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國家的惠民政策。刺激內需、擴大消費是有效應對金融危機沖擊、保持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舉措。在經濟發展的宏觀決策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國家的惠民政策,不斷開拓農村市場,全面鋪開“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以舊換新”工作。要完善流通體系,繼續推進“萬村千鄉工程”,加快配送中心建設,做好“壹網多用”,充分發揮市場在商品配送、信息收集、價格傳導和市場調節等方面的功能,發展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加快農超對接。
不斷提高消費者服務的檔次和水平。我們應該精心組織各種促銷活動。引導居民消費實現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並重,大力發展方便早餐、家政服務、醫療保健、美容美發等便民服務和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生活品質消費。引導高消費群體的消費留在當地,避免這部分需求外溢。
大力發展旅遊業,充分利用梅山龍宮、紫鵲界梯田王國、三湘珍珠熊山森林公園、尤溪河漂流、湘中千島湖、蘇溪湖、馮佳桃花源、古泰山等世界上最好的洞穴等旅遊景點,探索蚩尤故裏。紙網畢業後要加速城市化。推進城鎮化是擴大內需、調整結構的重要抓手,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引擎;這是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壹體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我縣農業人口眾多,農業農村發展相對落後,資源配置和基礎設施嚴重不足,整體消費水平較低。推進城鎮化,盡快實現把新化建設成為集山水、宜居、生態、旅遊於壹體的區域性中心城市,讓人民群眾享受城市文明成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二是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促進對外貿易穩定增長。
堅定不移地實施“引進來”戰略。切實抓住當前沿海、沿邊、外資企業向內陸轉移和國家經濟政策向中西部地區傾斜的有利時機,依托區域優勢,堅持“有利於優化產業結構、節能減排、促進社會就業”的原則。“讓所有有投資願望的人找到投資機會!讓所有有意合作的人找到合作夥伴!讓所有有創業能力的人都找到創業的方法。”確保招商引資卓有成效,產業轉移全方位進行。
著力打造服務環境優勢平臺,“築巢引鳳”。依法靈活運用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四年建成壹批標準化工廠,有效優化環境,大力發展加工貿易,積極承接有技術、有品牌、有市場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知名企業,堅持承接產業轉移與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機結合,優先承接先進制造業和知識密集型產業。
堅定不移地實施“走出去”戰略。要全力打造我縣電子陶瓷等幾大戰略性產業,形成強大的規模和品牌優勢,占領國際國內市場。同時,要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為契機,鼓勵企業進入東南亞,努力開拓中東、非洲和南美市場。
三、加大項目建設力度,打造商務中心。
加強商業市場體系建設。逐步構建市級中心市場、副中心城市市場、縣級市場、中心鎮市場和農村市場體系網絡;構建批發、直銷和零售銷售形式;重點推進步行街建設;規劃建設旅遊購物市場。
加快物流園區建設步伐。著手規範現有物流運輸企業,建立現代標準物流中心,重點規範城區現有物流企業管理。目前,抓住新華將成為中國東部和西部地區的交通樞紐
在中轉站的有利時機,投資1億元開發建設物流園區。園區內要建設大型標準化倉儲基地、配送倉庫、大型貨場、運輸車隊、集裝箱中轉站、鐵路專用線,把新華物流園區建成貨物運輸、信息交流、餐飲住宿服務齊全的縣級壹流物流中心。“十二五”期間,初步建成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節能環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競爭力強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
第四,發展電子商務,與全球經濟接軌
近年來,電子商務作為壹種新型的網絡化經濟活動,發展迅速,已成為主要發達國家提升經濟競爭力、贏得全球資源配置優勢的有效手段。“十二五”期間,我們有發展電子商務的戰略機遇期。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電子商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客觀要求和必然選擇。現在,電子商務與工業發展深度融合,加速形成經濟競爭的新局面。電子商務已經滲透到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領域,改變了傳統的管理模式和生產組織形式,突破了國家和地區的限制,影響了世界範圍內的產業結構和資源配置的調整,加快了全球經濟的進程。電子商務服務業蓬勃發展,逐漸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技術創新加速了社會專業化,為電子商務服務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基於網絡的交易服務、業務外包服務和信息技術外包服務規模逐步擴大,模式不斷創新。網絡消費文化逐步形成,面向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服務範圍不斷拓寬,網絡消費服務模式日益豐富。電子商務服務業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經濟和社會活動向集約、高效、有效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十二五”期間,我國國民經濟將保持快速增長,經濟總量將繼續擴大,這將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市場空間。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加快,市場經濟體制將進壹步完善,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的力度將不斷加大,發展電子商務的需求將更加強烈。
全球範圍內資源、市場、技術、人才的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進壹步激發了企業應用電子商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把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作為降本增效的重要舉措,為企業和消費者創造更多貿易機會。
五、建立市場監管機制,加快信用市場建設。
加強商務綜合行政執法。“十二五”期間,要把商務綜合執法工作落到實處,讓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放心早餐”、“放心菜”、“放心酒”、“放心油”。嚴厲打擊私屠濫宰市場和銷售註水肉、病肉等違法行為,嚴格執行檢疫查驗制度,規劃定點屠宰市場;加強對賓館、市場、超市、餐館等的檢查。,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有關規定進行管理,嚴厲打擊“價格亂象”和哄擡物價的違法違規行為;加強白酒管理,對全縣批發企業、名酒專賣店、商場、超市進行專項檢查,消除監管“盲區”,杜絕管理漏洞,禁止不合格白酒產品流入市場;嚴厲打擊成品油超範圍經營、偽劣產品等違法行為,取締無證經營,關閉存在安全隱患的加油站(點),確保成品油市場安全穩定運行。從而切實轉變經營管理職能,履行市場管理和監督職責,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和企業的合法權益。
加快信用市場建設。信用是商業活動的基本準則,是企業的基礎和生命線。加快市場信用建設是規範市場的基本制度。只有完善企業信用建設,建立信用體系,才能杜絕各種不誠信違法的事情,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因此,要建立行業信用評價機制,進壹步規範市場秩序,加快部署信用體系建設,以改善商務信用環境、促進信用交易為目標,以加強商務信用文化建設為基礎,以完善信用體系為核心,以構建基礎信用知識體系、發展信用服務業為手段,全面加快商務領域信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