可能並非如此。當溫度接近或超過人體體溫時,赤膊者會感到更熱而不是涼爽。因為人體體溫調節不僅依賴於皮膚蒸發,還依賴於皮膚輻射。當外界溫度超過37℃時,體溫主要靠皮膚蒸發散熱;當氣溫持續升高時,皮膚不僅無法散熱,還會從外界環境吸收熱量,使人感覺更加悶熱。
5、不要貪吃,洗澡,少吃冷食。天氣熱的時候,人們喜歡吃冷飲,冰淇淋、冰激淩和冰鎮飲料很受大家的歡迎。有的人從外面壹回來就洗澡,還喜歡洗冷水澡。殊不知,這些都是非常不利於健康的,容易造成身體不適或埋下健康隱患。
6.不要久坐。夏季節氣,氣溫高,濕度大。長時間露天放置的木材,如住宅區或公園的木椅、板凳等,暴露在雨水中,含有較多水分。表面看起來很幹燥,但是壹曬到太陽,溫度就會升高,就會散發出濕氣。如果人長期坐在上面,可能會誘發痔瘡、風濕病、關節炎等疾病。因此,夏季不宜長時間坐在木質長椅、椅子上。
7、不宜過度勞累。夏天氣候炎熱,人體消耗大量能量。此時宜遵循“少動多靜”的原則,避免陽氣過多外泄。每天作息要規律。除了保證充足的睡眠,還要註意勞逸結合。運動時壹定要掌握好強度,避免強度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