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六腑的六個“入海口”——何雪

六腑的六個“入海口”——何雪

合指經絡中的“河口”;“入者為合”,即脈氣從四肢末端到達此處,為最泛濫,猶如水流入海。“內腑合治”和“主氣導瀉合治”是指合穴主要治療六腑疾病。

十二臟腑各有壹個關節點,本節重點分享六腑的六個關節點。

1,大腸的匯合點——曲池穴

定位:屈肘於肘橫紋外側端,即赤澤穴與肱骨外髁連線的中點。

主治:清大腸濕熱;治療大腸濕熱蘊結所致的腹痛、腹瀉、腹脹、便秘、痢疾、腸癰等癥。

按摩:大拇指用力按壓3±5分鐘,每晚睡前壹次。

擴張:由於大腸和肺由表及裏,曲池穴可瀉肺熱,如肺熱引起的咳嗽、咳痰、咽痛等。此外,還能治療局部肩臂疼痛和網球肘。

2.胃的結合點——足三裏穴

定位:小腿鼻點(膝外側眼)下3寸,脛骨前緣壹橫指(中指)。

主治:清胃熱;如胃痛、脹氣、停滯等。

拓展:“待胃脘三裏”的“四總穴”,即足三裏可治腹痛寒證;“和胃不和則不安”,即足三裏可治心悸、心絞痛、胸痛;胃和脾都是表裏,“脾胃是後天之本”,所以足三裏是養生的壹大要穴。

3.小海穴,小腸的關節點。

位置:人體肘部內側,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的中點。

適應癥:外感熱證,小腸、心臟由表及裏,心為君官,故可用於治療癲狂、癲癇、精神分裂癥。

4.膀胱經結合點-委中穴

定位:人腘窩橫紋中點,兩腱之間(股二頭肌腱和半腱肌腱中間)。

主治:熱證、膀胱經疼痛,如小便不利、尿瀦留、腰背痛、四總穴“從腰背求”。

按摩:雙手拇指或中指按壓5 10分鐘,以局部酸痛、麻木為宜。

5.膽經關節點-陽陵泉穴

定位: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在下前方凹陷時。

適應癥:膽系疾病,如消化不良、膽囊炎、膽絞痛、抽筋、腰腿痛等。

按摩:每天睡前,拇指按壓3±5分鐘,以局部酸痛、麻木為宜。

6.三交的匯合點-天津穴

定位:位於前臂外側,肘尖1寸直處,屈肘時凹陷。

主治:三焦證,如頭痛、胸痛、脅痛、耳聾、癲癇等。

按摩:食指按壓3±5分鐘,沿經絡方向引起局部酸痛麻木或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