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古代帝王誰長壽?

古代帝王誰長壽?

長壽的皇帝有乾隆皇帝(89歲)、梁武帝孝嚴(86歲)、女皇帝武陟(82歲)、宋高宗(81)和元世祖(80歲)。

1,乾隆皇帝

愛新覺羅洪禮(1711九月二十五日-1799二月七日),清朝第六位皇帝,是北京定都後的第四位皇帝。

年號“乾隆”意為“天道昌盛”。在位60年,繼續講政治,實際行使最高權力63年零4個月。他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皇帝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著名的皇帝。乾隆年間,清朝達到康雍盛世以來的最高峰。在康雍武功的基礎上,進壹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壹,進壹步發展了社會經濟文化。

乾隆註重社會穩定,關心人民,五次免天下錢糧,三次免八省糧,減輕了農民負擔,保護了農業生產,充實了清朝國庫。

乾隆六十年(1795),乾隆皇帝禪位於第十五子。嘉慶四年(1799二月七日)正月初三,嘉慶死於養心殿,享年89歲。

殿號高宗,謚號法天龍運至誠悟身,施溫粉,聖凈帝吳孝,葬於清東陵裕陵。

2.梁武帝·蕭炎

梁武帝·蕭炎(12,464-549年6月),南蘭陵縣武進縣李東成人,南北朝時期(502-549年在位)梁王朝的創始人。

出生於蘭陵蕭氏家族,是西漢丞相蕭何的第二十五孫。南齊時期,蕭炎厭倦了在永州做官,其間曾兩次參加抵抗北魏,頗得齊明帝寵愛。

永元二年(500年),起兵攻東亂的侯蕭寶娟,稱帝南康王蕭寶榮。次年,建康被攻占。中興二年(502),接受蕭寶榮“禪位”,建立南梁。

在統治初期,蕭炎仍然能夠關註政務,糾正自宋齊以來的各種弊端。為了控制郡縣,他采取了更換異己、任用親信、打擊的政策。

但是,對於貴族家庭,蕭炎壹改先例,盡可能恢復他們受尊重的地位;他還寬大處理宗室,授予國王真正的權利。蕭炎在位48年,為南朝帝王之首。

在位後期,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懶於政事,沈迷佛教。泰慶二年(548年),“侯景之亂”爆發,蕭炎被囚禁,死於建康臺城,享年86歲。謚號為高祖的武帝葬於靈修。

3、女皇帝吳彪

武則天(65438+16年2月,624-705),本名武zhào,溫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壹的正統女皇帝(690年至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82歲)的皇帝之壹,與呂後壹起被稱為漢代的“呂武”。

武則天是荊州刺史武士彟的二女兒。十四歲進入後宮,是唐太宗的才人,被封為“武媚”。唐高宗被封為昭儀,後為皇後,被尊為“天後”,與高宗並稱“雙聖”。高宗死後,他成了唐中宗和唐睿宗的皇太後。

天授元年(690),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建立武周。武則天統治前後,唐朝宗室被大肆殺戮,“酷吏政治”興起。

但她“觀察力敏銳,善於判斷”,權力較大,能用人,所以才使人才輩出。還重獎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才。晚年逐漸奢靡獨斷,漸漸腐化墮落。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重,宰相張建誌發動“神龍革命”,支持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中宗復辟唐朝後,被尊為“天帝”。

同年11月,武則天在商鞅宮病逝,享年82歲。中宗遵照他的遺願,改名為“澤天大聖皇後”,以皇後的身份葬在甘陵。後來成為“天順聖皇後”。

4.宋高宗

宋高宗·趙構(165438+2007年6月12日~ 1187 65438+10月9日)出生於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市)。宋朝第十任皇帝,南宋開國皇帝,宋徽宗·趙霽的第九子,宋欽宗·趙桓的弟弟。

大觀元年(165438+2007年6月)五月,生於宮中。他天生聰明,博學多聞,記憶深刻,崇拜督學,任命我們的軍官。靖康之變後,金兵俘虜了父親宋徽宗和弟弟宋欽宗,滅亡於北宋。

康王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市)建立了南宋王朝。在位期間,迫於形勢和民心,任命嶽飛、韓世忠等鷹派將領對抗金軍。

重用和平派的黃千山、汪伯彥、王倫、秦檜等人,壹味總結,處決嶽飛,罷免戰爭派的李剛、張軍、韓世忠等大臣。

紹三十二年(1162),禪位趙昚,皇太子,尊稱“瑤光壽聖仙,天體,仁,仁,誠,德,昌通武威文少燁。”

惜春十四年(1187),死於德壽宮,享年81歲,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長壽皇帝之壹,謚號“聖神武文小閑皇帝”,寺名高宗。

宋光宗邵熙第二年(1191),奉“文昭仁皇帝之孝,命為復興神武而鞠躬盡瘁”。

5.元世祖

博爾濟吉特旗忽必烈汗(1215 —1294),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元憲宗,托雷的第四個兒子,國家的監督者。蒙古的最後壹個可汗,也是元朝的第壹個皇帝。蒙古語尊稱“雪禪可汗”。

1251年,蒙哥任命忽必烈為丞相,他駐紮在南方的首都之地。先後任理政官、漢族儒生邢州,並在汴梁設策部,整頓河南(今洛陽)軍政,平定唐、鄧之地,收到積極成效。

1253年被京兆(今陜西Xi安)授地。同年,忽必烈奉命和兀良合臺壹起遠征大理。1258年,孟戈攻打南宋,任命忽必烈為東路軍將軍。

1259年9月,蒙哥死於賀州前線。1260年三月,忽必烈被壹些國王推,即可汗位於開平,建立了中原。忽必烈依靠漢朝雄厚的人力物力,出兵擊敗阿裏不哥。

1271年(至元八年),取《易經》“大哉甘源”之意,開國號為大元,定大都為定都。1274年(至元十壹年),伯顏奉命伐宋。1279(元十六年)終於消滅了流亡在雅山的南宋殘余勢力,完成了全國的大統壹。

全國統壹後,忽必烈重用回民阿合瑪。阿合瑪從中國統壹之初就掌管中央財政,多方尋找,權力越來越大。阿赫瑪之後,獨擅政事。

1282年(元十九年)期間,阿合瑪被殺事件多發生在和高和尚身上。此後,忽必烈先後擔任過魯和桑格掌管財政,均以失敗告終。

同壹時期,忽必烈出兵日本、安南、占城、緬甸、爪哇,均告失敗。但在抵禦海都、杜窪等西北諸王的侵擾和東北諸王乃彥的叛亂方面有壹定的積極作用。

1294年(至元三十壹年),忽必烈病死。

百度百科-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