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白肺”、“爆發性心肌炎”、“無聲性低氧血癥”等新聞沖上熱搜,“我的身體恢復的怎麽樣了?病毒對我的身體造成了什麽傷害?”已經成為目前“楊康”最關註的健康話題。
在健康的焦慮下,越來越多的“楊康”正在做或準備做體檢。
各大醫療機構也紛紛推出“楊康體檢套餐”,價格從幾十、幾百到幾千不等。
那麽“楊康”之後需要馬上安排體檢嗎,需要做哪些項目?“楊康體檢套餐”是不是比在醫院各個科室掛號更好的選擇?
“楊康”之後,需要體檢嗎?
“楊康”人群的健康焦慮似乎並沒有隨著新冠肺炎轉陰而改善。許多從新冠肺炎感染中康復的朋友在社交平臺上表示,盡管他們已經轉陰了壹段時間,但他們仍然感覺自己身上仍有壹些“揮之不去的毒”的癥狀。而有些人緩解焦慮的方法就是體檢。
29歲的上海白領王贏已經轉陰半個月了,但她仍會時不時地發低燒,偶爾會達到37.7℃。
於是,2023年元旦假期後的第壹天,她就去家附近的三甲醫院做了全面檢查。
大費周章掛號、抽血、拍CT、等檢查結果,王贏拿到了醫生出具的“血常規正常、心肌酶譜正常、胸部CT片正常、心電圖普通”的體檢報告。
至於她轉陰後時不時低燒的問題,這些體檢都沒有查出原因。王贏笑著說:“壹切正常,也許是免疫系統在瘋狂戰鬥。”
劉康,壹個28歲的北京青年,在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之前有規律的鍛煉習慣。然而,“楊康”之後,他覺得自己的體力不如以前了。哪怕他給飲水機換壹桶水,他的心率也會飆升到150。
由於擔心屏幕上顯示的心肌炎消息,劉康前往阜外心血管醫院、積水潭醫院和安貞醫院,試圖了解他的心率。
他做了心電圖、24小時心電圖、肺部CT、心肌酶等壹系列體檢,得到了“除了有點心肌缺血,其余問題都不嚴重”的結果和醫生開的保護心臟的藥,他的焦慮終於“治愈”了。
焦慮是楊康人的通病,但很多人體檢後發現“問題不大”。那麽,“楊康”之後還有必要體檢嗎?哪些人群更需要“楊康體檢”?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壹醫院主治醫師彭建恒說,以往體檢發現基礎疾病的,或者50歲以上,基礎疾病發生率比較高的,建議“楊康”後再體檢。同時,他表示,對於“楊康人群”來說,胸部CT、心肌酶譜、肝功能、腎功能、血常規、血壓、血糖血脂、心電圖、肺功能檢查非常重要。
“楊康體檢套餐”是不是更好的選擇?
目前市場上“楊康體檢套餐”的主體多為大型民營體檢機構,部分公立醫院也有體檢中心。
大型體檢機構提供的體檢套餐壹般價格多在500元-1000元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