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2016中醫健康與養生指數發布了什麽?

2016中醫健康與養生指數發布了什麽?

昨天,2016全國中醫健康指數發布。這是國內首個根據全國城市居民調查發布的中醫健康指數。結果顯示,超過40%的焦慮人群處於患病狀態,20歲至44歲的被調查人群比例最高,為23%。

生過病的肉食者比例為25.4%

昨天,中國中醫藥學會在北京發布《2016中醫國民健康指數研究報告》,從中醫角度對我國城鎮居民的健康狀況和養生現狀進行調查研究,覆蓋全國不同地區、不同經濟條件、不同規模的城鎮和不同人群。

結果顯示,2016中醫健康指數為60.9分。健康狀態的居民比例為51.0%,中間狀態的比例為31.7%,疾病狀態的比例為17.2%。在經常感到焦慮的人群中,41.4%的人處於生病狀態,而沒有焦慮的人群中,只有4.1%的人處於生病狀態。

從飲食習慣來看,有吃夜宵習慣的人有42.4%患病,有不吃早餐習慣的人有36.2%患病,有規律進餐的人只有14%患病。從飲食結構來看,以肉食為主的人群中有25.4%的人患病,以素食為主的人群中有18.3%的人患病,與素食者混合的人群中有14.9%的人患病。

20至44歲患病比例最高。

根據不同年齡的調查差異,處於疾病狀態的人的比例最高的是20至44歲的23%,45至59歲的65,438+065,438+0.7%,60至80歲的65,438+02.1%。也就是說,年輕人的疾病狀態高於老年人。

本來20歲到40歲是身體強壯、氣血充盈的時候,但近年來很多疾病都呈現出發病年齡降低的趨勢。中醫專家分析,20歲到44歲是人生學習和奮鬥的階段。經常出現精力和體力透支的情況,對健康危害極大,而且人們往往覺得自己年輕健康,不註意養生和保養。

從居住環境分布來看,城鎮居民患病比例為18.1%,高於農村居民。造成這壹結果的原因很復雜。總的來說,農村的空氣質量比城市幹凈,農村生活壓力小,食材更新鮮,等等。農村比城市有更多有利於健康的因素。

有孩子的家庭和老人住在壹起更健康。

從運動頻率來看,每天堅持運動的人數比例為41.5%,處於生病狀態的人數比例為20.5%。這說明合理良好的運動習慣是保持健康狀態的重要途徑。

此外,不同家庭結構的健康數據也存在差異。調查結果顯示,“三口之家”(小兩口+孩子)的疾病狀態比為25.1%。最常見的健康問題是胃、肝和脾。而復雜家庭(年輕夫婦+孩子+老人)患病的比例較低,為13.8%。

對此,與會專家認為,數據結果支持“有了孩子後和老人壹起生活更有利於家庭成員的健康”,這也反映出照顧年幼的孩子對家庭成員的健康影響更大,家中老人分擔照顧孩子有利於整個家庭的健康。

年齡

20-44歲患病率為23%,45-59歲患病率為11.7%,60-80歲患病率為12.1%。

運動

日常運動健康比例為465,438+0.5%,疾病比例為20.5%。

規定飲食

有吃夜宵習慣的人占42.4%,有不吃早餐習慣的人占36.2%,有規律用餐的人占14%。

生活條件

城市居民患病率為18.1%,農村居民患病率為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