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也去拜訪過道士,比如蘇州的圓頂山,句容縣的茅山,都是香火之地,道士也不知道如何修煉。另壹個例子是湖北周俊的武當山和山東即墨的靈山。雖然有少數人做修身養性,但是他們所知道的方法都不如我,有很多問題無法回答。這些描述還是正面的,道教衰落嚴重。作為近代道教實踐的先驅,具有不可否認的地位。只是陳攖寧先生晚年患了癌癥,89歲才蛻皮。對於壹個癌癥患者來說,雖然可以說是長命百歲,但可惜的是,他連老去生病都沒有。據陳攖寧先生的弟子胡海牙先生說,他雖然在近百年前就去世了,但仍能長命百歲,只是晚年在病床上,與他所期望的相差甚遠,實在令世人不解。總之,顯而易見的是,世界上大多數人在談論處於生病狀態的仙道時並不認同,但陳老師的做法是有效的,是值得肯定的。客觀來說,陳老師的栽培研究不能說是成功的,但即便如此,作為先行者,也需要給予他最高的尊重,後來者更要努力,不斷進取。
早年聽說陳攖寧先生時很好奇,於是到處搜集相關文章,受益匪淺,壹直很困惑。神仙學那麽嚴格,我就應該在這裏修煉。進了道觀後,回過頭來,只覺得陳先生的路好像不對。現在,我覺得很容易引發爭議。但是,爭議歸爭議,下面不妨聽聽我個人的看法。陳攖寧先生提倡神仙之學,並試圖從道教知識中提取神仙之學。這本來沒有錯,但是在提取的過程中真的提取了精華嗎?陳先生晚年在《道家養生》壹書中開始改變觀點,頗令人遺憾。如果他能早點發現,他就不會在實踐中走上歧途。這不是說怎麽奉承道家,而是在沒有完全理解道家在做什麽的情況下,用道家的手法去修行是盲目的。陳先生有輕視儀式的傾向,但他想了想也沒註意。大部分民間道士做道場的時候經常熬夜,做道場的時候經常吃的不合適,經常不符合養生之道。
而高職院校的人,哪怕再簡單壹點,也能求壹個無病而死,長命百歲的人。為什麽?畢竟,先有明道,再有修道,再有悟道,總是需要先有壹個道。《陰府經》開篇說:觀天之道,觀天之行,窮盡。陳老師神仙體系裏的天在哪裏?按照壹般的理論,無非就是說具體的方法,怎麽打坐,怎麽用意念,怎麽呼吸,怎麽做這個,怎麽做那個,在哪裏?對了,不要拿小小年紀生病當借口。還有廣西農村的兒童肺結核,後來治好了。村子裏到處都是活到100歲以上的人,有80-90歲的,在田裏種地的,也有90歲的,挑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