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普通的學生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主題班會吧?主題課需要在會前做好充分準備,盡可能發揮大家的特長、愛好和創造力。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好的主題班會是什麽樣的。以下是我收集的冬季至日主題班會教案,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冬季至日主題班會教案1活動背景:
為了進壹步弘揚中華民族的民俗文化,傳承傳統習俗,享受健康娛樂,展現傳統文化魅力。在這個充滿激情的12月,冬季至日節的腳步慢慢臨近,這是我們舉辦活動的好時機,也是我們宣傳自己,鍛煉綜合能力的好機會。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代言人,總是充滿著青春的活力和狂熱的激情,他們壹定會參加新奇的活動。同時也將展示自己的青春風采,增進思想交流,繁榮校園飲食文化,拓寬興趣愛好。
活動目的:
1.在即將到來的時間裏,讓全院的同學們壹起歡度節日,增進彼此之間的密切聯系和相互溝通,送上各自的節日問候。在團的溫暖中度過異地的傳統節日,感受家的溫暖,團的溫暖。
2.包餃子,手工烹飪,讓全校學生真正感受到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了解更多具體的技術,比如包餃子的方法,餡料的搭配,在輕松的方式中進壹步鍛煉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
3.感受節日氣氛,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傳統習俗。
活動時間:
Xx年65438+2月22日19:00-21:00,包餃子,
21: 00-22: 00邀請老師品嘗湯圓。
地點:
Xx大學餐廳
參與者:
xx大學全體新生
活動內容:
在冬天的至日做湯圓,吃湯圓。
活動的前期規劃和準備:
(1)宣傳:海報、led、電臺宣傳、橫幅、註冊傳單。
1,發布海報4張,餐飲事務局公告欄3張,張南生活區公告欄1,①宿舍門口公告欄1。(18號之前會貼海報)
2.領導宣傳,主教的建設(待定)
3、播出3篇,20-22日連續播出。
4.橫幅:5篇文章,內容:(待定)
5.報名及組隊:編號13-編號16
(2)參與方式:通知各班報名。
1.安排人員通知各班,22日晚7:00在飯堂從各班選出代表團做團員。(每班派5-8人代表)
2.晚自習九點下課後,各班學生會去各班活動場所慶祝冬季至日,吃餃子。
3.各班自費購買材料(壹份由夥食委員會準備)。材料由各班自行決定,22日6:00-7:00放在各班活動地點。
(三)特邀主持人:4(待定)第15號確認。
(4)制作和分發請柬。
(TBD)
(5)會場所需物品:相機4臺,邀請攝影協會。兩個調諧器和四個無線麥克風(在17之前應用)。
(6)場地布置:
1.在主教樓公告欄和食堂夥食委員會公告欄張貼海報場地設置說明圖。
2.嘉賓席設在食堂二樓的三張圓桌旁。
3.市營:壹班,二班,三班,會計:壹班,二班,會計:七班,八班,會計:九十班,工業管理:壹班,二班,三班,在第壹食堂壹樓,十四個班。
3.國際貿易:壹類、二類、三類;港口:壹類、二類;英語:壹班,二班;會計:三班,四班;會計:五班,六班,壹食堂二樓,十壹個班。
備註:集體課座位(20日前確認,20日前通知,21)。
活動流程:
1, 17:00-19:00.安排好會場、音響設備、工作人員,安排各班人員將食物排入各班活動場所。
2.19:00各班代表團入場。
3.19:15經濟管理系教務處主任林詣彬先生致開幕詞。
4.每個班包餃子(過程中主持人和遊戲)。
5、20:50邀請嘉賓進入房間,進入嘉賓席。
冬季至日主題班會教案2教學目標
1.收集有關冬季至日的傳說和民俗,通過收集資料,真正理解“冬季至日壹年之大”的含義。
2.感受冬季至日節的歡樂,增強學生的互助合作能力,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底蘊。
3.讓學生了解並認同冬季至日節,熱愛傳統節日,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時代內涵,讓民族文化代代相傳。
教學重點
通過收集冬季至日的資料,我們可以繼承節日文化,建立壹種對家鄉的強烈感情。
教學準備
1.通過互聯網和其他渠道收集與冬季至日相關的數據。
2.向老人詢問有關冬季至日的民俗。
教學過程
第壹,交流信息,自然介紹。
1,背節氣歌
同學們,妳們能背誦二十四節氣歌嗎?
春雨震春明谷天,夏日滿山暑。
秋露,秋寒霜,冬雪小,冬寒。
這首朗朗上口的節氣歌曲不僅節奏優美,而且蘊含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妳知道它的意思嗎?
2.學生們交流節氣信息。默認值:
冬季至日是二十四節氣之壹,是壹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在冬季的至日,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冬天的至日是冬天最冷的時候。冬天至日過後,妳開始數到九。9981天後,妳才真正感受到春天。
這樣,課前準備的信息就有了交流,為理解課文打下了基礎,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分析和運用信息的能力。)
3.這節課,我們來談談冬天的至日。黑板上寫著:冬天的至日。
二、說出至日冬天的由來
冬季至日的起源和俗名簡介。
冬季的至日是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壹年。冬天的至日過後,白天會變長,夜晚會變短。冬季至日過後,各地的氣候都進入了最冷的階段,也就是常說的“入九”。中國有句話叫“寒氣在初三,酷暑在三伏天”。
在古代中國,人們非常重視冬季至日。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中國就已經用土規觀測太陽來測定冬季至日。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的壹個,時間在每年陽歷的65438+2月22或23之間。冬天之前的至日會下大雪,冬天之後的至日會有輕微的寒冷。因為冬天的至日不固定在某壹天,所以被稱為“活節”。冬季至日節起源於漢代,興盛於唐宋,壹直流傳至今。冬季至日在陽歷年(元旦)持續十天。冬季的至日被認為是壹個盛大的節日。有壹種說法是冬天的至日像壹年壹樣大,並且有慶祝它的習俗。
“冬季至日”也被稱為“冬季節”。
(教學形式:學生介紹,教師以課件的形式同步呈現相關信息。)
第三,說說冬季至日的傳說和習俗。
過渡:為什麽古代節日今天還能保留下來?讓我們用傳說和習俗來“說冬天的至日”!
1.用傳說講述冬天的至日。主要包括:
傳說1:冬天的至日餛飩和夏天的至日面條。(見補充材料)
傳說2:在冬天的至日吃狗肉。(見補充材料)
傳說三:全家吃紅豆和糯米。(見補充材料)
傳說4:在冬天的至日吃餃子(見補充材料)。
2.按習俗說冬天的至日。主要包括:
(1)習俗1:祭天迎日,緬懷祖德——冬季至日祭祀(見補充資料)。
(2)習俗二:新裝雍容華貴,衣裝適合場景——冬日至日的農夫(見補充材料)
(3)習俗3:燒灰燼和木炭,唱歌降溫——冬季至日的娛樂活動(見補充材料)
(4)習俗四:尊師重道,給襪子穿長鞋——冬季至日的儀式(見補充材料)。
(5)習俗五:精心安神、食療養生——冬季至日(見補充資料)。
3.至日冬季的習俗因地而異。
(1)中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在冬季的至日,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北方地區有在冬季至日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有在冬季至日吃湯圓、長面的習慣,而蘇南人在冬季至日吃大蔥炒豆腐。
(2)蘇州人在冬季至日節吃的湯圓也叫“冬季至日團”。又名“冬季至日丸”。流行於中國南方。每年冬天的至日(公歷65438+年2月2日左右),糯米粉被磨碎,裏面塞滿糖、肉、蔬菜、水果、豇豆、蘿蔔絲等。,稱之為“冬季至日組”,並贈送給親戚朋友。早餐時也有家庭聚會,這意味著團聚。
蘇州人慶祝冬季至日——吃餛飩,記美景。
(3)寧夏:冬天的至日上吃“腦漿”,銀川有這個習俗。冬天的至日,喝粉湯,吃羊肉粉湯包子。銀川人給羊肉粉湯起了壹個古怪的名字——“冬日至日上的大腦”。
第四,慶祝至日的冬天
1,交流:帶領學生走進冬季至日節,壹起慶祝冬季至日節,交流他們的父母和祖父母是如何度過冬季至日的。
2.回憶:妳的家人如何度過至日的冬天?要求學生在冬季至日節之際與父母壹起度過冬季至日節,以便學生可以寫日記、作文等。同壹天,將根據功績進行授予。
5.平穩的冬季至日
1,想象壹下:妳打算如何度過至日的下壹個冬天?
2.根據季節,在冬季至日節到來之際,讓學生和父母壹起度過冬季至日節,讓學生寫日記、寫作文或描述妳最向往的冬季至日的景象。
第六,作業
1.體驗:與家長壹起學習制作餛飩或餃子,感受冬季至日節的快樂,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2.講述:向兄弟姐妹們講述冬季至日的傳說和習俗。
冬季至日主題班會教案三壹、冬季至日介紹
冬季至日是中國農歷中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冬季的至日俗稱“冬節”、“龍至日節”、“亞歲節”。在古代中國,人們非常重視冬季的至日,認為這是壹個盛大的節日。有壹種說法是冬天的至日像壹年壹樣大,並且有慶祝它的習俗。《韓曙》曰:“陽光照冬至日,君長,故賀。”人們認為冬季至日過後,白天變得越來越長,太陽升起,這是壹個太陽周期的開始,也是壹個吉祥的日子,應該慶祝。現在,壹些地方仍然把冬季至日作為壹個節日來慶祝。在北方,冬天的至日有宰羊的習俗,吃餃子和餛飩,而在南方,冬天的至日有吃湯圓的習俗,也稱為餃子或餃子,冬天的至日有吃長面的習俗。
二、事件的背景
為了進壹步弘揚民俗文化,傳承傳統習俗,享受健康娛樂,展現傳統文化魅力。在這個充滿激情的12月,冬季至日節的腳步慢慢臨近,這是我們舉辦活動的好時機,也是我們宣傳自己,鍛煉綜合能力的好機會。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代言人,總是充滿著青春的活力和狂熱的激情,他們壹定會參加新奇的活動。同時也將展示自己的青春風采,增進思想交流,繁榮校園飲食文化,拓寬興趣愛好。
三、活動的目的
1.在冬季至日來臨之際,讓全院的同學們壹起歡度節日,增進彼此之間的密切聯系和相互溝通,送上自己的節日問候。在團的溫暖中度過異地的傳統節日,感受家的溫暖,團的溫暖。
2.包餃子,手工烹飪,讓全校學生真正感受到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了解更多具體的技術,比如包餃子的方法,餡料的搭配,在輕松的方式中進壹步鍛煉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
3.感受節日氣氛,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傳統習俗。
四、活動時間
20xx 65438+2月21,13: 30-15: 20,包餃子。
15: 30-16: 30邀請師生品嘗湯圓。
動詞 (verb的縮寫)活動地點
理工第壹食堂飯
不及物動詞參與者
廈門工學院材料系全體師生
七。活動
制作和食用湯圓慶祝冬季至日節。
八、活動的準備工作
(壹)宣傳:海報、橫幅、電臺宣傳、報名傳單。
1,海報:宣傳欄張貼3張(含三期1,教學樓1,食堂1)。
2.四播稿:19至22連續播出。
4.兩條橫幅:內容(待定),要掛在校園、宿舍、活動現場,加大宣傳力度。
(2)參與方式:組織各班全體學生參與。
1,安排人員通知各班,請各班學生於21日13:00在食堂指定地點包餃子。
2.各班學生到各班活動場所慶祝冬季至日,吃餃子。
3.主材由主辦方提供,輔材由各班自行決定,編號21,13:00-13:30將放置在各班活動地點。
(3)邀請主持人:2名(待定)。
(4)會場所需物品:相機4臺,邀請攝影協會。壹個揚聲器,兩個移動麥克風
(5)場地布置:
1.在主教樓的公告欄和食堂的公告欄張貼海報場地設置說明圖。
2.嘉賓席設在食堂壹樓的三張圓桌旁。
3,08,09,10,11材料部全體成員,
4.所有教師
九。活動流程
1, 13:00-13:30.安排好各班的集合地點、工作人員和人員,將食材排放到各班的活動場所。
2.13:20,各班代表團入場。
3.13:30,物資部部長張厚安先生致開幕詞。
4.每個班包餃子(主持人,遊戲,)
5、16:20邀請客人進入房間,進入嘉賓席。
6.請歡迎來賓慶祝節日。
6.16:30,各班學生將到場慶祝冬季至日。
7.特邀嘉賓致閉幕詞。
X.活動的後續行動
1,照片懷舊:各位嘉賓,學生會成員,全體工作人員。
2.各班班委和學生會工作人員要留下來,安排好現場衛生。
3.展示活動照片(待定)
4.學生會主席和部長做工作總結。
XI。預算:
1,2橫幅:單價80元/2×80=160(元)。
2.準備100kg面粉:單價5元/kg 5×10=500(元)。
3.活動氣球:單價16元/袋2×16=32元。
4.壹次性手套:單價4元/袋4×25=100元。
5.飲用水:單價10元/桶6×10 = 60元。
6.海報:單價80/件3×80=240元。
7.糖:單價4元/斤4×10=40(元)總支出:160+500+32+100+60+240 = 40 = 1132(元)。
註:以上是我們調查的市場價格,有些材料商家為了省錢可以直接提供。
我們將以最真誠的態度與您合作,願合作愉快!!!
冬季至日主題班會教學計劃4壹、教學目標:
1,可以了解中國傳統節日——冬季至日的由來;
2.通過此次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領略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3.讓學生懂得珍惜與家人團聚的時光,用實際行動減輕父母的負擔。
二、活動過程
談論
1.妳知道今天是什麽節日嗎?(冬天的至日)
2.介紹“冬季至日”的詞源
(1)會理解這個詞。甲骨文說,絲繩的末端是“終”字。金文把絲結簡化為壹個點;或者加上日的意思表示壹年的結束,當然是冬天了。篆書省略了壹天,並增加了另壹個符號來表示年底的冰凍季節,以突出冬季。
冬天,四點鐘就可以了。——說文無冬無夏。——《詩歌與馬丁》
(2)最後,最後。
(二)介紹冬季至日知識
1.妳對冬天的至日了解多少?
2.老師介紹關於冬季至日的知識。
(1)了解冬季至日
(2)冬季至日的由來
(3)為什麽在冬天的至日吃餃子?
3.了解古代至日人是如何過冬的嗎?(祭祀活動;吃的行為;祭祀活動;娛樂活動)
4、了解冬季至日的美食,冬季至日南北方的不同習俗。
(3)冬季至日註意事項:(1,註意防寒保暖。2、合理調整飲食起居,不飲酒、不吸煙、不過度勞累。3.保持好心情。4.適當運動禦寒)
(4)交流:每年妳是如何和家人壹起度過冬季至日的?妳感覺如何?
(5)家庭作業
1.體驗:與家長壹起學習制作餛飩或餃子,感受冬季至日節的快樂,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2.旁白:給弟弟妹妹們講述冬季至日的傳說和習俗。
冬季至日主題班會教案五I:活動背景
冬季至日節起源於漢代,興盛於唐宋,壹直流傳至今。“包餃子”是中國許多地方在冬季至日的傳統習俗。今年的冬季至日(65438+2月21),化學學院將舉辦“冬季至日出太陽,春天再來”主題活動。通過餃子錦標賽、煮餃子、吃餃子等壹系列活動,讓學生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家的溫暖,傳遞同學的溫暖。並借此機會推廣我們的傳統飲食文化——餃子。
二。活動的目的
通過此次活動,為20xx研究生搭建壹個互相認識的平臺。同時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增進友誼,增強化學學院的凝聚力,進壹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活動的主題
冬天的至日帶來了陽光,春天又來了。
四:活動的對象
化學學院
20xx研究生(博士生和其他年級研究生有興趣可以參加)。
五:活動時間
20xx 65438+2月21(本周日)下午18: 30。
六:場地
七:活動內容
(1)包餃子
(2)包交子比賽
(3)吃餃子
八。活動流程
早期活動
1)秘書處會提前到達活動場地安排大家隨意入座。
2)各專業負責人統計實際到場人數,報生活部。
3)人數到齊後,開始使用工具。
4)主持人發言。(2分鐘)
5)主席發表講話,宣布餃子城的冬季至日開始。(在宣布餃子開始包之前,誰也不能開始包餃子)。
6)宣傳部負責競賽物資的儲備。
7)包好餃子30分鐘後,將包好的餃子送到廚房(包完所有餃子後)(50分鐘)。
8)主持人致辭,宣布包餃子大賽。(1分鐘)
9)三分鐘內包裝好的餃子,質量有保證的勝出。(10分鐘)
裁判宣布比賽開始。(1分鐘)
11)主持人邀請主席為獲獎團體頒獎。(2分鐘)
12)餃子參加宴會,吃餃子,互相交流。(40分鐘)13)餃子結束了。
活動後期
1)參賽學生* * *負責清理場內雜物。
2)只有在清理現場後才能離開現場。
3)生活部把場地還給餐廳,表示感謝。
4)本次活動的總結報告將由宣傳部發布。
九:註意事項
1)比賽期間,同學們要註意現場的秩序和安全。(學科負責人負責)
2)包餃子過程中,所有人員不得不當玩耍,不得隨地撒面粉,不得浪費食物。
3)如需搟面杖,由生活部負責采購。
4)人多,地方小。整個活動過程中請註意安全。
5)包餃子前註意衛生,洗手。
6)註意準時到場。
7)在活動中註意保持良好形象。
X.競賽規則
1)學生自願報名參加比賽,負責搟面(是否需要搟面待定)和包餃子。規定時間包好的餃子,質量好的會在大量團中勝出。獲勝組的所有成員都獲得獎勵。
2)競賽分組:根據報名情況分組。
3)獎勵:獲勝團隊將獲得獎勵,並向相應團隊贈送小禮物。
XI:總活動時間
120分鐘
十二:活動資金
冬季至日主題班會教案6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傳統的冬季至日節,了解冬季至日的由來。
2.要知道,冬季的至日是壹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
3.對祖國有深入的了解,知道中國是壹個有著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
活動內容:
1,綜合:我知道冬天的至日。
2.科學:白天短,夜晚長
3.讓孩子們知道冬天的至日是冬天真正到來的日子。了解壹些在冬季至日可以吃的食物。冬季團(民間稱“吃湯圓老壹歲”),包括包餃子、喝冬酒、吃餛飩、憶史,讓孩子們感受冬季的節氣。
附兒歌:《冬天的至日到了》
冬天的至日,冬天的至日;
南方餛飩,北方餃子;
暖暖身子吃壹碗,耳朵不凍。
冬天的至日,冬天的至日,
祭祖掃墓;
走親訪友,拜師;平安,幸福,快樂。
冬天的至日,冬天的至日,
這壹夜,最長;
睡個好覺;明天陽光會更好。
冬季至日主題班會教案7活動名稱:
香香德嬌子
學生情況:
該班有***8名學生,實際年齡在3-4歲之間,其中2名學生佩戴人工耳蝸,6名學生雙耳佩戴助聽器。通過聽覺語言能力評估,該班兒童的聽覺能力為1級,聽覺補償效果基本最優;語言的平均年齡是3歲。
活動目標:
1.能夠進行簡單的半開放式話題對話交流,學會掌握“我把餃子給xx”的句型,模仿句型:我把xx給xx。
2.通過活動,讓孩子學會分享勞動成果,培養孩子愛家的感情。
活動重點:
能夠進行簡單的半開放式話題對話交流,學會掌握“我把餃子給xx”的句型。
活動難度:
學會掌握句型“我把餃子給了xx”並模仿句型:我把xx給了xx。
活動準備:
1,知識和經驗:孩子在生活中吃過餃子,已經知道壹些相關的知識。
2.材料準備:兒歌包餃子,實物餃子,小朋友親手做的橡皮泥餃子,水果模型,小動物模型,家人的手指玩偶。
活動流程:
首先,通過點名檢查助聽器的工作狀態。
聽到名字的孩子向老師問好。
活動導入:播放兒歌《包餃子》,然後做手指練習,直接導入主題。
羊媽媽,(手比自己好,蹲著站著)
包餃子,(壹只手向內向外拉另壹只手的五指)
中間突出,(雙手握拳)向兩邊傾斜(拇指和小指舉起做出“六”的手勢)
有的像船,有的像元寶(雙手舉起,左右搖晃)
老師:兒歌裏羊媽媽裝什麽?
小羊:羊媽媽包餃子。
第三,展示真實的嬌子,進行簡單的半開放式主題對話交流。請幼兒觀察並說出餃子的外觀特征,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自己吃餃子的經歷。
老師:孩子們,看壹看。餃子長什麽樣?
楊:餃子像壹只小船,像壹個元寶,又像壹片橘子瓣...
老師:妳吃過餃子嗎?妳什麽時候吃的?
老師:在冬天的至日,我們必須吃餃子,否則,我們的耳朵會凍壞。
老師:餃子好吃嗎?餃子裏有什麽?
楊:餃子很好吃。餃子裏有各種餡料。有雞蛋,韭菜和肉...
老師:妳喜歡餃子嗎?妳會是嬌子嗎?
…… ..
邀請小動物吃餃子,練習句型:我把餃子給xx。
老師:“喵喵喵”,小貓來了。它說它聞到了孩子們做的美味餃子!它也想吃餃子。誰想讓小貓吃餃子?
老師:小貓說,謝謝。妳的餃子真好吃。小狗,妳怎麽了?妳想吃餃子嗎?那麽誰想讓狗吃餃子呢?
(引導孩子練習表達:我把餃子給xx。)
五:學會模仿“我給xx吃”的句型。
通過遊戲《我愛我家》學習模仿句。孩子們通過老師的指導學習模仿句子。我們也請爸爸媽媽吃水果嗎?我把蘋果給了我爸爸。我給我媽媽香蕉...
六、老師總結活動結束。
活動擴展:
在家裏和家人壹起包餃子,體驗自己做美食的快樂。
活動反映:
語文教學的核心在於“應用”二字。這項活動通過營造豐富的場景,讓孩子在輕松的遊戲中不自覺地練習句型,並大膽模仿。而且兩種情境活動貼近孩子的生活,對他們來說並不陌生,更容易發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