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先說說什麽是四氣。四氣:指春夏秋冬的氣候;神指的是精神和情感。
“四氣調神”法是指人們為了適應春夏秋冬自然季節的變化,主動采取相應的方法來調整形神,與季節的變化保持和諧。春溫、夏熱、秋幹、冬冷是壹年四季氣候的基本特征,而春生、長夏、秋收、冬藏是自然界萬物的物候現象,古人稱之為“四氣”
那麽如何才能在四季調理好身體呢?《心態調整四大理論》說:春天和三月是新壹年的開始。天地生,萬物榮,夜臥早起,大步朝庭,慢行慢行,從而使生,生而不殺,予而不取,賞而不罰,這是春天的回應,也是養生之道;不然傷肝,夏天冷,長輩少。」
這裏說的是春天的三個月,是自然界新舊更替,萬物復蘇的季節。天地自然,生機盎然,萬物似乎欣欣向榮。而天地之間,要順應天地共存。此時天氣暖和,地面上來了,人在兩個“陽”之間,壹下子找到了春天的感覺。萬物感受到溫暖的氣息,萬物生長。這個時候我們的生活習慣就是“晚臥早起”,晚上早睡,早上早起。春光明媚的日子,散步、慢跑、體操、太極拳等適當的運動,適合剛剛度過寒冬的人,有利於恢復“元氣”,增強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但早春季節的特點是溫差大,風力大,運動時要註意防風防寒,遇到大風最好減少外出。輕松自然地順應天地生發之氣,是適合春季養生的方法。如果違背了春天的氣,就會傷肝,為夏天提供的氣就少了,夏天就會出現寒性病變。
“夏三月,這是香秀。天地和合,萬物華而不實,夜臥早起,貪得無厭日頭,誌不怒,華英作秀,泄欲。如果妳愛外面,這個夏天應該是成長的方式。反倒是悲哀,秋天是瘧疾,收割的人少。」
夏天的這三個月是大自然萬物繁盛、開花、結果的時候。此時天氣下降,地球大氣上升,天地大氣交匯,萬物繁茂。這個時候要晚睡早起,不要怕大太陽。我們要把日光浴當成自己心中的日光浴,這樣才能快樂,而不是憤怒。我們應該使我們的氣自由流動,自由放松,外向,對外界事物有壹個良好的態度,就像大自然中的花孕育出果實壹樣。這適應了夏天的氣候,保護了夏天的太陽精神。如果違反了夏之氣,就會損傷心臟,導致秋收之氣不足,秋天就容易得瘧疾。
“秋三月,這叫寬容。天氣緊急,氣氛明朗,妳早臥早起,與雞同樂,使妳心平氣和,減緩秋刑,收斂,使秋氣平靜,使肺清。這個秋氣應該是養和收的方式;反了會傷肺,冬天拉肚子,服務西藏的人少。」
秋天的這三個月,是自然之氣平復收斂,萬物成熟的季節。此時天高風急,當地氣清。我們應該早睡早起,類似於雞的活動,保持心靈的平靜,減緩秋天的寒氣對身體的影響,收斂,重視和諧,不使心神飄忽,以維持肺氣的清化功能。這就是秋季養生之道,維持人的收斂。如果違背了秋收之氣,就會損傷相應的肺,使秋收之氣不足,冬天容易得腹瀉。
“冬天三月,這是封閉的。水冰臥地,不要驚擾太陽,早臥晚起,靜待太陽,這樣如果妳有私心,如果有,驅寒的時候會很溫暖,不會漏皮,會讓妳氣極。這個冬氣應該是養藏之道;反過來傷腎,春季痿軟,生的人少。」
冬天的這三個月,是自然界萬物生機勃勃,藏而不露的時候。在這個時候,水寒是冰凍的,大地是裂開的。我們應該早睡晚起,等太陽照在臉上再起床。不要輕易打擾太陽的精神,讓我們的心靈藏在裏面,安靜,就是像壹個神神秘秘,戒備森嚴的人;避寒保暖,不要讓皮膚開叉出汗,冬天不要跑步。出汗太多會失去妳體內的陽氣。這是冬季養生之道。不從則腎損,導致來年春季生發之氣不足,得春崩之病。
古人用八字來說明年運,把四季萬物的變化和人體容易發生的疾病對應起來,讓我們知道四季調神養生的方法,告訴人們日常的活動壹定要適應季節,遵循發芽、儲藏、吸收、收藏的自然規律。如果它們侵犯了人體,就會生病。
更多中醫知識不斷更新,我們壹起學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