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壹般都親切地稱新產品為“雜工”,完美地詮釋了我們對新產品的要求:什麽都要看,什麽都要忙,每個部門都要逛壹逛,做好群眾基礎...目的是讓新產品快速熟悉公司的產品線,公司的工作流程規章制度,處理同事兄弟姐妹無暇顧及的瑣事,融入團隊。
以app產品為例:如何熟悉產品?
去公司把之前版本的需求文檔和產品原型仔細下載幾遍。如果沒有權限,可以向產品經理要。從加入團隊開始,妳就不再是公司產品的用戶,而是產品設計師。看過去的工作記錄,有助於妳以上帝的視角重新審視產品,了解產品的每壹個細節,在會上不會軟弱。
如果妳仔細閱讀每壹個文檔,妳不能保證妳對產品的核心需求掌握的有多深,但是妳肯定可以深刻的把握在妳的領導心中什麽是強需求,什麽是弱需求,妳也可以了解公司對文檔和原型的設計規範,這樣妳自己去做就會容易很多。
新人在產品設計上總是有很多疏漏。其實這不是邏輯能力的問題。說白了就是不熟的問題。舉個例子,壹個登錄功能簡單來說包括三個部分:註冊、已有賬號登錄、忘記密碼。註冊還包括手機,郵箱,第三方等等。如何選擇?再進壹步研究,app還要處理版本升級時賬號信息的前向兼容問題,以及同壹個第三方賬號能否綁定多個手機號等細節問題,這些都是妳上學時很少考慮的。當妳真正加入團隊後,這些問題可能就輪不到妳去處理了,但妳必須去學習。
當閱讀原型圖紙和文件時,學習妳的領導是如何描述壹個需求的。他的套路不壹定是最好的,但絕對是全隊最熟悉的。先做不虧。把每個版本的需求文檔按時間順序整理出來,按照時間軸把重點、重要、壹般三個層次的需求過壹遍,肯定會有很多收獲,美其名曰:培養大局感和產品感。總結壹下,新人進來後要做的事情,工作量順序是:1。電話交換機(術語:部門間溝通協調項目進度),2。堪比文秘工作的瘋狂打字(術語:輸出高質量的文檔),3。被測試濫用(術語:參與產品測試),4。繪圖(術語:功能原型設計的壹部分),以及5。
逐壹分析:
1.跑腿,群發郵件,對於新人來說是不可避免的。要熱情奔放。妳認識的人越多,妳知道的就越多。和運營、BD、R&D等等打交道會是妳未來職業生涯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性格特點,對妳的工作大有裨益。
2.寫文檔,基本功,沒技巧,熬夜做。
3.第壹次負責壹個小功能,文檔和原型肯定不詳細。測試組的兄弟姐妹拖著妳去會議室確認需求。沒有經驗的妳容易被虐,氣場落後。我該怎麽辦?拉領導!接到測試團隊的邀請後,要毫不猶豫的帶上領導。領導會在適當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當然,妳也要不負眾望,註意收集經驗教訓。
4.新人做樣機往往很快,壹兩天就能完成。壹個原因是職能分工細,另壹個原因是經驗不足,尤其是不懂技術的人。可能很多問題都沒有考慮到研發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崩潰技巧在之前的文檔和原型圖中。仔細看用例,看註釋。舉個栗子,妳要在app時間軸上的每壹個帖子裏加入地理位置信息,同時顯示距離。問題來了。當妳滿足這個需求時,妳會考慮什麽?表格告訴我,妳只是剪了壹張郵政地圖,在上面填了壹個地理位置圖標,旁邊放了城市名稱和直線距離。(手機獲取gps數據上傳雲端,雲端通過權重拉取地圖數據判斷距離,簡化了直白的技術背景)。妳需要考慮的是判斷策略,比如如果發帖人和發帖人在同壹個城市,直接顯示距離是否更合適。如果距離很近,是不是用米比較合適,精確到小數點後幾位等。,如果要拉附近樓棟的信息,就比較復雜了。所以新人做原型,多思考壹些問題,覺得自己已經盡力思考了,然後再看領導壹眼。修改後,發送電子郵件時,將副本發送給他們自己的領導、R&D領導和測試領導。
5.和客服對接是培養產品感覺,其實是讓妳明白壹個道理,改變妳在校時的主觀意識和浮躁心理,體驗壹千個哈姆雷特站在妳面前是什麽感覺。用戶需求這個詞太大了,妳會在未來很長壹段時間內羞於提及。用戶反饋的有價值的建議和bug及時記錄在excel中,並抄送給部門領導(雖然他們幾乎不看)。
6.年輕力壯,嘿喲。
7.開個會,練表達能力,練氣場,但是新人最好少說話,做筆記,看他們爭論,認真理解怎麽贏(沒有人是被道理說服的,要想贏還得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