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持道家思想,認為古代是人類道德最高、最理想的時期,此時人們的生活方式符合養生之道,因此可以長壽,享受自然的生活。天真是上天賦予的真精真氣。古代的人懂得養精,能夠協調自己的身心活動,這是養生之道的核心要義。
本文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1 .討論古代人的養生之道,對比指出今天的人過早、不能長壽的原因;第二,揭示人體生、長、衰、老的過程和規律,指出這壹過程的長短和人體生殖功能的好壞取決於腎氣的盛衰;第三,討論真人、智者、聖賢四種人的不同養生方式,以及各自的境界。
養生的秘密——古代天真隨筆" img _ height = " 622 " img _ width = " 1106 " data-src = "//imgq 8 . q578 . com/ef/0425/548187396088 A0。
古代的黃帝軒轅黃帝天生極其聰明,很小的時候就口齒伶俐,年輕的時候就有很強的理解能力。長大後,他誠實勤奮,成年後成了天子。
養生的秘密——古代幼稚散文" img _ height = " 634 " img _ width = " 1000 " data-src = "//imgq 8 . q 578 . com/ef/0425/4 E3 D4 e 199 ddaca 57 . jpg " src。
黃帝問齊伯:聽說古代的人都100多歲了,但行動卻沒有衰老的跡象;現在人剛過五十,動作就弱了。這是因為時代不同,還是現在的人不懂得養生?
齊波回答:在古代,大多數人都知道養生之道,他們能夠從陰陽變化的規律中學習,並加以適應和調和。他們飲食適度,作息有壹定規律,既不過度勞累,也不過度房事,身體和精神都保養得很好,很協調,所以能活到人類的自然壽命,活到100多歲就去世了。現在的人不壹樣了。他們視酒為水,無節制地狂飲,把不正常的生活習慣視為常態,甚至在醉酒後勉強做愛,以致精氣耗盡,真氣消散。他們不懂得保持精氣旺盛,不善於調養,壹味追求感官快感,違背了生活的真正樂趣,日常作息不規律,所以剛過50就衰老了。
在古代,懂得養生之道的聖賢在教人的時候,總會講到要及時避開虛邪賊風等邪氣,保持內心的寧靜和暢快,排除雜念,使真氣通暢,精神不散於內,疾病就不會發生。所以人安靜無憂,無欲無求,心態平和無焦慮,體力勞動卻不覺得累,體內充滿了氣與和諧,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願望。不管人們吃什麽食物,他們都覺得很甜,他們喜歡穿什麽衣服都覺得很舒服。他們願意遵循社會習俗和習慣。無論社會地位高低,都不會互相羨慕嫉妒,人也越來越自然單純。所以任何不正當的愛好都不會幹擾他們的聽覺和視覺,任何不道德和奢侈的事情都不會迷惑他們的心智。不管妳是傻是聰明,是明智還是不明智,都不會擔心外界事物的變化,符合養生之道。
人之所以百歲以上,沒有衰老的跡象,正是因為他們的養生之道是完整的,不偏不倚的。
養生的秘密——古代幼稚散文" img _ height = " 882 " img _ width = " 1320 " data-src = "//imgq 8 . q 578 . com/ef/0425/5421 c 7 Fe 58603 e 68 . jpg " src。
黃帝問:人老了,不能再生育。這是能量耗盡導致的,還是這是自然生理變化的規律?
齊波說:女人到了七歲,腎氣開始旺盛,乳牙變了,頭發也長了。十四歲時,能促進生殖功能的天癸開始成熟,脈象通暢,脈象過強,月經按時來,於是女人有了生育能力。二十壹歲時,腎氣平和飽滿,智齒生出,身高長到最高點。二十八歲,筋骨強健,毛發生長到最茂盛的階段,此時身體最強壯。三十五歲時,陽明經氣血逐漸衰竭,臉色開始枯萎,頭發開始脫落。四十二歲時,三陽經氣血開始衰退,面容憔悴,頭發逐漸變白。四十九歲時,任脈氣血虛弱,太沖脈氣血漸弱,日疲經停,則生育力喪失。
那人八歲的時候,腎已經滿了,頭發也開始長了,乳牙也換掉了。十六歲,腎氣充盈,天癸開始成熟,精氣可泄。如果男女發生關系,就可以生孩子。二十四歲的時候,我的腎平和飽滿,筋骨強健,智齒長出,身高達到最高點。三十二歲時,他的骨骼和肌肉結實而飽滿。到了四十歲,腎氣減弱,開始脫發,牙齒開始幹澀。四十八歲時,人體上部的陽明經逐漸衰竭,面容憔悴,太陽穴開始變白。五十六歲時,肝氣虛弱,筋脈不振,手腳不能自由活動。六十四歲的時候,天貴精疲,精氣減少,腎氣衰弱,牙齒毛發脫落,身體和空氣都很虛弱。腎用於調節水和液體,它接收和儲存其他內臟的精華。所以五臟功能旺盛,腎能排泄精氣。人老了,五臟功能衰退,筋骨無力,身體疲憊,所以鬢發斑白,身體沈重,腳步不穩,不能再生育。
黃帝問:有的人年紀很大了,還能生孩子。原因是什麽?
齊波說:這是因為他天賦異稟,氣血經絡都能暢通,但腎氣綽綽有余。這類人雖然還有生育能力,但壹般來說,男性不超過64歲,女性不超過49歲,精盡人亡。
黃帝問:熟悉養生之道的人,100歲左右還能生孩子嗎?
齊波說:懂得養生之道的人,可以防止衰老,強身健體,所以即使老了,也還能生兒育女。
養生的秘密——古代幼稚散文" img _ height = " 491 " img _ width = " 745 " data-src = "//imgq 8 . q 578 . com/ef/0425/95749 b 324 ca 178 a 0 . jpg " src。
黃帝說:聽說古代有叫“真人”的人。他們掌握了天地陰陽變化的規律,能夠推陳出新,吸收天地之間純凈純凈的空氣,孤傲獨處,從而把精神保持在裏面,達到身體與精神的高度協調統壹,所以能夠與天地同生,永無止境。這樣的人因道永生。中世紀有被稱為“知人”的人。他們具有淳樸完美的道德品質,能全面掌握養生之道,順應天地陰陽變化,適應四季變化,遠離世俗生活的幹擾,積精藏靈,在天地廣闊的大自然中自由遨遊,讓視聽直達四面八方。這就是能延年益壽、強身健體的人,這種人也可以列入“真人”行列。
其次,有被稱為“聖人”的人,他們在天地之間和平相處,遵守八風的規矩,使自己的愛好適應世俗社會的習慣,沒有憤怒和抱怨,不偏離世俗世界的普遍規範,但他們的舉止不受世俗規則的約束。他們不會因為外面的生意讓身體疲憊,也不會讓內心承受太重的負擔。他們以安逸、快樂為目的,過著悠閑自在的生活,就會得到滿足,所以身體不易衰退,精神不易疲憊,壽命可以達到100歲左右。其次,還有被稱為“聖賢”的人,他們遵循天地變化規律,觀察日月運行,辨別星辰位置,服從陰陽盛衰,根據四季變化調理身體,效法古代真人,使生活符合養生之道。這樣的人也能延長壽命,使之貼近生活。
真人:最真的人是指健康修養最高的人。至尊者:修養很高的人,僅次於真人。
《古天真論》出自《黃帝內經·蘇文》第壹篇,是對《內經》創世源流及特點的補充說明:醫學之始,自古以來,是黃帝與齊伯所談如何達到健康長壽目的的第壹篇重要論文。論述了古代自然出生,沒有人為幹擾的古人,能活百年而不失去運動,卻不知養生之道而失敗的具體原因。其次講人體生命的生長發育過程,強調腎氣、正氣、真氣在人體中的重要作用。最後列舉了真人、智者、聖人、聖賢等人生理想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