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毛蘅之子牛膝是中國古代詩歌“毛詩論”的老師。曾為西漢獻王大夫,又名“小毛公”。
3.邢辛(538),北魏河間人。這個詞很清楚。他是《興新集》的作者。
4.劉德(公元前130),漢景帝之子蜀,武帝同父異母之弟,謚號“獻王”。
5.張衡(公元78-139),字,南陽人,東漢著名天文學家。他初入永和,著有《四愁》等詩。今有《張合簡集》。
6.紀昀(公元1724-1805),河間府(今滄縣崔二莊)人,人稱“紀河間”。禮部官員、大臣、王公。他是《四庫全書》的主編,著有《嶽薇草堂筆記》,其中保存了紀文達的官方文集。
7.劉長卿(公元709-786年),河間人。有劉隨舟的詩。
8.劉蘇皖(約1110—1200),本名處士,河間劉守仁,人稱“劉河間”。晉代醫學家,傷寒學派創始人,著有《蘇文玄寂原發病型》、《黃帝蘇文選明論方》等十余部著作。
9.馮(公元1859-1919),華府人,河間人,北洋軍閥主要將領。1916年6月,國民議會選舉他為中華民國副總統,後代理總統。
10,郭鳳輝(公元1898-1973)也是壹位著名的文學家,名惠庭,名黑祿,河間人,著有《郭鳳輝書畫集》等。
11,勾踐夫人(前?-87年前),姓趙,漢武帝東遊河間,選入宮中。因為住在“勾踐宮”,所以被稱為“勾踐夫人”。
12、詹子謙(約公元550-604年),隋代傑出的畫家。後人稱他為“唐畫之祖”。
13,張赫(?-231),河間張合,三國時期著名的曹魏。
14,左敬祖(?—?),字孫千。清順治六年(1649),關翰林中考第壹名。後為都察院左副都。他寫了《四書臨摹集訓》等。
15,馬禮堂(1903——1989),原名馬步舟,河北河間市馬虎升村人。生前為中國文化學院導師,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名譽理事,中國體育科學協會武術研究會首屆會員,中山健身俱樂部導師,湖南馬王堆氣功學院顧問、教授,北京大學氣功武術協會名譽會長,健康科學研究所名譽所長,兼任陜西、吉林、河南等13個省市氣功顧問。1989於5月20日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7歲。
16,劉瀏(1914-1977)河間市尊祖莊鄉後念祖村人,《火金剛》作者。
17,李國勝(1939-)河間沙窪鄉後宮村人。1939年7月生於北京,現為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曲藝家協會北京分會理事,國家壹級演員,北京曲藝團相聲演員。
18.馮鞏(1957 12.6-),原名馮明光,馮曾孫,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相聲演員,師從相聲大師馬季。現為中國廣播藝術團團長,北京表演學院客座教授。國家壹級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民革中央委員,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壹屆、第十二屆常務委員會。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委員,民革中央常委,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廣播藝術團藝術總監。參加第28屆春晚是登上春晚次數最多的相聲演員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