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人的世界裏,沒有容易這個詞,也不應該有庸俗這個詞。
但是,99%的人可能都沒有意識到妳是怎麽壹步步變得庸俗的。
人變得庸俗,其實幾步就夠了。
30歲體重增加。
有壹句話很刺痛人心:不要在愛美的年紀做壹個只會玩手機的胖子。
其實也可以這麽說,如果妳是壹個30歲還只會玩手機的胖子,那就證明妳走上了低俗之路,壹路狂奔。
為什麽這麽說?
很簡單。當壹個人到了30歲,如果他超重,他的身體管理就會失敗。除了少數幸福家庭帶來的“幸福胖”,大多數時候,對應的其實是自制力的缺失。
妳喝很多酒,整夜不睡。妳寧願放縱自己的食欲,也不願流汗運動。
因為會,因為無拘無束,身體像氣球壹樣膨脹。
馬丁說,我從沒見過人們每天從早到晚拖著疲憊的身體空空蕩蕩孤獨地回家。
所以妳的空虛,孤獨和寒冷,肥胖,基本上都是吃飽了閑著,生活卻在走下坡路。
人的庸俗是從發胖開始的。
讓妳的生活變得清晰。
林語堂先生曾經寫過壹篇文章,批判社會十大惡俗。
十篇文章中,有三篇其實是講拜金主義的。
分別是:腰上十便士會讓衣服格格作響;給個小恩小惠,就會廣而告之於大眾;當壹個借款人負債時,他看起來像壹個乞丐,但當他被要求時,他看起來像壹個國王。
可見,過多地談論金錢,把所有的生活都貨幣化,顯然是這個世界崩潰和庸俗的標誌。
妳需要努力工作來賺錢。只有這樣,妳才能踮起腳尖,觸摸到妳想要的生活和階層。
但有兩種態度應該警惕。
第壹,稍微有錢壹點,就覺得什麽都能買,忘記了所有的社會規則和底線,成為開奔馳的下等人;
第二,囊中羞澀,給不了家人最普通的生活,卻又鄙視金錢。
尤其是前者,生怕世人不知道自己有錢,助人為樂如同施舍,輕佻輕浮。
當妳朋友圈裏的著名LOGO比妳的臉還大的時候,妳其實是低俗的。
在才華橫溢的年紀。
拼寫面值
下午,我看了張丹丹知名主持人的微博,我同意她的感嘆。
他說的是,“到了靠本事吃飯的年紀,就不要再靠臉吃飯了!”
換句話說:
隨著年齡的增長,請試著靠自己的實力和專業精神與世界對話。
不要試圖在職場上混日子,也不要以為很多問題靠外表和顏值就能解決。
在我老婆的公司,有壹個女同事,40多歲了,工作中經常出錯。然而,每當她遇到問題時,她並不全力以赴去解決。她總是在領導辦公室撒嬌,甚至為了蒙混過關而掉眼淚。
這幾乎成了辦公室裏最大的笑話。
美好的生活永遠不能撒嬌可愛,美好的面容卻能讓妳壹直自責。
如果我們說生命有出現的順序。最終,只有妳內心的強大,才會決定妳人生的高度。
庸俗的人生,往往分不清這個先來,那個後來。
把看朋友圈誤認為讀書。
作家李月亮曾經講過壹個故事。
她姐姐去相親了,對方是私企老板,條件不錯,就是學歷有點低。
但整個約會過程中,老板都在強調自己熱愛學習,壹直在學習。
女士要求他讀什麽書?老板回答說,他每天看朋友圈,研究養生大法和黃黑段子。
李月亮哭笑不得,說他只是假裝愛讀書。
如果壹個人錯誤地把看朋友圈當成讀書,那麽這個人壹定是低俗的。
因為他不知道什麽是讀書,也不相信讀書有用。
我不否認有些人壹輩子不讀書也活得很好。
但讀書必須有壹個功能:讓妳成為少數,讓生活變得更有可能。在妳的氣質裏,藏著妳走過的路,讀過的書,愛過的人。
淺薄庸俗的人會把只有封面的書放在書架上,把自己的朋友圈當成壹切真實和專業的源泉。
只有真正有文化有氣質的人,才能洗去鉛華,有不壹樣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