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聞:
5元錢面膜進美容院賣500元。
2010 6月10 6月11:25人民網打印* * *有0條評論。
批發市場的美容產品大多流向壹些小美容院。
人民網上海頻道6月10消息:這幾天,家住江月路的侯小姐異常苦惱,被帶到壹家美容院“整容”。結果臉上長了紅點,最後不得不花了壹千多塊錢去正規醫院治療才保住了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不正規的美容院往往“掛羊頭賣狗肉”,使用劣質美容產品。壹瓶5元起的面膜在市面上賣,在美容院甚至漲到了500元。
■讀者體驗
做完美容,臉開始紅腫。
侯小姐家住浦江鎮江月路。壹天晚上出來散步,被壹家美容院的工作人員拉進了會所。當時美容師說壹切免費。
“我的臉有點幹,做個免費保濕面膜還不錯。”侯小姐想了想,同意了。“進去後,美容師在臉上塗了壹層油乎乎的東西,用類似電棍的工具來回按摩。”侯小姐說,過了壹段時間,美容師說她的皮膚問題很嚴重,可以用他們的舒緩產品進行調理。就這樣,美容師在她臉上畫了壹個面膜。“感覺很劣質的產品聞起來有點刺鼻。”
20分鐘後,面膜時間結束。美容師遲遲不把侯小姐臉上的面膜揭下來。侯小姐說,對方說卸妝水要280元。爭執之下,她支付了100元的卸妝費。
“卸妝的時候皮膚很疼,像刀割壹樣。”侯小姐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仍然覺得可怕。回到家,她的臉開始紅腫。
“美容沒有單子,也不會有發票。”侯小姐找到對方,對方卻不認賬。事後侯小姐不得不去正規醫院的皮膚科就診,慢慢恢復需要幾千塊錢。
■行業內的秘密
非正規店鋪經常“偷柱”
針對這種情況,記者采訪了在正規美容院工作多年的秦女士。她直言,美容行業的水太深了,肯定有好的美容院,但也有很多店家食言,欺騙顧客。
“太容易耍花招了。”秦女士說,正規美容院的產品都有進貨渠道,有品牌產品,可能是不為大眾所知的品牌,但絕對是符合國家標準的。不正規的美容院就不同了。壹般他們的產品都沒有固定的供應商,大部分都是“主食”,都是從壹些美容產品批發市場來的。壹瓶5元錢的面膜,在美容院可以供20個人使用,甚至賣到500元的價格。
向客戶推薦時,向客戶介紹壹些知名品牌;實際使用的時候,顧客壹般都是躺在美容院的床上。他們臉上畫的是什麽?只有美容院知道。
這些美妝產品沒有生產日期,沒有生產廠家,上面留的電話壹般也無法接通。使用這些劣質產品顧客臉部過敏怎麽辦?秦女士說,如果顧客過敏,美容師可以說這是正常現象。畢竟每個人的皮膚都不壹樣,調理好了就會好的。
“人類胎兒DNA”完全是個噱頭。
除了劣質美容產品,壹些美容院還自己做美容面膜和護膚霜。秦女士告訴記者,壹些小美容院推出了“羊胎素去皺”和“人胎兒DNA”。羊胎盤提取物與維生素和其他產品混合。所謂的“人胎兒素”據說是從流產的胚胎中提取的,但我國有關部門明確規定胎盤及其制品不允許作為商品買賣,商家也不可能冒這樣的風險,所以完全是噱頭。
另外,壹些小作坊生產的洗面奶,其實是用洗潔精等原料勾兌而成的。生產車間裏,汙水橫流,水桶散落壹地。有了這些產品,幾十個品牌的化妝品可以單獨包裝,然後打著“專供美容院”的旗號銷售。
秦女士介紹,壹般美容院開業後,會吸引很多業務員。這些推銷員不知道從哪裏弄來壹些“名牌”美容產品,但價格很低,壹瓶香奈兒潤膚霜只賣20元。個別美容院經不起誘惑,買了這些產品,轉身推薦給顧客,完全是暴利。
■記者調查
生產日期是不幹膠粘貼。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廣東路化妝品壹條街進行了實地探訪。據壹位美容行業內部人士透露,美容院使用的“天價”化妝品大多來自美容產品批發市場。“很多美容店的做法是用舊瓶子裝新酒,買便宜的產品,裝在高檔品牌化妝品的瓶子裏,然後使用或者賣給顧客。”
記者走進廣東路上的壹家化妝品店,看了幾款營養面霜。大部分營養霜的保質期是三年,但是有幾款護膚品是2006年生產的,2009年產品就不能用了。
記者就此詢問店主,店主支支吾吾不答,只說“妳可以挑沒過期的。”
記者進壹步調查後發現,在這些護膚品的外包裝上,過期產品的生產日期都是機器打孔的,部分標註為2010生產、2013過期的產品生產日期都貼有不幹膠紙,可以輕易撕掉。
同時,外包裝上幾款營養霜的名稱和地址信息也很模糊。雖然有公司名稱,但是前面沒有具體省份。店主反復向記者強調“這些都是廣州產的,我們都是從廣州進貨的。”
低價產品價格大幅上漲。
營養膏,20元;按摩膏,25元;壹瓶600 ml的意大利精油,店主只報了20元的價格。記者發現,這些在美容院、養生館動輒幾十萬元的護膚品,在廣東路上的大部分批發商店裏,都是這麽便宜。“這款綠茶按摩膏性價比很高,用起來很爽。自從夏天以來,它在這裏壹直賣得很好。要不要買壹批試試?”店主熱情地兜售它。這款“賣得很好”的綠茶按摩膏,店主只出了5元的低價。“特別適合中小美容店大量購買。”店主說,他們的顧客大多是美容院老板。
記者發現,廣東路上大部分化妝品店的壹些護膚品定價比較統壹,但這些護膚品壹旦拿到美容店使用,價格就會暴漲十幾倍。壹套六件套的“綠茶”面部護膚組合,某店主報出了120元的低價,每件產品均價才20元。當記者說某* * *想買五套產品時,店主竟然很客氣地說:“我可以給妳壹個整數,單套只要100元就可以了。”不過,記者在壹些美容院查詢了同款產品的價格。店主說,護膚品只供店內使用,壹般不出售。如果要買的話,需要近千元的高價。
◎晚報提醒
記得查看相關憑證。
記者從市工商局了解到,針對部分小型美容院向消費者提供的產品進貨渠道混亂、缺乏有效進貨憑證、產品質量無法保證等問題,市工商局將定期對本市部分消費量大、使用頻率高的美容院進行質量檢查。
消保委提醒,目前在街道、商場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往往會有所謂的免費美容促銷活動。遇到這樣的情況絕對不可思議。此外,對於商家宣傳推廣的各種美容效果,消費者也要保持冷靜,理性消費,選擇信譽好的美容場所接受服務。
在美容院購買和使用化妝品時,首先要查看經營者的主體資質,是否有美容美發資質的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其次,妳要查看產品的購買憑證,尤其是標稱的進口產品,看妳是否有相關的憑證和證明。另外,選擇標簽齊全的產品也很重要。生產企業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生產批號)、保質期或有效期、執行標準號等。應在外包裝標簽上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