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哥的想法是,拍攝100位90歲到100歲的農村老人,拍攝壹系列微型紀錄片吸引流量,圍繞大健康產業,以鄉村、養生、溫馨為主題,打造漵浦長壽之鄉的概念。有了流量和語音平臺,就可以以此為賣點,在民宿的基礎上銷售壹系列健康農副產品。
波波的想法是拍攝他的日常,比如每天早上幾點起床,當天做什麽,比如怎麽和村民談判,怎麽和包工頭討價還價,怎麽開農村合作社等等。他的壹言壹行都可以真實完整的記錄下來,按照時間軸逐日排序,每天都會有穩定的輸出內容。
我的想法是,從視頻觀眾的角度出發,以問題為核心,每天拍攝壹個民宿,完成推廣過程中的具體實際問題。比如妳可以問問村民,這裏養壹頭豬要多少錢。殺豬後如何從零開始做臘肉?拆完房子怎麽挖化糞池?每天拆壹棟房子需要多少工人等等。要解決的具體問題能滿足視頻觀眾的窺探欲和好奇心,吸引流量就會有基礎。
坐了壹會兒,發現本質問題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負責視頻拍攝的士兵卻壹片混亂,不知道怎麽拍自己。於是他極度迷茫,不知道該聽誰的。
這時,舒老師對冰冰的同學肯定說,發現問題很好,於是強調了千方百計的重要性。妳之所以迷茫,是因為妳作為負責人,沒有想好如何建設我們的視頻號,所以她在Tik Tok開了壹堆有流量和粉絲的號給冰冰的同學參考,輸入農村生活、農村老人、村民住宿等關鍵詞。,就會湧現出大量的視頻號素材。多做參考,才能發現新的東西,才能知道。
討論結束後,我和冰冰的同學單獨聊了聊,我總結了壹下我認為目前我們的兩條拍攝主線:
如果只選擇兩條主線中的壹條來拍,那壹定是B,因為目前只有B和我們的主業密切相關。
其余的可能以各種形式出現,如C、D、E、F等。在士兵監視Tik Tok期間,但這些是支線和額外的選擇。
然後我說了我拍攝的想法供他參考。我覺得可以拍壹部《村長丟錢日記》。之前我的想法是賺錢,但現實是,我們每天睜開眼都在虧錢。既然這是事實,我們也可以反過來創造這個主題。第壹,每天可以輸出穩定的內容素材,形成壹系列關註;其次,內容足夠有趣,滿足了觀看者的好奇心和私欲。第三,也可以記錄自己每天試錯的想法來賺錢這個階段;第四,很真實;比如,我們每天都在招民工做飯,既然給他們的早餐買饅頭貴,那我們就煮面條省點錢,少虧點錢,每天結束的時候固定壹句話,啊,今天虧了多少錢?真的火了又賺錢,那就可以刷新壹波流量了。
我問冰冰拍攝村長日記的想法,冰冰認為不可行。回答是目前好像有點偏離主線,這時候我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
我問他,妳覺得不可行很好,但妳回答的原因揭示了困惑的根源——妳還沒想清楚自己現階段的主要目標是什麽。
為了方便他理解,我以身邊的人為例。舒老師不會搞砸,因為她很清楚,妳需要牽頭做視頻,我們剩下的人只負責合作,提供思路;波波不會亂,因為他知道自己現在的主要目標是蓋房子,解決所有與蓋房子相關的問題;我不會搞砸,因為我現在每天想的都是現階段我們怎麽賺錢。其他的蓋房子,拍視頻,我都可以不管。之所以想到《賠錢日記》這個點子,也是因為我在思考如何賺錢。
連我都覺得我們A線有問題,就是道哥說的百歲老人拍攝計劃。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不能幫助我達到賺錢的目標並實現它。拍壹堆老人能直接賺錢嗎?花這個時間和精力值得嗎?這對我們賺錢的結果真的會起到決定性的推動作用嗎?這種宣傳反而會幫別人做嫁衣嗎?還是說這個目前真的需要我們團隊來做?
我會理直氣壯地質疑這壹點,因為這與我現在思考的目標相沖突。妳呢,冰冰?妳現在拍視頻想達到什麽目的?可以是10000粉絲,也可以是10W贊。有了目標,就能推動妳找到實現的方法,就有了堅實的理由,就能理直氣壯地質疑我們。有了就不會迷茫了。
我曾經在《牛逼的人有什麽特點?其實判斷壹個人是否牛逼很簡單。既不是他過去做過什麽,也不是他現在在做什麽。只需要看到他接受了壹個陌生的信息,並能在短時間內實施。
想要快速實現陌生信息,首先要確定自己想要實現什麽。如果我從拍攝的角度考慮,剛才大家討論的引流的目標是正確的。真實的角度才是我們需要呈現的,所以我覺得《賠錢日記》的構思是基於真實的日常創業故事。至於是否選擇這個角度拍攝是妳的事,我們提供的只是思考角度和思路,具體執行由妳負責。
其實最後我覺得我只是想知道自己現階段想做什麽,設定壹個自己想實現的小目標,然後快速叠代。關鍵是這個目標是我自己定的,不是別人強加給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