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運動器材簡單,便於攜帶,易於掌握,室內室外皆可。可用於增強背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和小腦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醫學專家壹致認為,中老年人鍛煉的目的應該是健身,目標是提高身體耐力。堅持是最重要的。
所以,快走、慢跑、遊泳、打乒乓球、羽毛球、秧歌、健身舞、爬山、踢毽子、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條件來選擇。
其中,快走或快走是中老年人最提倡的運動。
它的秘訣是“擡頭挺胸收腹,雙手松開,大步走”。這種姿勢使人的肩、頸、腰、臀、膝、踝、肘的大部分肌肉、韌帶、骨骼和關節活動。
即使老年人或髖膝關節有輕度不適,經醫生診斷後,如有可能,可以雙手拄拐杖行走,既減輕了雙下肢的負擔,又增加了上肢的鍛煉,使四肢平衡發力,鍛煉全身。
並且各種運動都建議按照有氧運動“1357”的原則進行。
“1”表示每天最好運動1次,“3”表示連續有氧運動不少於30分鐘,“5”表示如果不能每天堅持有氧運動,每周不應少於5天,“7”表示運動量,即前面提到的170減去年齡=最高運動心率。
適當的有氧運動使人感到中度的氣短和心慌,但仍能完整地說壹句話,而不是上氣不接下氣。否則就是運動量或運動強度不足,或者他們運動過度。
擴展數據
①中老年人運動風險,心腦血管意外最致命。
“對於老年人來說,不提倡把長跑、馬拉松作為主要的運動健身項目。”譚寧提醒,即使是上述長跑沒有問題的老年人,也應該每隔壹兩年減少壹次跑步裏程,而不是永遠跑那麽遠。
這是因為血壓通常隨年齡增長而升高,即使不考慮運動因素,中老年人也是高血壓和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所以,男性55歲以上,女性絕經後,醫生建議,即使沒有自覺異常,在體檢時也要多註意血壓、血管硬化、狹窄等情況。
考慮到運動可以使人體血壓升高,這是由人體的應激功能決定的。當出現高血壓、冠心病等問題時,運動時血壓可能會飆升。
此外,人體在運動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血液、氧氣和能量供應,增加了心腦血管疾病的負擔。在多種危險因素的作用下,可能導致最致命的心腦血管意外,如心肌梗死、腦血管梗死、腦出血等。
②中老年人要想增強腦力,每周只需鍛煉45分鐘。
澳大利亞最新研究發現,50歲以上的人如果想增強腦力,每周只需要鍛煉45分鐘,無論是適度有氧運動、阻力運動還是太極。
堪培拉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最新壹期的《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上說,他們分析了39項關於鍛煉對50歲以上人群大腦健康影響的研究數據。
發現“體育鍛煉能顯著改善50歲以上人群的認知功能”,提高思維敏感度、決策能力和記憶力,鍛煉形式不限於有氧運動。
之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遊泳、騎自行車、慢跑等有氧運動對腦力的影響。
這壹次,研究人員首次證實,俯臥撐、舉啞鈴等阻力訓練也可以延緩中老年人的認知下降,而太極、瑜伽等相對舒緩的運動也可以提高腦力,更適合那些不方便劇烈運動的中老年人。
領導這項研究的約瑟夫·諾西說,即使壹周鍛煉壹兩天,也能有效增強腦力。
他說,鑒於運動的好處,醫生應該把運動作為壹種預防醫學,幫助中老年人保持大腦活躍。(新華社特稿)(王)
人民網-有哪些最適合老年人的運動?
人民網-中老年運動不要逞強?妳應該知道這些致命的風險。
人民網-中老年人想增強腦力?每周鍛煉45分鐘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