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書》:“竇指東南,魏為長夏,萬物自此長大,故名長夏。”長夏是壹個重要的節氣,標誌著萬物生長的旺季。長夏後日照增加,晝長夜短,晚上睡眠往往不足。經過壹上午的工作或勞動,人體消耗了大量的體力和能量。這時候睡午覺對保護身體健康,減少某些疾病的發生也有重要作用。壹般來說,睡眠半小時到壹小時為宜。午睡時間太長。壹旦醒來,就會起床去上班或學習。由於大腦供血不足,會出現暫時性的功能紊亂,使人感到頭暈。所以睡醒後10分鐘躺下為宜。
長夏養生法則二:中老年人經常散步,加強心腦血管系統。
隨著溫度的升高,排汗量大。南京中西醫結合醫院心血管健康專家張明博士解釋說:“長夏要註意養陽,避免出汗損傷陽氣。”這裏需要註意的是,夏季運動雖然對身體有益,但不宜過量運動。特別是老年人可以在清晨參加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且不宜做過於劇烈的運動,以免出汗傷陰陽。
長夏保健法則三:定期梳頭保健,改善血液循環
漫長的夏季過後,許多人都延長了白天的工作時間。健康專家提醒大家,及時調整工作計劃和生活節奏。即使很忙,也要記得梳頭保健,不僅可以緩解壹天的疲勞,還有助於保持頭發烏黑亮麗。
中醫認為,頭部是所有陽之會,梳頭可以刺激頭部穴位,疏通經絡,調節神經功能,增強分泌活動,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經常梳頭可以讓臉色紅潤,神清氣爽。此外,還可防治失眠、頭暈、心悸、中風。
長夏養生法則四:按穴拍“窩”,清心。
中醫認為“百病生於氣”。夏季氣溫升高,壹方面要樂觀開朗,以飽滿的精神處理好工作生活中的事務,使氣機得到合理的宣傳;另壹方面,“怒在心頭”,天熱時人容易煩躁焦慮,此時可以清心。
能清心降火的穴位是勞宮穴。心為“君之官”,五行屬“火”。勞宮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俞穴,也是行穴。中醫認為,性主體熱,勞宮穴有“清心瀉火、去濕熱、涼血熄風、調氣和胃、寧心安神”的作用。經常按摩勞宮穴可以增強心臟功能。
長夏養生法則五:出汗後記得及時補水。
在夏之時,降雨量少,多風,所以氣候幹燥。人體內的水分很容易通過出汗和呼吸而流失,加上天氣多變,使人體的新陳代謝無法保持平衡和穩定,導致生理功能失調,出現咽幹、口幹、食欲不振、大便幹燥、小便黃等癥狀。
長夏後註意補水。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師沈嘉說:“中醫認為汗和血同源,出汗後應立即補水,以免出汗。”尤其是運動愛好者,可以在運動前帶上壹些保健飲料,如綠茶、綠豆湯、酸梅湯等。如果運動後大量出汗,也要適當補充電解質,比如喝淡鹽水。補充水分不僅能解渴,還能促進體內尿液和汗液中致熱物質的排泄,從而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摘要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部分居民長期生活在室內,很少外出。現在很多餐飲和服務行業都在逐漸復蘇,很多人可能會完全放開自己,開始暴飲暴食,熬夜報復,心理和生理都會受到影響。
在長期呆在家裏,運動少的情況下,人體免疫能力相應減弱。建議在開闊的地方散步、慢跑,放松心情,欣賞美景,幫助陽氣上升,促進氣血運行;飲食可以豐富品種,保證蛋白質和維生素攝入充足,但口味要繼續清淡,不建議大量吃辛辣、油膩、油炸、生冷等食物;保持規律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樣才能養陽不傷陰不傷津液,過好這個夏天,以更健康的狀態迎接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