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鑷子取出旺盛柔軟的胼胝,放入三角瓶中,輕輕捏碎。每100ml三角瓶中裝有10~15ml滅菌MS培養基,每瓶接種1~1.5g愈傷組織,保證初始培養有足夠的細胞。
2.將接種過的三角形放在旋轉搖動器上。在65438±000轉/分、25~28℃的條件下進行搖瓶培養。
3.培養6~10天後,若細胞增殖明顯,可在培養瓶中加入10ml新鮮培養基,必要時用大口吸管將培養物分兩瓶繼續培養。(如果細胞沒有明顯增殖,可能是起始材料不合適,應考慮在旺盛增殖期重新接種愈傷組織)。可以進行第壹次繼代培養。
4.懸浮培養的過濾:按“3”法傳代培養幾代後,培養液應主要由單細胞和小細胞團組成(不超過20個細胞)。如果還含有有效的大細胞團,可以用適當孔徑的金屬網篩過濾,然後將過濾後的縣內漂浮細胞繼續培養。
5.細胞計算。取壹定體積的細胞液,加入兩倍體積的8%三氧化鉻(CrO3),置於700℃水浴中65438±05分鐘。冷卻後,用移液管反復吹細胞懸液,使細胞充分分散。混合後,取壹滴縣液,放在血細胞計數板上計數。
6.制作細胞生長曲線:為了了解縣城漂浮培養細胞的生長動態,可采用以下方法繪制生長曲線:
(1)新鮮稱重法
在傳代培養的不同時間,離心收集壹定體積的懸浮細胞培養物,稱重細胞鮮重,以鮮重為縱坐標,培養時間為橫坐標,繪制鮮重的生長曲線。
(2)幹稱法。
稱重鮮重後,可將細胞幹燥,然後稱重幹重。以幹重為縱坐標,培養時間為橫坐標,繪制細胞幹細胞再生曲線。
以上兩種方法需要每兩天取樣壹次,* * *七次,每個樣品重復三次。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沒有新鮮的培養液被換入培養瓶中。
7.細胞活力的檢查。對於初學者來說,經常需要檢測活細胞的比例。在培養的不同階段,可以吸取壹滴細胞液放在載玻片上,滴壹滴0。用1%苯酚藏紅花溶液(用培養基制備)染色,並在顯微鏡下觀察。有幾個活細胞是不著色的,而死細胞很快就被染成紅色。也可以用0。用1%熒光二乙酸鹽溶液染色,所有活細胞在紫外光的誘導下都會呈現藍色熒光,有經驗的操作者可以根據細胞形態和胞質循環來判斷細胞的生死。
8.細胞再生能力的鑒定:為了知道懸浮培養的細胞是否還有再生能力,可以將培養的細胞轉移到瓊脂固化的培養基上,使基部再次形成愈傷組織,然後在分化培養基上誘導植株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