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醫學家陳修園在《讀神農本草》中說:“凡上品之藥,皆宜久服,從壽至年,以人從糧養,以驗其壽。”這裏指的是用人參、黃芪等滋補藥物煮粥,可以使人健康長壽。我國元代著名的《老年學》壹書中曾指出:“老年人的天性,都是厭藥而喜食,以食治病,勝於用藥。老人哪裏有病痛,宜先用食物治療,不能用食物,再吃藥。”
粥可以防病治病,養生延年。中國人歷來有進補的傳統,但藥補不如食補,食補應該首推粥補。粥補的應用非常廣泛,它能補益氣血,補益陰陽,健脾潤腸,清熱散寒...並能預防和治療呼吸系統、神經系統和泌尿系統疾病。生殖、循環系統和兒童、婦科等疾病。《本草綱目》指出:“古代有用藥物,粳米、小米、大米作粥,治療多種疾病。”《醫學六書》雲:“粳米粥為生化滋補丸,糯米粥為養五谷之氣奇品。”中國民間流行的關於粥的諺語,如“不眠則粥加白蓮”、“心虛則粥加桂圓”、“想養肝則枸杞煮粥美”、“想睜眼則粥加芹菜”等,都被證明非常有效。《本草綱目》中的“胡蘿蔔粥”,老年人若能經常食用,可預防高血壓;《廣濟方》中的“薏米粥”可以預防老年人得癌癥;“玉米面粥”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慢性支氣管炎老人冬天常吃“羊肉粥”、“姜粥”,預防慢性支氣管炎發作;再比如神仙粥,治療感冒、頭痛、發燒,屢試不爽;鴨粥、冬瓜粥、紅豆粥能治各種水腫;杏仁粥能治老年人咳嗽;失眠用酸棗仁粥;慢性腎炎用黃芪粥;蓮子芡實粥治療生精、腹瀉等。
粥可以適時宜人。夏天可以吃綠豆粥、紅豆粥、荷葉粥、百合粥、蘆根粥,還有薏仁、山藥等。集防暑、排毒、滋補於壹體。如果將綠豆、紅豆、黑芝麻、麥片做成四色粥,其色、香、味俱全,滋補效果更明顯。冬天吃狗肉粥、羊肉粥、牛肉粥和糯米紅棗粥真的很奇妙,既暖胃禦寒,又滋補。
“藥食同源,藥食同用。”古人總結出“藥借食力,食助藥力”的八字公式,闡述了輔食的優勢。那麽,在科學發達的今天,在補藥眾多的現實下,粥類補藥依然有其獨特的優勢。對於老年人來說,粥是最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