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半夜不貪,半夜不貪”,老祖宗的養生有道理嗎?

“半夜不貪,半夜不貪”,老祖宗的養生有道理嗎?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現代人的保健意識越來越高。關於養生之道,農村流傳著壹句話:“不要半夜貪性,不要半夜貪食”,也就是說,到了“半夜”,最好不要幻想,不要半夜貪食。這種說法有道理嗎?這裏的“午夜”和“子夜”指的是什麽時間點?大家壹起討論壹下吧。

說到“第三更”,就不得不說時間的劃分了。現在我們用北京時間來定義具體時間,但在古代,我們用十二地支來劃分時間。十二地支代表壹天中的十二點,每個小時代表兩個小時。古代的“壹更”是晚上7點到9點,以此類推。“三更”是11下午到1上午。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這個時候屬於肝經,是肝臟工作排毒最活躍的時候。肝臟作為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健康。如果這個時候我們還渴求各種藥物,那麽肝臟就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毒效果。久而久之,體內毒素會越來越多,人的健康長壽也會受到影響。所以老壹輩的人會說“三表不貪色”,就是這個道理。

至於“半夜不暴食”,這裏具體的時間概念是什麽?其實“子夜”是古代定義天氣的標準,天黑了就叫“夜”,說明夜幕降臨時已經進入“夜”了,所以從淩晨到初曉的時間就叫“子夜”,也是人體消化器官慢慢工作的時間。如果這個時候不休息,就會貪吃,導致腸胃負擔過重,久了會傷胃,影響睡眠質量。

這就是養生之道,就是“半夜不貪,半夜不貪”。不得不說還是有壹定的科學依據的。雖然現在生活豐富多彩,尤其是很多年輕人都有熬夜的習慣,但是為了自己的健康,晚上還是多休息,少熬夜比較好。希望大家平時多註意保養身體,養成不熬夜、早睡早起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