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人體的組織結構:
人體是壹個有機的整體,人體內部充滿了陰陽對立統壹的關系。中醫根據陰陽學說“解剖”人體結構,簡單實用。從人體部分來說,上為陽,下為陰;體表為陽,體為陰;背部屬陽,腹部屬陰;四肢外側為陽,四肢內側為陰。
按臟腑分,五臟(心、肝、脾、肺、腎)屬陰;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和三焦)屬於陽。五臟按其位置可分為陽(心、肺)和陰(肝、脾、腎),功能可歸為陽,物質可歸為陰。此外,經絡還可分為陽經、陰經等。
總結人體的生理功能:
中醫認為,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是陰陽和諧的結果。所謂健康,就是壹種陰陽平衡的狀態。人體的物質基礎屬於陰,生理功能屬於陽,兩者相互依存。
生理活動是以物質為基礎的,生理活動的結果不斷促進物質的代謝(氣化)。如果人體的陰陽不能相互依存,相互利用,人的生命就會終止。
解釋人類的病理變化;
中醫也用陰陽學說來解釋人體的病理變化,認為疾病的發生是由於人體陰陽失衡造成的。陰陽失調有多種表現,可以概括為陰或陽過盛,壹方異常累及另壹方。這些可以統稱為“陰陽不和”。
很多時候,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就是正邪爭鬥的過程,各有勝負。這個過程壹般可以用陰陽相勝、陰陽相衰、陰陽互損、陰陽轉化來解釋。
健康指南:
人體陰陽平衡是養生的基礎。而人在天地之間,在自然界,要與天地陰陽、春夏秋冬陰陽協調統壹,才能延年益壽。《蘇文四氣調神》指出:“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取其根。”闡明養生之道意義重大,在於人體的陰陽滋養與四時陰陽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