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已經過了立春,但天氣仍然寒冷潮濕。醫生提醒,身體正在慢慢恢復陽氣,放松心情。雖然天氣又冷又濕,但也不能“腦洞大開”吃油炸、火鍋等上火的食物。春屬木,根據五行與五臟的對應關系,肝對應木,所以養生要適應春,護肝為主。暴飲暴食、上火時,使肝火更加旺盛,人的情緒波動不利於健康。
護肝,先養血,養血時休息。
人們註重養生的“吃”,卻忽略了養生最根本的“休息”。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的中醫姜指出,由於工作和生活節奏不規律,熬夜已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中醫認為,氣血是人體活力之源,肝藏血,是其早上1~3的休息時間。人如果不休息,臟腑就會超負荷,影響氣血生化。
此外,過度用眼也會對肝臟造成損害。建議眼睛盯著電腦45分鐘,然後閉眼5分鐘。泡壹杯枸杞菊花茶可以改善眼睛疲勞幹澀的狀況。
吃肝可以補肝的“三高”,需要慎重。
民間有句話叫“形補形”。張女士對此表示懷疑。既然她春天要護肝,那可以多吃點豬肝鴨肝護肝嗎?廣西知名中醫邱全表示,中醫確實有形補形的說法,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多吃肝。
邱權指出,現在患“三高”的人多了,肝臟本身的膽固醇含量就比較高。這種情況下,“三高”患者不適合吃養肝,因為肝臟會使高血脂和血壓升高。
生氣的食物會影響肝功能。
由於黃燦女士不適應開春後寒冷潮濕的氣候,她主要吃火鍋和煎餅等熱食。沒想到,她很少發火,吃了三天,牙齦就開始發脹。無獨有偶,近年來,該院中醫科也出現了不少高血壓、脾胃病、咽喉痛的患者。姜說,立春以後,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正是護肝的季節。但由於桂林天氣依然陰冷潮濕,很多市民還是喜歡吃火鍋、油炸食品等“火”的食物,使肝氣更加旺盛。
中醫強調要順勢而為。春天如果不按規律養生,體內的陽氣就會被壓制,各種邪氣就會乘虛而入。再加上飲食不當,容易上火,導致眼睛發紅,喉嚨痛,牙齦出血,大便幹燥。
另壹方面,按照邱泉的說法,木材需要土壤來支撐。五行中,脾胃屬土,肝主疏泄。因為飲食不當,吃熱的食物,喝飲料,容易引起脾胃不適,會影響肝臟的排泄功能,使人煩躁,情緒波動。所以很多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是隨著情緒波動的。
少吃酸味食物,吃胡愛山大棗。
邱泉建議,如果想暖身,火鍋底料可以以蘑菇湯為主,或者做百合老鴨湯滋陰護肝。從五味與五臟的關系來看,當肝臟功能旺盛時,如果多吃酸味食物,肝氣就會更加旺盛,導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影響人體健康。所以少吃酸味食物,防止肝氣過盛。甜品類食物春季宜吃,以健脾胃,如大棗,性平和,能養血健脾胃。山藥也是春季的美食,有健脾益氣、養肺陰、補腎固精的作用。
除了飲食,壹些保健方法也有不錯的效果。對於老人來說,保暖是最重要的。桂林健康堂的老板周解釋說,老人已經躲了壹個冬天。初春,他們散發陽氣,遭遇濕冷。這個楊還不如那個青壯年。裏熱外冷的時候,需要補充更多的熱量。
他建議晚上泡腳時,加點生姜補充陽氣。姜建議取肝膽經,揉足三裏。肝膽經絡的拍打方式是用拳頭沿著大腿外側有節奏地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