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導孩子開心安靜地吃飯,養成不挑食不撒飯的好習慣,主動喝水。
2.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鞏固正確的洗漱習慣,逐漸學會自理。
3.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引導孩子獨立有序地穿脫衣服、鞋襪,在指定的地方脫下衣服,通過主動探索學會鋪床。
4.註意並引導孩子隨時學習正確的擤鼻涕方法,懂得保護自己的聲音,不要大聲喊叫。
5.培養孩子正確的坐姿、站姿和閱讀姿勢。
6.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保持環境整潔,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亂寫亂畫。
7.鼓勵兒童積極配合成人接受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2)安全性
1.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引導孩子記住幼兒園和家長的名字和家庭住址,知道和大人走散時向警察求助。
2.在各種活動中,引導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免受傷害,註意不要傷害他人。
3.利用有效的機會,引導孩子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懂得躲避,他們會大聲呼救。
(3)身體素質
1.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2.在體育活動中,引導孩子學會做簡單的徒手操和輕武器操,更加正確和規範。
3.引導孩子用上下肢和精神的協調動作走路。
4.在戶外遊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孩子在跑步過程中協調上下肢的動作,可以更靈活地控制跑步的速度和方向。
5.在戶外遊戲和體育活動中,跳躍時最好引導孩子踩在地上,落地時輕壹點,可以更好地控制跳躍的方向。
6.在戶外遊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孩子積極學習用壹只手做有力的揮桿,向前向上投擲長臂。
7.在戶外遊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孩子主動學習側鉆,積極參與各種爬行和攀爬活動,更加靈敏協調。
8.在戶外遊戲和體育活動中,引導孩子在狹窄的平衡板上更加平穩輕松地行走,保持身體平衡。
9.鼓勵孩子積極探索各種運動器材的玩法。
態度和興趣
引導孩子積極觀察和探索身邊常見的事物和現象,從中體驗快樂。
(2)認知能力
1.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有目的、有秩序地觀察身邊常見的事物,對壹些事物進行持續的觀察,發現事物或現象是不同的,是可以變化的。
2.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引導孩子比較事物(人、動物、植物等)之間的差異。)或物體之間的差異,並根據壹些外在特征、發展變化或某壹簡單規律對壹些事物進行排序。
3.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引導孩子學會按照壹個維度對常見物品進行分類。
4.在操作活動中,引導幼兒用各種常見材料進行簡單實驗,並根據壹些現象進行初步猜測。
(3)基本經驗
1.引導孩子喜歡參加飼養小動物的活動,在活動中感知動物的生長現象,學會收集飼料餵養小動物,感受與它們的親近。
2.引導孩子喜歡參加種植活動,覺得植物是有生命的,會生長的,學會給植物澆水,除草,懂得愛護植物。
3.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感知四季的明顯特征,說出四季的名稱,比較晴、陰、雨、雪等天氣現象,認識到人是通過增減衣服來適應氣候變化的。
4.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引導孩子感知磁鐵、石頭、土壤和空氣的特性和顏色變化,物體的溶解和起伏。
5.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引導孩子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6.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引導幼兒認識矩形和半圓形,體驗幾何圖形之間的簡單變換關系。
7.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引導孩子學會用手和嘴數10以內的物體,說出總數,讀出10以內的數字,區分幾和幾。
8.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義,正確識別前後位置。
(壹)社會感受
1.引導孩子保持積極快樂的心情。
2.引導孩子體驗和欣賞對自己的愛,用簡單的方式(語言動作、表情等)表達對周圍人的愛。).
3.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關心他人的情緒,並有初步的同情心。
4.引導孩子尊重身邊的勞動者。
5.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引導孩子熱愛中國最著名的景點,認識和尊重國旗。
6.在重大節日期間,根據孩子的意願,開展豐富有趣的活動,引導孩子積極參與其中,初步體驗節日的快樂。
社會認知
1.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引導孩子更加清楚生活、遊戲、學習與自己行為的關系,知道自己應該自覺遵守的規則和要求。
2.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引導孩子學會簡單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初步理解行為的對錯,承認自己做錯的地方,並願意改正。
(C)社會互動和行為
1.提供促進幼兒交往的機會和條件,鼓勵幼兒主動與幼兒和熟悉的人交往,與人友好相處,掌握初步的溝通技巧。在交流中主動使用禮貌語言,並有初步的禮貌行為。
2.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引導孩子愛護公物,不打擾他人活動,是壹種初步的社會公德行為。
(4)人格品質
1.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引導孩子知道自己和別人有不同的興趣、需求和情緒。
2.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和誠實、勇敢、合作、熱愛勞動的品質。
3.鼓勵和支持孩子嘗試在大人的幫助下解決困難和挫折。
4.引導孩子初步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學會用適當的方式發泄自己的負面情緒。
音樂
(1)利息
通過支持和鼓勵引導孩子享受音樂活動。
(2)感知和欣賞
1.引導孩子進壹步感知力度、高度、音色、音樂。
2.引導幼兒區分節拍和節奏,在活動中感知並初步掌握十六分音符、點線音符和四分音符的節奏時長。
3.鼓勵孩子感知和表達歌謠、歌曲中的節奏,更好地模仿四拍的節奏短句和旋律短句。
4.以遊戲的形式引導孩子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
5.在遊戲和音樂活動中,引導幼兒體驗和辨別進行曲、舞曲、搖籃曲、勞動曲的形象和情感特征,在歌曲、器樂、舞蹈的欣賞中獲得美感。
6.通過遊戲和音樂活動中音樂的情感變化,引導幼兒感知音樂段落(段落、樂句)。
(3)性能
1.唱歌
(1)引導孩子基本準確地唱八度音域內的歌曲。
(2)培養孩子正確的歌唱姿勢和清晰的吐字。
(3)引導幼兒感知和理解二拍和三拍歌曲的區別和特點。
(4)鼓勵孩子感知、發現和表達歌曲的速度、力度和情感。
2.節奏、音樂遊戲和舞蹈
(1)通過遊戲,引導孩子配合音樂做肢體動作、模仿動作和簡單的舞蹈動作。
(2)引導幼兒逐步達到動作與音樂的和諧、協調與美,能夠表現音樂的速度、力度和情感。
3.演奏打擊樂器
(1)在活動區遊戲中,通過自由探索和嘗試,引導孩子認識幾種打擊樂器,學習打擊方法。
(2)在音樂活動中,引導幼兒根據簡單的節奏譜進行打擊樂合奏,保持自己聲音的穩定速度和節奏。
(3)鼓勵孩子伴以熟悉的歌謠和固定節奏的歌曲。
(4)在音樂活動中,要培養孩子具備初步的多聲部協調能力,並逐漸學會註意指揮、思維敏捷。
4.創造性音樂活動
(1)在生活和遊戲中,通過語言和歌謠的結合,引導孩子即興創作自己的節奏和旋律短句。
(2)在音樂活動中,引導幼兒用打擊樂器設計簡單的固定節奏模式,創造性地為歌舞即興伴奏。
(3)在生活和遊戲中,鼓勵孩子配合音樂自制節奏和舞蹈動作,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藝術
(1)利息
1.鼓勵孩子在生活中積極尋找和觀察周圍環境中美好的事物。
2.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
(2)欣賞
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從生動的日用品、藝術品、節日裝飾品、環境布置、四季景色中獲得美好的感受,用語言、動作、表情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3)性能
1.繪畫
(1)引導幼兒用各種線條和簡單的形狀表達所觀察物體的基本部位和主要特征。
(2)鼓勵孩子在屏幕上簡單布局,根據自己的想象畫壹些輔助物,展示簡單的情節。
(3)通過操作活動,幼兒對顏色的混合和變化感興趣,大膽使用多種顏色,逐漸達到統壹。
(4)在日常生活和美術活動中,引導孩子認識幾種繪畫工具,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和繪畫姿勢,養成有序擺放工具和材料的習慣。
2.泥瓦匠
鼓勵孩子根據自己的意願大膽塑造物體的主要特征。引導孩子學會獨立拿放泥工材料和工具。
制作
鼓勵孩子根據自己的意願和想象,利用自然物體或廢舊材料,大膽表達。
其他藝術形式
1.引導孩子欣賞周圍環境中美好的事物,如建築、園林、攝影等。
2.引導孩子欣賞故事、詩歌、木偶戲、漫畫、兒童劇、皮影戲、歌劇等。,感受其中的美好。
3.在遊戲或表演中,鼓勵孩子用簡單的道具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5.培養孩子有初步的責任感,願意並能夠為自己、他人和集體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1)傾聽
1.在生活和遊戲中,引導孩子養成傾聽他人的習慣。
2.在生活和遊戲中,引導孩子會根據語言指令不斷行動,或者完成壹項任務。
3.引導孩子聽壹段話或壹部作品的主要意思,在對作品有初步了解的基礎上,想象作品中描述的場景。
(2)表達
1.鼓勵孩子主動與人交流,願意在公共場合說話,說話時自然大方。
2.鼓勵孩子更準確地發音困難和混淆的聲音,大膽使用各種單詞。
3.引導孩子準確回答問題,鼓勵孩子主動提問。
4.引導孩子獨立復述小故事,背誦兒歌,模仿兒歌,繼續編故事。
5.通過觀察引導孩子詳細描述人物或背景。
6.在生活和各種活動中,引導孩子正確解釋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做出簡單的評價。
(3)早期閱讀
1.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喜歡看書,在獨立閱讀時,能理解每幅畫的大意。
2.在閱讀活動中,引導孩子知道每本書都有封面和書名,並會按順序從前到後逐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