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入酒》
也許,在歷史上,劉玲是唯壹壹個因為飲酒過度而留名的人。
我見過壹種酒,河北特曲,叫劉伶醉。
用劉玲的名字給酒命名更合適。愛酒的人,不敢被這個名字陶醉。
劉玲是東晉著名學者,竹林七賢之壹。
史稱“醉侯”。
晚上讀《世說新語》,讀到壹個關於劉玲的小故事,我忍不住笑了。
其實喝酒也不是不可以。喝多了,變成“酒鬼”。或者爛醉如泥,不禮貌吧?
作為壹個女人,我為劉玲的妻子感到難過。文章中有“病酒”壹詞,說明劉玲因飲酒過量而引起身體不適。
任何過猶不及的事情都會向相反的方向發展。的確,這樣不利於健康,也是對家庭的不負責任。
劉玲的妻子“嗚咽”不起作用。之前壹千遍壹萬遍的勸阻,然而都是充耳不聞。
這次是“向神獻酒肉”,在“神”面前宣誓。按理說是有希望“禁欲”的。
然而,劉玲說,“劉玲是以酒的名義誕生的。註意不要聽信女人的話。”
而且,大吃大喝,很快就醉了。
真的是“絕癥,無藥可治。”
想想看,劉玲的妻子,只能暗暗哭泣,無可奈何。
這樣的人可能要靠“酒”來養,離不開酒。
現在說起劉玲,我想起壹個典故“鹿車裝蓮子”,我也是壹起說的。
據說那時候,劉玲總是乘坐公共馬車外出。
世界上有52種這種“鹿”,包括馬鹿、馴鹿、長頸鹿、麋鹿和梅花鹿。
我們無法想象,也無處可尋,劉玲坐在壹只什麽樣的鹿身上?我們來猜猜是梅花鹿(多浪漫)。
他總是端著酒,隨時喝酒。
坐在鹿車上,後面總有壹個仆人。看起來家庭情況不錯,不要錢也不要酒。
這個拿著鏟子的仆人。
用劉玲的話說,“死後埋葬我”。
喝到這種程度,天下無雙。
寫到這裏,該結束了。突然想到女朋友連翹講的壹個老故事。
和酒有關,就順便說說吧。也許也是對那些愛喝酒的人的壹種警示。
連翹的老公梁山是個業務員,因為應酬經常需要喝酒。他自己喜歡喝酒。
壹個冬天的晚上,幾個人喝完酒,已經十壹點多了。我們分道揚鑣。
梁山依稀記得自己打的。
結果梁山被出租車司機拉到人煙稀少的地方,又被重物打昏。
手機,銀行卡,錢包,身份證都被搶了。
然後,我把他留在遠離城市的地方,自己開車走了。
後來梁山被寒風驚醒。跌跌撞撞,壹步壹步往家走。當我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淩晨四點了。
連翹說她等了壹晚上。
打電話關機。
人都醉成這樣了,抱怨也沒用。
第二天早上,她發現枕頭上全是血。
原來梁山頭破了。
只是,梁山,記不清出租車司機長相,車號等關鍵信息了。想報警是沒有依據的。
最後,我不得不就此打住。
連翹說,東西丟了,還能賺回來。還好人還活著。
此後,梁山壹直飲酒,不再過量。壹次教訓就夠壹輩子了。
這個世界太復雜了,有陽光也有陰影。
人不能把命交給酒。
酒的味道好,喝的好,或者適度,喝的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