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中醫講解:夏季至日艾灸哪些穴位有效?

中醫講解:夏季至日艾灸哪些穴位有效?

艾灸是溫補陽氣,激發經絡之氣,調動和開發機體潛能,強身健體,預防疾病的傳統方法。當季節陰陽交替時,中醫的艾灸可以補陽,扶正祛邪,強身健體,激活和改善免疫系統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加強體內循環,增強應激能力。那麽我們來了解壹下夏季至日灸哪些穴位有效。

妳可能會喜歡。如何在夏季至日周圍釣魚?

1,大椎穴

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之間,具有祛風散寒、溫陽清心、寧心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強身健體、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力的作用。

2.中脘穴

中脘穴屬於任脈,位於腹部中線,臍上4寸。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增強人體抵抗力的作用。

3.神闕(肚臍上)

在臍窩中間。具有溫補元氣、健脾和胃、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預防中風的功效。

4.舒天

位於腹部,取臍旁2寸取穴。中醫認為,取此穴可預防胃腸疾病和術後腹脹。

5.關元穴

位於腹部中線,臍下3寸。中醫認為,關元是真陽生精之所。艾灸關元穴,可使清陽上升,濁陰下降,元陽溫暖,氣血充盈,補腎強身,益氣回陽,調理沖任,理氣活血。

6.百匯

位於頭部,當前發際線中心以上5英寸,或兩耳尖連線中點。簡單正確的取穴方法是在前後中線的交點和兩耳尖連線處取穴。此穴有明顯的雙向調節作用,可預防高血壓和低血壓引起的休克。近年來,它也被用來預防競爭綜合癥。

7.氣海穴

位於腹部中線,臍下1.5寸。就在肚臍和關元之間。具有滋養元氣、養脈益腎、固精保健、強身健體、消除疲勞的功效。

8.大椎

位於後正中線上,取穴在第七頸椎棘突下。低頭時,此點位於後頸背隆起最高點下緣凹陷處。主要用於預防各種急性傳染病,對預防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的發作及藥物的毒副作用有顯著效果。現代研究證實,電針或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抗體產生,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吞噬細胞的功能,從而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9.足三裏穴

位於小腿前外側部分,小腿鼻下3英寸,脛骨前緣水平指。具有調理脾胃、健脾壯陽、溫中散寒、補中益氣、調和氣血、通腑降氣、補虛強身的作用。

10,名門

位於腰部,後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方。可使患者坐直或平臥於下背部,先觸摸十二肋末端並平移至脊柱中點,棘突間的點為命門。保健防病要點。可強身健體,調節精神,用於保健防病,改善亞健康狀態,預防男性性功能障礙。

11,三陰交穴

三陰交屬於足太陰脾經,位於小腿內側,內踝高點上方3寸。具有健脾利濕、疏肝補腎、調經和血的功效。

12,湧泉

位於足底中線前中1/3處。腳趾屈跖(向足心方向屈)時,取穴在足心凹陷處。補腎壯陽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