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的首相俾斯麥怎麽了?
1888年,威廉二世繼位,在許多問題上與俾斯麥意見相左,在俾斯麥殘酷的權力鬥爭中逐漸心灰意冷。1890年,75歲的俾斯麥向威廉二世遞交辭呈,正式退休。1898 83歲的奧托·馮·俾斯麥在家鄉莊園去世,閑暇之余完成了回憶錄《思考與回憶》。雖然在後來的政治生涯中統壹了德國,但鐵血宰相俾斯麥還是要面對很多內憂外患。國內問題就國內問題而言,首先在1871到1877的“文化鬥爭”中,與教廷互相攻擊,最後以互相妥協告終。然後在1878,他馬上開始“圍剿左派”,頒布非常法打壓社民黨。但與此同時,他也制定了很多保護勞動者的措施,使德國成為世界上第壹個有勞動立法的國家,雖然很多都是表面的。外交問題在外交問題上,俾斯麥自德國統壹後就不希望有任何對外戰爭,讓德國休養生息,培養國力。所以不像其他歐洲國家,他沒有大量掠奪殖民地。但他擔心法國報復,於是采取結盟政策,孤立法國。壹是1873年與奧匈帝國、俄國締結“三皇同盟”。但1879年,俄國因與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利益沖突而退出,俾斯麥隨即與奧地利重訂盟約,史稱“德奧同盟”。但俾斯麥擔心俄國會轉投法國,於是在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險條約。1882年與意大利、奧匈帝國簽訂三國同盟。1877年,俄土戰爭爆發,俄國打敗了土耳其,簽訂了《聖斯特凡諾條約》,但這損害了英法等列強的利益,於是列強請沒有參與的俾斯麥出面調停。結果1878年,柏林會議在柏林召開。在會議中,他偏袒奧地利,但表面上保持中立,這讓俄羅斯成了大輸家。結果德俄關系惡化,俄國退出了三皇聯盟。這些問題壹直困擾著俾斯麥在位後期,甚至讓他感到坐立不安。本段編輯3月9日退政1888。威廉壹世死了,他的兒子弗雷德裏克?6?1威廉繼承王位,被稱為腓特烈三世。然而他在即位99天後就去世了。結果,他的兒子威廉二世在29歲時繼承了王位。這位年輕氣盛的皇帝不願意被俾斯麥控制,所以在很多問題上與俾斯麥意見相左。當時俾斯麥73歲,執政26年。結果,在壹系列的權力鬥爭中,俾斯麥漸漸明白了死兔烹狗的道理,心灰意冷。3月1890,他向威廉二世遞交了辭呈,正式退役。俾斯麥死後,奧托·馮·俾斯麥住在漢堡附近的弗裏德裏希斯·盧莊園,寫下了他的回憶錄《思考與回憶》。終於,1898年7月30日,舉世聞名的鐵血宰相俾斯麥悄然離世,享年8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