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睡不著?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就是陽不入陰。人體表面有壹種氣的運動,中醫叫衛氣,就像人體外圍的衛士。衛氣是陽氣的固攝,陽氣在人體表面不斷運化行走。白天,齊威行走在人體的陽部,晚上,它行走在陰部。如果齊威不能在晚上到達陰司,就會導致失眠。
失眠對健康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尤其是長期失眠,會導致記憶力明顯下降,精神恍惚。休息時間少了,我們的神經元就會營養不良,萎縮甚至雕亡,嚴重時甚至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中醫認為運動導致陽氣,陽氣導致陰耗。如果長期消耗陰氣,陰氣耗盡,身體自然受不了。最後的結局不是“陰陽之秘”,而是“陰陽之分”。
失眠的原因很多,比如有的人工作壓力大,晚上睡不著。有些人,如果第二天有什麽事要做,比如考試,聽課,趕飛機等。,前壹天晚上睡不著。這些都是心裏有事導致的失眠。所謂解鈴還需系鈴人。這種情況需要自己調整,沒有別的辦法。
除了有“煩惱”的失眠,應該怎麽調理?我們之前說過,失眠是因為陽氣不入陰,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嘗試引陽入陰來調節失眠。這就是艾灸療法的運用。艾灸火溫和的熱量可以通過經絡傳導,達到溫補氣血,扶正祛邪,調理疾病預防疾病,維護健康的目的。所以艾灸有養心安神,陰陽入陰的作用。
用艾灸療法調理失眠,需要治療以下三個穴位:安明、神門、湧泉。堅持艾灸可以恢復正常睡眠,擁有健康的身體。下面簡單介紹壹下各個穴位的位置和功效。
1.安明
安明位於項部,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後顱骨下,兩大筋外緣呈壹凹坑與耳垂平齊)與耒風穴(位於耳垂後方,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連線中點。艾灸此穴對頭痛、頭暈、心悸、易怒、癔病、癲癇、精神病、耳聾、高血壓等有壹定療效。除了艾灸,這個穴位如果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用雙手中指揉搓2分鐘,還可以起到鎮靜、助眠的作用。
2.神門穴
神門穴位於腕部,腕掌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橈側凹陷處。(即在手腕橫條紋處,從小手指延伸到掌根末端的凹陷處)。神門穴屬於手少陰心經,艾灸此穴有助於睡眠,調節植物神經,補益心氣,寧心安神的作用。神門穴主要用於治療心臟病,如燒心、心悸、失眠、健忘等,有寧心瀉心火的作用。像安明這樣,晚上睡覺前可以用左右手互相揉搓,也有利於睡眠。
3.湧泉穴
湧泉穴位於第二、三趾趾縫線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壹處。當妳用力彎曲腳趾時,腳掌前方的凹陷處就是湧泉穴。湧泉穴屬於足少陰腎經。艾灸此穴可緩解和治療神經衰弱、乏力、疲倦、婦科病、失眠。湧泉穴能使腎經之水流出體表,起到引火降精、滋養腎精的作用,對神經衰弱、精力減退有緩解和治療作用。
艾灸確實有治療失眠的作用,但有幾點需要註意。治療失眠要在睡前施灸。虛證引起的失眠可以通過艾灸治療。如果實在沒時間,可以泡腳治療失眠。有少數人因心氣過強而失眠,不適合艾灸。
艾灸期間,不要隨風著涼,保持平靜的心情。飽餐酒後不宜灸,出汗不宜灸,灸後毛孔擴張,半小時內不宜洗澡,以免感冒。艾灸從來都是循序漸進的,無論是保健還是防病,都需要堅持。如果沒有艾灸條件,可以每天按壓相應的穴位,也有壹定的效果。中醫艾灸博大精深,需要我們中國人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