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房子幹燥怎麽辦?教妳幾招增加空氣濕度。
壹、冬天室內幹燥怎麽辦?
1,濕拖把拖地
首先,每天至少用幹凈的濕拖把拖地兩次,這樣不僅可以除塵,還可以增加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水分快速蒸發,可以有效增加室內空氣濕度。如果是木地板,不要直接用濕拖把擦地板。最好先用吸塵器把灰塵吸掉,再把拖把擰幹擦地板,這樣可以防止過多的水分滲入木地板,導致發黴腐爛。
2.在室內放壹盆水。
這是增加空氣濕度最簡單的方法。把水放在取暖器旁邊,水會蒸發得更快,室內的濕度會很快得到改善。
3.在暖氣上放壹條濕毛巾。
其次,在暖氣上放壹條濕毛巾,也可以在暖氣散熱的時候,隨著濕氣增加空氣濕度。有條件的可以在暖氣上放壹個水槽,效果更好。或幹濕衣物、毛巾等。室內改善空氣濕度。
4、壹盆水和壹條濕毛巾
還是放壹盆水,但是上面放壹條濕毛巾。毛巾壹半浸入水中,壹半暴露在水中。臉盆裏的水和空氣接觸面積小,所以蒸發慢。貼上濕毛巾後,接觸面變大,加濕效果自然好很多。而且毛巾能不斷從盆裏吸水,不容易幹。
5.利樂包枕法
利樂包枕法是將通常包裝完畢的牛奶利樂包枕的包裝剪下,裝滿水,壹個壹個放入加熱倉中。這樣,利樂包枕頭裏的水就會隨著暖氣的蒸發而進入空氣中。
6.使用加濕器
在臥室和客廳使用加濕器可以快速增加空氣濕度。但人與加濕器的距離不能太近,最好保持1-2米左右的距離。使用加濕器時,壹定要每天換水,每周清洗壹次,否則容易滋生病菌,引起呼吸道感染。
7.中藥護鼻潤喉
將適量菊花、蒲公英、辛夷加水煮沸,取適量藥汁用清水稀釋後加入加濕器,關好門窗,使水蒸氣在室內擴散。中藥的清熱解毒、芳香開竅的作用,除了加濕空氣外,對緩解幹燥性鼻炎、咽炎也非常有益。
8.把果皮放在加熱器上。
我們平時吃橘子和柚子,不要把果皮扔掉。這些果皮含水量大,放在暖氣上也能起到壹定的加濕作用,還能散發出清香的水果香味,凈化空氣。
9、經常開窗通風。
壹般來說,室外空氣的濕度相對高於室內空氣的濕度。壹般來說,早上十點左右開窗,改變室內空氣流動。冬天冷,但每天開窗換氣不應少於兩次,每次不少於15分鐘,最多30分鐘。
10,盆栽植物
在室內多養些綠色植物也是個不錯的主意。比如“吐”氧氣的仙人掌類植物,在夜間可以呼出氧氣,在清新空氣的同時,可以讓房間感覺濕潤溫和;大葉綠植如吊蘭、巴西木、發財樹等可以從葉片中蒸發更多的水分,增加室內濕度;富貴竹、百合、水仙等觀賞綠植也有很好的“消毒”功能。
11,放魚缸
另外,養魚不僅陶冶情操,還能讓室內環境更加優美。魚缸裏的水也有助於加濕空氣。可以在客廳放壹個開口較大的魚缸,既滋補,又能調節濕度。魚缸潮濕,容易滋生黴菌,最好不要放在臥室。
12,窗戶開了壹條縫睡覺。
此條適用於南方,北方切不可效仿。俗話說,睡覺的時候頭不會凍腳,會活到老,所以不要把頭縮在被子裏,但是腳壹定要保暖。窗戶有縫隙,正好!但是不要開太猛,被風刮到就不好了。就壹點,就壹點。
二、幹燥對身體的危害
1,容易造成細菌的傳播。空氣幹燥是浮塵和懸浮顆粒增多的主要原因,而細菌不能單獨存在,往往附著在灰塵上。老人和小孩身體抵抗力弱,容易受到細菌和病毒的侵害,而溫暖幹燥是很多病毒和細菌滋生傳播的最佳環境。
2、容易造成身體水分過度流失,感染疾病,加速衰老。在幹燥的環境中,我們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都會感到口幹舌燥,肌肉緊張,情緒低落。尤其是女性,皮膚的肌纖維是由大量的水溶性膠原蛋白組成的。當它幹燥時,肌肉纖維由於快速脫水而收縮。久而久之,肌肉纖維可能會斷裂,皮膚會出現不可修復的皺紋,出現衰老。南方人皮膚比北方人好的原因是空氣濕度不同。
3.幹燥的空氣環境容易使家具、樂器等木質結構開裂變形,也容易產生靜電引起身體不適,損壞電腦和電器。潮濕的空氣可以讓人保持活力,延續美麗的青春。
冬天房子幹燥怎麽辦?教妳幾招增加空氣濕度。
三、空氣幹燥應該吃什麽?
1,水果養生
秋天幹燥的氣候常常使人感到鼻子和喉嚨幹燥。這時,如果能吃壹些能解渴潤喉的水果,會感到神清氣爽,心情舒暢。
梨和甘蔗是這個季節的保健和藥用水果。中醫認為,梨具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除燥的作用,最適合冬春季發熱患者食用。尤其適用於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幹咽痛、大便幹燥。梨還有降血壓、清熱、安神的作用。
甘蔗有滋補清熱的作用,營養豐富。作為提神補品,對低血糖、大便幹燥、小便不利、惡心嘔吐、虛熱咳嗽、高熱煩渴等有壹定療效。勞累過度或餓暈了的人,只要吃兩根甘蔗,就會提神。但由於梨、甘蔗性寒,不適合脾胃虛寒、胃痛的人食用。此外,適合秋冬食用的水果還有蘋果、香蕉、橙子、山楂等。
2、茶葉調理法
用茶治病簡單方便,既能養生又能治病。近年來,茶葉的營養成分和藥理作用不斷被發現,其保健功能和防病功效得到肯定。在秋季,如果能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將有利於增進健康,增強體質。
(1)蘿蔔茶
白蘿蔔100g,茶葉5g,鹽少量。先將白蘿蔔洗凈,切片煮熟,加少許鹽調味(不加味精),然後用水泡茶5分鐘後倒入蘿蔔汁中服用,每日兩次,不限時間。具有清熱化痰、理氣開胃的作用,適用於咳嗽痰多、食欲不佳者。
(2)江蘇茶葉
生姜3克,紫蘇葉3克,生姜切成細絲,紫蘇葉洗凈,用開水沖泡10分鐘喝茶。壹天2劑,早晚1劑。具有祛風散寒、理氣和胃的作用,適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或惡心、嘔吐、胃痛、腹脹等胃腸不適。這個方子是涼茶,味道少而精,實用簡單。
(3)銀耳茶
銀耳20克,茶葉5克,冰糖20克。先將銀耳洗凈,用水和冰糖燉煮(不要用綿白糖);將茶葉浸泡5分鐘,取汁加入銀耳湯,攪拌均勻即可服用。具有滋陰降火、潤肺止咳的作用,適用於陰虛咳嗽。
(4)橙紅茶
橘紅3-6克,綠茶5克。用開水沖泡,然後放入鍋中蒸20分鐘後服用。每天隨時喝1劑,可潤肺化痰;理氣止咳之功,適用於秋季痰多而黏稠的咳嗽。
3、粥養生
適當吃粥可以和胃健脾,潤肺生津,滋陰清燥。煮粥時加入梨、蘿蔔、芝麻等藥食同源的食物,有益肺潤燥的功效。
(1)梨粥:梨2個,洗凈,帶芯切碎,加粳米100g,水煮。因為梨有很好的潤燥作用,可以用來煮粥,也可以作為秋季的保健食品。
(2)芝麻粥:芝麻50克,粳米100克。先將芝麻炒熟,磨成細粉。粳米煮熟後,拌入芝麻。適用於便秘、肺燥、咳嗽、頭暈。
(3)胡蘿蔔粥:用植物油炒胡蘿蔔,加入粳米100g,煮成粥。因為胡蘿蔔中含有胡蘿蔔素,被人體攝入後可轉化為維生素A,適合皮膚幹燥、嘴唇幹裂的人食用。
(4)菊花粥:菊花60克,粳米100克。先將菊花熬湯,再煮成粥。對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幹,目赤腫痛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同時對心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