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苗族中流傳著這樣壹個故事:據說很久以前,清水河是苗族姐妹的天下,那裏住著幾十個聰明、勤勞、美麗的姑娘。他們衣食無憂,過著幸福的生活。唯壹美中不足的是地處偏遠,來的人少,所以早已長大卻壹直沒有結婚。經過討論,他們決定每個人準備飯菜,舉行晚宴,並邀請周圍八個村莊的苗族男孩和他們壹起唱歌跳舞。姐妹聚餐那天,很多男青年從遠方趕來。女孩們熱情地對待他們,男孩們展示他們的技能,唱歌,跳舞,彈葫蘆絲,鬥牛和賽馬。真的很熱鬧。臨別時,姑娘們用繡花手帕包好糯米,送給自己喜歡的小夥子。幾天後,快樂的男孩回到了女孩的村莊,說他們已經歸還了手帕。事實上,他們帶來了許多女孩喜歡的小禮物來表達感謝。從那以後,他們經常來往,互相認識,建立了感情。很快女孩們都找到了自己喜歡的人...從那以後,吃姐妹飯和慶祝姐妹節的習俗代代相傳。現在它不僅是婦女的節日,也是清水河沿岸苗族人民的節日,尤其是青年男女的節日。在節日的前壹天,每個苗族家庭的女孩都會上山采摘野花和野果,慶祝姐妹節。遠道而來的小夥子陪著姑娘們上山,幫忙采摘野花和水果。在活動中,他們互相認識了。
女生把野花和果實的顏色浸出來,把糯米染成紅色和黃色,做成姐妹飯。蒸熟後的糯米五彩繽紛,晶瑩剔透,美輪美奐,軟糯可口。節日那天,家家都吃姐妹飯。姑娘們的心也藏在這妹子飯裏。姑娘們用手帕或籃子包好姐妹餐,送給陪了她兩天的小夥子。年輕人打開米袋。如果妹子的飯上有壹雙紅色的筷子,說明這個女生喜歡他,願意和他交朋友。如果只有壹根筷子,那就是女孩溫柔地暗示小夥子,不要再單戀了;如果妹子的飯上有辣椒、蔥、蒜,說明姑娘不喜歡他,有趣的小夥子要轉移目標了;如果姐妹們的晚餐上有樹葉和松針,那就是告訴小夥子至少還有希望,小夥子要給姑娘買些綢緞或者絲線,加強聯系和了解。
吃過姐妹飯,姑娘們穿著節日的盛裝,和小夥子們壹起看鬥牛、打鳥、唱歌跳舞、打蘆笙、敲木鼓。黃昏後,河邊的草地、沙灘、樹林裏都是年輕人。他們聚在壹起唱歌談情說愛,溫柔動人的情歌悠悠飄來,滿滿的愛之心悄然傳遞。人們玩得很開心,經常通宵達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