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現澆箱梁施工方案?

現澆箱梁施工方案?

壹、壹般施工流程

地基處理→箱梁模板支架安裝→支架預壓→調整底模標高→綁紮箱梁底板鋼筋和梁腹板鋼筋→安裝箱梁芯模→安裝頂底模板→綁紮箱梁頂板鋼筋和預埋護欄鋼筋→澆築箱梁底板、腹板和頂板混凝土→養護→預應力張拉。

二、地基處理

(1)如果地基處理寬度在支架支腿每側超過0.5m,應在路基碾壓後進行壓實試驗。壓實度達到93%時,應停止碾壓,進行下壹道工序;如果沒有,應繼續碾壓,直到達到93%。

(2)在碾壓後的地基上鋪30CM碎石層,用壓路機壓實,壓實度達到95%以上,然後在上面鋪15cm15片石混凝土,保證地基承載力達到250kPa。

(3)在礫石層上找壹個從中心線向兩邊1%的坡度。④要求處理後的地基頂面高出地面15cm以上。

第三,支撐架設

(1)地下室按要求驗收合格後,根據腳手架設計圖紙人工搭設腳手架。施工時,應根據支架設計要求的間距在地面上彈好墨線,嚴格按線架設支架,並在第壹根立桿上錯開連接接頭,保證橫平豎直,接頭處鎖緊。

(2)支架預壓

支架組裝完成,底模安裝完成後,對支架進行預加載,消除支架的非彈性變形。荷載可分層堆放在袋裝土(全風化花崗巖)或砂土中,荷載的荷載強度與梁的荷載強度壹致。所有加載應按照60%、80%、100%和120%逐步進行。所有裝載應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每次裝載至少持續30分鐘。檢測數據穩定後可繼續,但不得少於10分鐘。所有加載完成後,應持續3天左右,卸載後測量殘余變形。

底模標高控制為:h' = h+r+δ。

式中:H ':底模標高;h:設計梁底標高;r:梁跨中各截面的設計拱度(該箱梁不是設計拱度);δ:預壓後各相應截面的彈性彎曲量;

四、模板工程

箱梁模板由底模、側模、端模和內模組成。

(1),底模和側模安裝定位

底模采用木材,側模采用大面積鋼材,模板面板6mm厚,設置[10加勁槽鋼。底模安裝在方木上,通過可調支柱裝置可以調節底模的高度。側模框架的底邊坐在方木上,通過法蘭與底模連接。支撐通過碗口和橫桿連接成壹體,增加系統的抗彎剛度,減少模板的變形。模板上口的大小可以通過可調撐桿來調節。根據設計要求安裝軸承(軸承可提前安裝)。底模在支座安裝處設有預留窗口。註意預留窗口與支座之間的縫隙處理,防止漏漿。為保證梁混凝土外露表面光潔,減少模板清理和打磨次數,必須塗刷脫模劑。

(2)安裝內模和端模

底板和斜腹板預應力鋼筋安裝完畢並檢查合格後,方可安裝內模。為了方便模板的拆除和安裝,減輕模板的重量,在內部模擬中采用了小型成型木模和螺桿可調支撐架。在內模頂部設置壹定數量的混凝土輸送窗口(大小根據輸送管道的直徑確定),以保證底板混凝土的直接澆築和梁的質量。內模設計為底部開孔的開放式木模板,在橋下平地上分段拼裝,然後用25T汽車吊直接吊裝,鎖固成整體。安裝內模時,只有下倒角部分和四周框架與底模框架連接,底部與底板鋼筋之間的距離較小。為了保證內模在施工過程中由於自重和其他荷載產生的位移和變形,在底板的鋼筋骨架中增加壹些連接筋作為支撐架,固定內模,防止內模在施工過程中發生移動和變形。根據設計要求,在內模與鋼筋之間放置同強度的專用細石混凝土墊塊,確保鋼筋保護層符合設計要求。

五、鋼筋綁紮、預應力孔道布置及穿束

(1)鋼筋綁紮

所有鋼筋在鋼筋加工廠加工,經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後運至現場進行綁紮。鋼筋在支架上綁紮或焊接,模板安裝分兩次進行:先綁紮底板和腹板鋼筋,待內模安裝完畢後再綁紮頂板鋼筋。鋼筋施工時,應保持模板內部清潔,並保護模板表面,以保證梁混凝土外觀。當梁鋼筋與預應力鋼筋發生碰撞時,梁鋼筋可以適當移動或彎曲。梁鋼筋的最小凈保護層為30mm,最大凈保護層為35mm,綁紮絲的尾部不應伸入保護層內。在所有梁的預留孔處增加相應的環形鋼筋;橋面排水孔處的鋼筋可適當移動,增加螺旋鋼筋和斜十字鋼筋進行加固。

(2)波紋管安裝

預應力筋采用1×7-15.2-1860-GB/t 5224-2003預應力鋼絞線,縱向管道采用內徑為90 mm的金屬波紋管成型,安裝波紋管時,應密封好接頭,防止澆築混凝土時堵塞管道,影響鋼絞線穿線。鋼筋骨架綁紮時,按設計位置焊接波紋管定位網片,鋼筋骨架就位後,經檢查合格後穿上波紋管,綁紮牢固,確保澆註混凝土時波紋管不坍塌、不上浮。波紋管定位後,預應力管道位置允許偏差不大於4mm,波紋管采購時應保證質量。澆築混凝土時,嚴禁振搗棒接觸波紋管,以免管道漏漿。

波紋管的接頭應嚴格密封。波紋管的接長采用與接頭管尺寸較大的同型號波紋管,接頭長度為300 mm,管道兩端用密封膠帶或塑料熱縮管密封,防止接頭處漏漿。波紋管安裝時,根據梁底模板和預應力筋曲線坐標,直接測出相應點的高度,並在箍筋上標出,以確定波紋管的曲線位置。波紋管用鋼筋定位網固定,如下圖所示,間距500mm。鋼筋定位網應焊接在箍筋上,箍筋應墊上墊塊。波紋管安裝到位後,在波紋管頂部綁壹根鋼筋,防止澆築混凝土時波紋管上浮造成嚴重質量事故。波紋管安裝時應盡量避免反復彎曲,防止管壁開裂,同時應防止焊接火花燒傷管壁。波紋管安裝完畢後,檢查波紋管的位置和曲線形狀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波紋管固定是否牢固,接頭是否完好,管壁有無破損。如有損壞,及時修復。

(3)鋼絞線穿線

本橋預應力加固采用先澆築混凝土,後穿梁,再張拉的施工工藝。混凝土澆築前,將粗麻繩放入預應力孔道中。澆築時,派專人在兩端來回拖拉,防止偶爾漏出的水泥漿堵塞孔道,影響張拉。鋼梁下料長度預留為張拉端80cm,預應力鋼絞線安裝采用人工和機械兩種方式。在固化期間,穿梁時,將梁前端對齊,紮緊並用膠帶包裹,穿入專用梭子中。梭子前端穿入φ5高強度鋼絲,用慢速絞車拉動,後端人工推動。穿梁時註意波紋管接頭,防止拉得太快損壞接頭。

六、混凝土工程

1、泵車施工順序

混凝土泵布置在混凝土罐車容易進出的橋梁壹側。混凝土泵的施工流程如下:啟動?液壓油加熱?測試泵?泵砂漿?濕料鬥和管道?泵送混凝土?拆下輸送管清洗線。

2、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藝

箱梁混凝土應壹次澆築完成,混凝土按分層法現場澆築。在同壹澆築過程中,從跨中向墩頂澆築,最後澆築墩頂兩側約3米或縱向施工縫上約3米範圍內的梁段和橫隔梁,以防止澆築過程中墩頂和施工縫出現豎向裂縫。由專人負責輸送泵的分配管,控制分配位置,穩定分配管。分段澆築時,采用灌漿法,傾斜分段,水平分層,在下壹層混凝土初凝前澆築壹層混凝土。振搗棒的移動距離不得大於振搗半徑1.5倍,振搗時應快插慢拔。振搗時間以混凝土停止下沈,不再出現氣泡,表面平整泛漿為準。要特別註意底板的振動,不要漏振,更不要振。小心振動時損壞波紋管。

混凝土每次應連續澆築,嚴禁中途停澆,防止出現施工縫。澆築時,註意各種預埋件的位置,振搗棒不得直接接觸預埋件。特別註意錨墊板外的振搗,並設專人用30號棒振搗,並有專人將袖手旁觀以防漏振。澆築頂板混凝土時,應找正箱梁頂面,頂面標高控制要準確。澆築混凝土前,應設置足夠的高程控制網,壹般每隔3 ~ 5米設置壹個控制點,以利於頂面的找平作業。每壹個標高點都要反復、準確地復核,防止鋼筋保護層過大或過小,頂面標高誤差要控制在允許範圍內。

七、混凝土養護和拆模

混凝土燒成完成後,1小時(二次壓平、抹平、搓平)後,用土工布覆蓋,覆蓋防滲膜,開始養護。而且在模板上安裝了雨棚(遮陽),防止混凝土因陽光暴曬而開裂,達到保溫隔熱的效果。混凝土養護根據外界環境溫度和張拉所需時間采用自然養護或加熱養護。

夏天,月亮被收集用於自然養生。自然養護就是噴水覆蓋,覆蓋要雙層。壹層是保水土工布,另壹層是防滲膜,防止水分蒸發。自然養護應使梁始終保持濕潤狀態。自然養護時間應取決於混凝土強度的發展能否滿足拆模要求。

冬季氣溫低於5℃時,混凝土覆蓋加熱養護。梁混凝土初凝後,在梁體上表面噴灑養護劑,電熱毯均勻分布,電熱毯間距小於50cm。橡皮布用毛氈覆蓋整個梁架,包括梁端。梁腔內用蒸汽養生,八個油桶均勻分布在腔內,用電加熱水產生蒸汽。在梁的加熱養護期間,派專人測量和控制溫度,確保溫升不超過15℃/h,溫降不超過100℃/h..為了防止溫度上升過快,電熱毯每隔壹段時間通電。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