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為什麽五臟調節得好,健康長壽?

為什麽五臟調節得好,健康長壽?

脾養生之道

脾在五行中屬於土,是人體氣血的“生產工廠”。其生理功能是“主運化”,即把食物消化成營養物質(即氣血),並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

歷代醫家都非常重視脾的養生作用。《黃帝內經》指出:“脾為後天之本,是運化氣血的主要來源。”這意味著脾是人體健康的“後天之本”,是五臟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功能也與人的情緒密切相關,想多了會傷脾。比如三國時期諸葛亮54歲去世,就是因為勞累過度,思慮過度,導致氣血不足而死。

中醫有個了解人體氣血盛衰的絕招,就是觀察嘴唇的顏色。因為脾開於口,所以嘴唇的顏色代表了氣血的盛衰。如果嘴唇顏色蒼白或無光澤,說明脾氣不足,所造氣血不足。這個人多半是氣血不足。

脾系統異常常表現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後腹脹、惡心、嘔吐、打嗝、燒心、腹瀉和便秘、胃炎、胃腸潰瘍等癥狀。我們可以通過這些癥狀的有無來判斷脾胃功能是否良好。如果出現這些癥狀,說明脾胃系統出了問題,那該怎麽辦呢?

中醫根據天人合壹的五行養生文化,認為色黃、味甘、虛的讀音都與脾胃有關,屬於脾土系統,可以調理和補充脾胃之氣。所以脾胃不好的人要穿黃色的衣服,房間的顏色可以更黃壹些。飲食上多吃黃色和甜味的食物,如小米、紅薯、玉米、南瓜、大豆等,都是滋補脾胃的佳品。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虛”這個音也有助於脾胃的功能。聲音可以治病,是不是太玄乎了?其實壹點都不神秘。中醫的音韻養生類似於西醫的音樂療法。《史記·樂書列傳》說:“樂者,動蕩血液,循環精神。”可見聲音確實能反映壹個人的身體狀況,也能促進疾病的康復。

還有調理我們體內脾胃的力量。比如民間有句話叫“每天按摩足三裏,相當於吃了壹只老母雞”,意思是經常拍打足三裏穴,可以增強脾胃運化功能。除此之外,還可以做腹式呼吸、揉腹或下蹲,強化脾胃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