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心胸寬廣
智慧的人能想到常人想不到的事,但有時不被理解,或者對身邊的人期望過高,導致失望,智慧很容易受到傷害。
仁者長壽:孔子的養生觀
“仁者長壽”是孔子養生理論的總綱。什麽樣的人是「仁者」?“善良”、“仁慈”、“仁慈”的人。
“仁者長壽”出自《論語·永業》。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善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孔子甚至諄諄告誡老人:“...極老,血氣衰,須戒”(《論語·季氏》)。這個“德”字無非是借名逐利。年齡越大,越應該警惕。
韓愈高度概括了“仁”:“仁即仁”(金學傑)。仁者必有愛,胸懷寬廣,心理平衡。
人是快樂的,輕松的,自信的。
生活中,為什麽有些人特別願意做好事,幫助別人?調查發現,他們這樣做的時候心情特別好,自尊心得到了提升。他們真的很開心。
心理學家分析助人為樂的原因:壹是會改善個人情緒,使之變好,有效減輕身心壓力;第二,幫助他人的積極作用和身心壓力的減輕會對自己的健康產生積極影響。這說明幫助別人有內在的回報,強化了利他主義,防止了自私。
即使幫助者沒有立即感到快樂,但從長遠來看,他會收獲做好事和幫助他人的好處,如自信、自尊、自我意識和擺脫壓力。尤其是年輕人,做好事,幫助別人,會發自內心地感到自豪。
幫助別人可以擺脫壞心情。
通常,我們總認為心情好的人是願意幫助別人的。其實很多心情不好的人,也是願意向別人伸出援手的。
心理學家恰爾迪尼(Cialdini)等人通過實驗發現,那些對自己考試成績不好感到不快的學生,當他們走在校園裏時,魯豫的書和論文突然掉了壹地,他們會比平時更有可能去幫助他。
恰爾迪尼認為,這樣做是壹種自我滿足,可以給自己帶來內心的回報,同時看到和自己壹樣倒黴的人,有助於抵消不良情緒。這也是為什麽有些處於內疚、悲傷或其他負面情緒中的人會主動去幫助別人,讓自己感到被需要的原因。慷慨助人是壹種自我滿足的方法,讓自己振作起來。恰爾迪尼和他的同事認為,在個人成長過程中,幫助他人最初是由物質獎勵引起的,其次是社會獎勵,最後是自我獎勵。很多人樂善好施,願意傾聽別人的煩惱,喜歡幫助弱者。其中壹個重要的心理原因是,這樣做可以讓他們感覺更好,獲得快樂和滿足感。
幫助者具有積極的心理特征。
壹種關心人的優秀品質和美好心靈的心理學叫做積極心理學。積極心理學從關註人類的疾病和弱點轉向關註人類的優秀品質。它認為慈善捐贈人具有以下積極的心理特征。
壹是關註人的積極主觀體驗、幸福感、滿足感和幸福感,對未來生活保持樂觀和忠誠;二是具有積極的心理特征,具有壹定的戀愛能力、工作能力、積極的世界觀、創造的勇氣、積極的人際關系、審美體驗、寬容和智慧。第三,具有積極的心理素質,包括壹個人的社會性、作為公民的德性、利他行為、對他人的寬容和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成為健康的家庭成員。處於積極狀態的人不壹定有錢,但壹定要快樂、幸福、樂觀。
幫手壽命更長。
壹項心理學研究表明,積極情緒的人,比如幫助別人,比壹般人更能忍受痛苦。如果把手放入冷水中,普通人只能忍受60到90秒,但那些積極情緒測量最好、得分最高的人往往能忍受更長時間。
擁有積極情緒的人壽命更長。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對70名心臟病患者進行了測試,其中17人被測試為“最悲觀的患者”,後來,16人在第二次心臟病發作時未能幸存而死亡。而19人被測試為“最樂觀的人”,只有壹人因二次心臟病發作而死亡。
積極樂觀是抵禦疾病的第壹道防線。性格樂觀的人很少患抑郁癥。積極向上是壹種愛,是壹種優秀的心理素質和人生態度。也就是古人說的“仁者長壽。”
將慈善習慣傳遞給孩子。
國外的家庭會從小培養孩子在這些方面的習慣:
善待動物。有時候,父母或親戚會給孩子壹只路邊撿來的流浪狗作為小禮物,既給了孩子壹個小夥伴,也給了孩子壹顆釋然的心。數據顯示,有小動物陪伴的孩子,80%長大後會有愛護動物的意識,57%的孩子比沒養過動物的孩子更有與人交往的親和力。
幫助鄰居,尊敬老人。比如在美國,社區服務很完善。很多家庭會定期在最近的社區服務站做義工,為社區的老人維護社區環境,買菜,看報,整理院子。父母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會很樂意帶著孩子。這樣既能拉近鄰裏之間的距離,又能培養孩子扶弱敬老的品德。
捐贈衣服和玩具。孩子們會在父母的指導下,把自己穿過的衣服和玩具捐給當地的慈善機構或慈善商店。有些家長會把自己的東西捐出去,給孩子做個榜樣,並解釋捐贈過程。更多的時候,他們會把主動權留給孩子。這種方式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有多少“財產”,如何有條不紊地管理。
獻血。家長會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血型和健康狀況,消除孩子對獻血的誤解和恐懼,然後選擇正規安全的獻血機構,幫助孩子實現獻血的願望。
組織慈善活動。父母給孩子這樣的建議後,孩子就要自主選擇慈善活動的主題和形式。比如在孩子生日的時候舉辦壹個小型的慈善晚會,在邀請朋友參加之前,小主人會提前告知大家需要帶壹份生日小禮物,生日過後由小主人捐給慈善機構。妳也可以聚集住在同壹街區的其他孩子,在妳的花園裏設立壹個“跳蚤市場”,出售二手物品,用銷售所得進行下壹次捐贈。
我把它分成了幾份,妳自己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