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楊式太極拳“撞墻”怎麽練

楊式太極拳“撞墻”怎麽練

壹、動作要領

1,測量距離:雙腳打開壹肩寬,自然地站在離墻壹尺左右的地方,背貼著墻。上半身前傾的時候,如果妳能不經過刻意的努力,自然離開墻壁,說明離墻壁的距離適中。如果妳需要壹些力才能離開墻,說明距離有點遠,必須靠得更近。

2、摔倒:稍稍摔倒,膝蓋不必彎得太低,全身放松,上身保持直立。

3、碰壁:

(1)臀部以上的身體後仰在壹個平面上,妳要不自然地仰躺。不要刻意後仰,雙手自然擺動。追求功夫的可以雙臂持球(撞墻時持球,離墻時垂臂)。

(2)初始階段撞擊面在肩胛骨以下,不允許壹聲、二聲、二聲撞擊面,否則會不舒服。

(3)在沖擊的瞬間,要自然呼氣,不要憋氣。至於要不要架橋架橋,不咬舌自盡,順其自然。

4、離墻:通過上身前傾,自然離墻,不能有刻意的用力離墻;背部離墻或直立時,整個腳掌仍應緊貼地面,膝蓋曲度固定(略彎曲),不能有起伏。

二、註意事項

1,臀部下垂,膝蓋微彎,腰背可松。

2、靠墻或離墻,身體要放松自然,不能有任何刻意的動作。

3.靠墻的時候註意胯部也要趴在上半身後面。離墻時要靠上身前傾的力量使臀部離墻,不要用力,腳也要貼近地面,不要傾斜。

4.臀部離墻,上半身垂直時,落臀的膝蓋應該還是保持原來的姿勢,不能有起伏。

5、雙手要下垂,自然擺動,不要僵硬。

6.自然呼吸,尤其是當妳撞到墻的時候。

7.墻面必須光滑。碰撞的時候要檢查,不能有突起。嚴禁“撞樹”,否則容易使椎骨脫臼,甚至引起偏癱或全身癱瘓。

三、分析要點

1,要求全身放松,不出力,不僵硬,尤其是撞擊的瞬間;主要作用是讓內臟器官隨著身體撞墻而振動,以免因輸出而使肌肉韌帶緊張,影響器官運動的效果。

2.全身放松,尤其是腰背部,多註意沖擊瞬間的意念,使其在沖擊時按摩“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並且可以加速背部的血液循環,尤其是靜脈回流,使頭部的血液供應不受回流慢的影響。

3.撞墻時,氣沖上督脈,離墻時,頭上的氣引下任脈,與墻形成碰撞,任脈與督脈走壹次,即如氣功所說,“周曉天功”也是如此!

4、靠墻:要求沖擊面壹開始在肩胛骨以下,沖擊瞬間只能出現壹種聲音,這與除了感覺舒服外,大部分臟腑都在腹部有關;當然,時間長了,在撞墻的時候,整個背部(包括肩胛骨和夾脊)都應該是撞擊面。如果只是想打背部的某個點或面,是做不到的。但如果在剛開始學的時候,撞擊面只是放在鐘山穴的“夾脊”上,會讓人感覺不舒服,可能會讓初學者望而卻步。實在是不合適!

5.雙手:自然掛擺為宜,即離墻時雙手向前,撞墻時雙手向後;它的優點是:雙手可以放松,借助揮桿的力量,幫助身體離墻擊墻,減少初學者刻意用力的問題,特別是借機鍛煉雙手,體驗揮桿的感覺,盡快達到“太極不啟動,啟動就不是太極”的境界;至於要不要把手放在胸前,壹是集中內力,二是避免肩胛骨受傷,這是個人經驗之談,看讀書人的機緣和感受。

6.步法:雙腳與肩寬平行,腳跟與墻壁的距離以上身重心能輕松自然脫離墻壁為原則。至於重心,無論是靠墻還是離墻,都要通過意念盡量放松全身(尤其是後腰背部),讓氣和重量下沈到整個腳掌的支撐。

7.呼吸:太極拳的“吐氣”和“吸氣”都是用鼻子自然完成的(道家養生說:最好的調息是不要調息),重點是千萬不要在撞墻的那壹瞬間屏住呼吸或停止呼吸,讓它自然吐出(尤其不要刻意從喉嚨吐氣)為宜;至於是否有必要過橋,就看會不會咬舌頭了。如果沒有這種擔心,那是自然的。

8.禁忌:孕婦、生理期的人、吃飽飯的人或手術未滿壹年的人不宜練習,而有心臟病、高血壓、身體虛弱或50歲以上的人,初始階段應由教練陪同,並且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撞墻不是用力,而是在全身完全放松的情況下自然靠在墻上, 使臟腑兩側的肌肉和韌帶在適度的平衡中自然振動,凈化身體。 要想用力撞墻,自然要靠在墻上。所以壹定要順其自然,練習壹段時間適應,力量自然就加進去了。

山民體育祝拳手身體健康,運動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