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未來的桂林會是什麽樣子?看看新發布的《新型城鎮化規劃》

未來的桂林會是什麽樣子?看看新發布的《新型城鎮化規劃》

桂林市自然資源局發布了《桂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以下簡稱《規劃》)草案。

規劃是桂林空間發展的指南,是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和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和行動綱領。

目前,《規劃》已經形成草案。為了讓公眾充分了解草案的內容,草案已經向公眾進行了公示和征求意見。規劃期2021-2035,近期2025,遠景2050。

規劃級別覆蓋桂林市區和中心城區。市:6區+11縣(市),國土面積27667平方公裏;中心城區面積354平方公裏。

規劃中有很多引人註目的提法。

具體來說,五年內,桂林將實現城鎮化水平和質量加快提升、城市空間布局優化、城市品質顯著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城鄉壹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完善的“小目標”。

到2035年,桂林將實現壹批“大目標”,包括:全面建成世界壹流旅遊城市,建設成為世界壹流山水旅遊城市、世界壹流文化旅遊之都、世界壹流休閑度假勝地和世界壹流旅遊消費中心,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為經濟發達、城鄉繁榮、社會文明、生態良好、宜居宜業、人民幸福的最宜居城市和廣西副中心城市,具有綜合競爭力和

如何實現這些“豐滿的理想”?《規劃》給出了切實可行的辦法。

未來,桂林將肩負起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優化城鎮化空間布局、增強城鎮化產業支撐能力、全力打造最宜居城市、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推進國內外高水平開放合作等七大任務。

此外,計劃中的壹些數據也值得我們關註。

第壹個是城市化率指標。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發展程度的定量指標。“六五”期間,桂林城市化率僅為38.76%。截止2021年末,我市城鎮常住人口264.2萬人,城鎮化率53.42%。不斷上升的城市化率反映了城市發展的速度和城市中生產生活要素的日益活躍。根據規劃,“十五”期間,桂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達到57%以上,相當於全區城鎮化的平均水平。

“七普”數據顯示,桂林市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20.33%,分別高於全國和地區平均水平1.63和3.64個百分點。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規劃給出了量化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學前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00.7%,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102.7%,高中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13%。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6.9張,每千人口3歲以下嬰幼兒達到4人。全市公共圖書館藏書量達到人均11.6冊,每25萬人口擁有博物館1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新建無障礙設施建設率達到100%,城市供水普及率達到95.438%。城市汙水處理率達到95%,城市燃氣普及率達到98%,城市路網密度達到8 km/km2,城市道路面積率達到15%,從而使城市與青年同頻共振,為青年人才“留桂”創造全方位良好的生活生產條件。

在未來的城市結構中,桂林將加快構建“壹核兩翼三區多點”的結構布局,即由秀峰區、疊彩區、象山區、七星區、雁山區、臨桂區組成的“壹核”,以及與靈川縣、永福縣的部分融合區;荔浦市和全州縣兩個副中心城市,構成“兩翼”;靈川縣和永福縣的郊區;平樂縣、恭城瑤族自治縣、陽朔縣構成南部城鎮發展區;興安、灌陽縣、龍勝自治縣、資源縣構成北部城市發展區。各縣所在的中心鎮和其他產業、交通條件較好的重點鎮構成“多點支撐”。

產業方面,未來的桂林將更加註重年輕人的消費需求,醫美、時尚、電競都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大力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遊、度假養生產業,做旅居時代的引領者。依托主題街區、公園和大型特色演繹項目,將城市核心區打造成為“優雅、時尚、浪漫、刺激、快樂”的個性化城市。推出“建築可讀”旅遊線路,打造“數字雙城”,打造可讀、可走、有溫度的城市。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四十條

在城市、鎮規劃區內建設建築物、構築物、道路、管線等工程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市、縣人民政府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鎮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申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應當提交土地使用的有關證明文件、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等材料。需要建設單位編制詳細施工方案的建設工程,還應當提交詳細施工方案。對符合控制性詳細規劃和規劃條件的,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鎮人民政府應當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市、縣人民政府或者鎮人民政府的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應當依法公布經批準的建設工程詳細規劃設計方案的總平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