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當初評論《莊子》的人有幾十個,所以無法研究其旨趣。湘繡解舊註外義,妙析奇景,下大力氣探索神秘之風。只有《秋水》和《幸福》未完,示死。秀子年輕,仁義散亂,但仍有他書。郭向哲,瘦子,有才。看到壹休沒有傳播到世界上,我把它偷給了自己。是《秋水》、《知樂》兩篇文章和《馬蹄》壹篇文章的自我註解,其余文章,或者只是定點句。演完之後,意思就不壹樣了,所以今天有個方向,郭爾之《莊》,其意也是壹。
數字
項修(約227-272)生於河內懷(今河南武陟西南)。雅好讀書,深居簡出,與嵇康、陸安等人交好,是“竹林七賢”之壹。他喜歡談論老莊的知識。他寫了《莊子》,但沒寫完就去世了。郭象成著有《莊子註三十三首》,對魏晉玄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還有其他作品,比如《懷舊》、《難叔夜養生論》。靖遠四年(263)嵇康、陸安被殺後,該縣劃入羅,由接收。後赴黃門任輔騎常侍,卒於太史八年(272)。
郭襄(?—312):子紫軒,河南洛陽人。西晉玄學。很少有人才通情達理,擅長老莊,能言善辯,經常隱居。讓司徒掌管,遷黃門侍郎。東海王司馬越被引為某師主簿,與委員會關系甚密。對於當時的理論來說,持有壹種排他性的立場是輕的。項修在《莊子註》的基礎上,寫出了《莊子註》,壹句話,主張“個體化”論,主張名教為自然,是當時玄學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