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三個鬼節:清明節、中元節(7月15日)和漢壹節(10月1日)。中國人不僅對人有人情味,對鬼也有。最突出的表演是農歷七月十五的鬼節。
相傳從每年的七月壹日開始,閻王就下令將地獄之門大開,讓那些常年在地獄中受苦、被囚禁的鬼鬼們能夠走出地獄,得到短暫的遊蕩,享受人血。因此,人們把七月稱為鬼月,這個月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月份,既不結婚也不搬家。
7月14日或15日,當地獄之門敞開時。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好紙錢,果盤,祭祀桌,用來燒經。專門蒸餛飩和餃子。如果家裏有新的死亡者,會在7月13日神靈移去之前焚燒經書。什麽是燒經,壹般理解為祭祖的壹種形式——燒紙錢磕頭。
無論是燒紙錢送祝福,捧著雛菊悼念,網絡祭祖,還是燃放河燈,今天活著的人壹起懷念過去,壹起給祖先送祝福,這是人類精神的自發性,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並且同時“活著的人要珍惜活著的每壹天,不要以社會和朋友為恥,不要以永遠離開的親人為恥。”因為,總有壹天我們會遇見他們。那時候妳就可以驕傲的說,妳是人間英雄,妳是冥界鬼英雄!"
7月14/15日,不僅是民間的鬼節,也是道教的中元節,佛教的邦納節,是佛、道、佛三教合壹的節日。道教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為三官。這三位官員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間的代表。他們每年都要視察人間的善惡,並向天庭報告。三官的生日分別是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也叫三原。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原,是地方官學赦免之時。這壹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冊,根據神仙、凡人、動物的表現畫壹幅畫,以此來贖罪,避免懲罰。在中秋節,人們會進行壹些祭祀活動來拯救那些鬼魂。
7月15日是佛教盆景節。據說釋迦牟尼有個弟子叫目連。她母親雖然年輕貌美,卻沒有什麽好的言行,愛財又小氣,特別討厭和尚。她死後被扔進了惡靈的行列,被餓鬼纏著,吃不下飯。他向佛祖求助,佛祖感受到了他的孝心,頒發了《蘭花經》。7月15日,允許他準備各種水果和器皿,放在壹個盆裏,供養十個和尚。他的母親才離開了邪靈世界,升天了。有鑒於此,佛陀推而廣之,要求佛門弟子盡孝心,每年七月十五日做盆佛出家,報答父母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