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乾隆皇帝壹天是怎麽過的?

乾隆皇帝壹天是怎麽過的?

現代人心目中的皇帝生活,當然是“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其實這是不可能的。我們今天就以乾隆皇帝為例,看看他是怎麽度過壹天的。

乾隆皇帝的《駐蹕記》完整地記錄了乾隆皇帝的日常。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初八,乾隆皇帝居所筆記中記載,淩晨四點左右,“養心殿請乘,更衣。”這意味著乾隆皇帝要4點起床。

當乾隆皇帝的寢宮出現燈光時,值班的太監和宮女們不得不振作精神,進來服侍乾隆皇帝更衣。

乾隆皇帝換了衣服之後,做的第壹件事就是去坤寧宮朝覲。

坤寧宮位於交泰殿後面,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祭祀活動。在大祭當天和每月初壹、十五,皇帝和皇後要壹起上陣,親自向神獻祭。

儀式結束,5點左右,乾隆皇帝喝了壹碗冰糖燉燕窩。這是早餐前的點心。6點,乾隆皇帝發早餐。壹般來說,乾隆皇帝在哪裏,禦膳就傳到哪裏。不過正月初八,乾隆皇帝心情不錯。他壹大早就離開西華門,去西苑(現中南海)的同玉軒吃早餐。

乾隆皇帝早餐後應該做什麽?他會來幹青宮觀看聖訓。聖訓是什麽?這是皇帝告誡臣子的聖旨和話。新皇帝登基後,經常命人編纂前朝皇帝的聖訓,作為自己的治國方針。乾隆皇帝宣讀的聖訓是雍正帝世宗憲皇帝的聖訓。

讀完聖訓後,大約7點鐘,乾隆皇帝來到苻堅宮,稍事休息,然後來到中華宮。

中華宮在故宮的建築中並不起眼,但對乾隆皇帝卻意義非凡。

當年乾隆皇帝還是寶親王的時候就住在中華宮。他十幾歲時留下了日常必需品。更重要的是,在寶太子和結婚後,他也住進了中華宮,過著甜蜜恩愛的生活。1748年,傅茶石不幸去世,乾隆皇帝傷心欲絕。他把鐘華宮按照他和傅茶石曾經住過的房間的原貌進行了裝修。他經常來中華宮,懷念以前的美好時光。

這壹天,乾隆皇帝在中華宮舉行茶宴,持續了2個小時。在這裏,他不再是皇帝,而是壹個有世俗欲望的凡人。

正當乾隆皇帝在中華宮懷古賦詩之際,那天的奏章已送到養心殿的勤德殿。勤政殿位於鄭達光明殿的東部,是皇帝讀奏章的地方。10時,乾隆皇帝來到勤賢殿,開始了他壹天的工作。

我們知道,明朝中後期,皇帝比較灑脫,內閣為他“擬”票,太監為他“批紅”,他幾乎無事可做。清朝皇帝為了控制權力,取消了太監的“批紅”,所有的批閱和奏折都是他自己做。乾隆皇帝也不例外。

乾隆皇帝在檢閱奏章後,還接見了大臣們,了解情況,給他們做了壹次面對面的講座。

做完這壹切,已經快下午2點了。乾隆皇帝餓了,下令開飯。

與大家的想象相反,正常情況下,清帝壹天只吃兩頓飯,即早餐和晚餐。這是因為清朝本來就是關外遊牧民族,日子過得很辛苦。壹天吃兩頓飯就已經很不錯了。入關後,宮中保留了壹日兩餐的習慣,皇帝也不例外。

當然,我們也不用擔心乾隆皇帝會餓死。如果他餓了,他可以在下午加壹份點心來補充能量。

飯後,乾隆皇帝休息了壹會。下午3點左右,他開始了下午的工作,宣讀內閣向各部、省長和城鎮呈送的奏折。

下午4點,乾隆皇帝在保和殿接見了大學士、壹級勇者傅恒。傅恒,清中葉名臣,紫光閣百傑之首,乾隆皇後夫差之弟,與乾隆關系密切。

傅恒走後,已是黃昏。初冬的白天很短,下午5點,故宮裏已經點起了燈籠。乾隆皇帝來到養心殿三喜堂,欣賞他的精美書畫。

三希堂位於養心殿西暖閣,面積僅4.8平方米。是乾隆皇帝的書房。乾隆皇帝還親筆題寫了“三希堂”的匾額和“三希堂故事”的墨跡,掛在墻上供人瞻仰。雖然三希堂又小又醜,但是裏面有很多著名的書畫作品。其中,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雪中艷陽天書》、王獻之的《中秋之書》、王訓的《袁波書》是乾隆皇帝最珍愛的書畫作品。

從三希堂出來,已經是晚上7點了。乾隆皇帝回到養心殿。如果這個時候還有奏章送來,他會在臥室裏讀。如果沒有追悼會,他可以準備睡覺了。

乾隆三十年正月初八,乾隆皇帝晚上九點就睡覺了——如果他是現代人,這個時候他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