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劉忠禹個人簡介

劉忠禹個人簡介

大型古籍整理項目《中國道教藏書》副主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道教教授制度研究》

我多年來壹直參與中國哲學和宗教的教學和研究。第壹,重點論述了宋明理學,朱受道家思想影響下的《周易》與理學,以及程頤思想的人格特征。1,中國道教1997第1期掌握著征服當下的古道。

2、重視道教在海峽兩岸之間的紐帶作用。五緣文化與對外開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

3.物理魅力、鬼神——中國原始崇拜體系形成的歷史是宗教哲學的反映。

4.道教三字經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5438+2月1版

5.馬來西亞回歸後,神的命運在中國和海外的故事是1998第1號。

6.壹景壹樹體現了道教的核心——中國宗教。)1998 No.2香港青松觀盆景藝術鑒賞。

7、《中國市場經濟與宗教的社會功能》、《宗教問題的探索》,1998選集。

8.踏歌和搏擊的起源和宗教作用。宗教1998的3~4期。

9.充分發揮精(連載壹、二)三清文化1號65438+2號0999

10,《廬山道學》[前言]廬山道學,中文出版社,2000年9月。

11,廬山道教初編【前言2】廬山道教初編,中文出版社,2000年9月版1。

12,戰鬥之神的世界宗教文化曬星空1999第3期。

13,天地三清文化之根1999第3期

14,虞姬的道元弘道,2000年第九期。

15,道教對民間信仰的接受與改造,第24期,2001

16,玉皇大帝易科及其文化內涵中國道教2001第1期

17,道家人物故事[前言]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5438+0版1

18,宮觀與中國文化的傳承儒學與21世紀中國林雪出版社,1版,2000年2月。

19,考鬼求神的心理學分析——兼論神秘主義道教文化在中國宗教中的傳播,華南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20.五雷教起源研究:宗教學2001,第3期。

21,宋代新錄道教的社會文化背景分析道教與道教卷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9

22.論道教法器的表演特征:《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2期。

23、咪咪宮寺與金鼎世界宗教文化2002年第2期。

24.關於宗教需求的思考。對宗教問題的探索。2001年作品全集,2002,7。

25、《茅山民間文學集成》序言茅山民間文學集成上海科學2001,10

26、《道教巫術的社會功能與道教生活的時代轉型》,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6月。

27.劉、阮入天臺故事的文化透視:《中國道教》2002年第6期,載《東南文化》2004年增刊。

28、易廣德《上海道教》2002年3期。

29.壹景壹木壹路,洪欣路13,2002。

30.道教對現代社會的港口《中國宗教》2002年第6期

31,華福與道教書籍創作弘道14,2003

32.現代社會與道教的發展空間。中國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4月。

33.《尋找道教通向現代社會的大門——道教的現代闡釋》,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34.湖北黃坡木蘭山上的兩種奇特風俗。世界宗教文化,2003年,第4期。

35.神網與當代文化生態的關系。《海峽兩岸五邊論》,方誌出版社,03,11。

36.明代全真祖圖及全真祖圖研究,紅島,04,1。

37.魯迅的“中國根都在道教”是否肯定道教?中國社會科學院學報,04,6,10,第3版。

38.《論道教整合民間信仰、人文社會的教義基礎和基本途徑》,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7月。

39.《現代全真儀式初探》,全真弘道集,宋慶出版社,2004年7月。

40、克服生命的藩籬——劉《通貫文》的現代價值,《宗教在中國》,2004年9期。

41,召神侍奉的教義基礎——從神侍奉制度看道教信仰的獨特性,道教與神仙信仰,人民日報出版社,2004年6月。

42.關於香港廟宇早晚課的討論。香港與華南道教研究,中華書局,2005年4月。

43、劉晨阮昭進天臺故事的文化透視(附《中國道教》2002年版),

44.真理與至善——道教倫理的超越與現實,南嶽會議論文,道教與倫理建設,中國偃師出版社,2005年4月。

45.回歸社會舞臺的努力--道教教義升溫的社會學分析。道教文化研究,叢書21。1,呂祖無極錢寶註青松觀香港道院1997六月初版。

2.中國鬼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0版1。

3.道教的內在秘密世界金文出版社1997 11。

4.中國科學思想史(合作)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1版。

5、道教(合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0版1

6.中國古代養生格言(與人合作):上海人民出版社,1,2000。

7.《圖解道家故事》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8.周易與中華文明(合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2。

9.道教魔法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1

10,中國道教科技史韓偉金娟(合作)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4月。

11,中國民間信仰與道教東大圖書公司2003,3

12,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宗教卷(合作)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

13,中國藏書(大型古籍整理工程,張繼禹主編,我是副主編之壹)華夏出版社,5438年6月+2004年10月第壹版,共49卷。我負責36、37、38卷約1.4萬字的編輯和標點。

14,《道教風俗論》(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03,12。

15,《欽慈揚典與東嶽信仰》(第二作者),上海辭書出版社,04,2。

16,柳忠禹《玄門類註太早》,145000字,宋慶出版社,2005年。

17,柳忠禹《玄門課筆記太晚》,110000字,宋慶出版社,2005年,12。

18,《20世紀中國社會科學與宗教學》,王、劉忠禹、葛莊主編,劉忠禹撰寫,約7萬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19,恰逢財富與市場經濟,193000字,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