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脆、甜、酸、鹹的零食,如話梅、太妃糖、巧克力,都是孩子們喜歡的食物。往往正餐不吃飯,這些食物不離口。結果孩子越吃越瘦。時不時吃零食,必然導致腸胃休息不足,消化液分泌減少,引起腸胃功能紊亂。同時,如果甜食吃多了,糖分很容易在腸道內發酵產氣,會讓胃有飽腹感,食欲也會受到很大影響。這樣,孩子就處於壹種看似吃飽但又不飽的饑餓狀態,所需營養不足,阻礙了正統派的成長。另外,吃零食壹定要用手,有時候會因為手不幹凈而感染疾病,比如急性腸胃炎,腸道蠕蟲。這種情況下,如何保證孩子每天的營養?當然,這些零食也不是絕對不能給孩子吃,關鍵是要適量及時。飯後用壹些甜食是可以的,但是量要小,頻率不要太多,不能靠零食過活。
餓了就吃。
繁忙的工作,繁雜的事務,讓很多人不按時吃飯,相當壹部分人不吃早餐是因為“不餓”。其實食物只在胃裏停留4-5個小時,感覺餓的時候胃就已經空了。此時,仍然空空如也的胃黏膜會被高酸性的胃液“自我消化”,引起胃炎或消化性潰瘍。飲食規律,營養均衡,是養生保健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
只有當妳口渴的時候才喝水。
有相當壹部分人平時不喝水,渴了才喝水,尤其是青少年和“大忙人”他們因為體內缺水而無法解渴。這時候再補水就來不及了。水對人體新陳代謝比食物更重要。每個成年人每天大約需要喝1500ml的水。早上或者飯前1小時喝壹杯水大有好處,不僅可以清洗胃腸道,還可以幫助消化,促進食欲。經常飲酒的人便秘和尿路結石的患病率明顯低於不經常飲酒的人。
只有累了才休息。
很多人誤以為累是應該休息的信號,其實是身體已經相當疲勞的“自我感覺”。這個時候,休息也來不及了。過度疲勞容易因過度勞累而崩潰,降低人體免疫力,使疾病乘虛而入。無論是腦力勞動者還是體力勞動者,在連續工作壹段時間後,都應該適當休息或調整。
只有困了才睡覺。
困倦是精神疲勞的表現,妳不應該等到那時才去睡覺。按時睡覺不僅能保護大腦,還能提高睡眠質量,減少失眠。人壹生中大約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是代謝活動中壹個重要的生理過程。只有養成規律睡眠的習慣,保證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7小時,才能維持睡眠中樞生物鐘的正常運轉。
只有在妳著急的時候。
很多人只有在排便明顯的時候才去上廁所,甚至會覺得莫名其妙,寧願憋著,對健康危害極大。尿液在體內停留時間過長,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充盈過度,糞便和尿液中的有毒物質會被人的體重吸收,從而可能導致“自我中毒”。所以要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尤其是早上排便,以減少痔瘡、便秘、大腸癌的發生。
只有在生病的時候才治療。
疾病要以預防為主,其他疾病已經對身體造成了傷害。疾病來了,就有信號。比如,人們常說亞健康是疾病的前奏。平時要加強鍛煉,提高抗病能力。如果覺得自己身體亞健康,就要引起重視,把疾病扼殺在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