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武當太乙宋鐵派簡介

武當太乙宋鐵派簡介

武當太乙門宋鐵派是東北道教武術的壹大門派。它起源於明末清初。在反清復明運動中,中原武林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下面為您簡單介紹壹下武當太乙門宋鐵派。

武當太乙宋鐵派簡介

武當太乙門鐵松子派是東北道教武術的壹大門派。它起源於明末清初。在反清復辟運動中,中原武林遭遇空前浩劫。在這種情況下,武當著名道士鐵松子提出了“跳出三界,不問塵埃,專心教書,守住我真值”的十六字方針,帶領壹批武林誌願者離開長白,與千百年來壹直前往關東的人打成壹片。此派主要功法為真元、真方,如玉環樁、塑形功、九龍環、渡太極手、雷震掌、寒山內功等。靜功如太和養生、太素塑形等。這個門派很好的保存了武當武術的體系。這個門派在長白山山麓秘密流傳了近200年。解放前由十壹世祖(道士李)傳入東北吉林,三四十年代起在吉林流傳。第12、13、14代傳承人大多是吉林人,12代只有3個,13代5個,14代13個。

學校保存了大量完整的圖片和光譜,為考證和學習提供了大量的文字依據。其中,如意太極傳、太乙混球、杜宣玉女圖、宋鐵遺產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武當太乙宋鐵派代表人物

李兆生

李兆生先生,小名振洋,出生於吉林,與* * *和中國同齡。自幼習武40余年,曾師從武當太乙宋鐵派第十二代宗師嚴正昌等十幾位高徒。現為武當宋鐵派第十三代掌門,少林始祖龍飛派第二十六代傳人,雪山龍飛派第九代傳人,先天太極第十八代掌門,武當天龍神劍第九代傳人張三豐。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武術,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他現在住在北京郊區,教授武術太極,至今教過無數國內外學生。40年來,除了習武之外,他自幼酷愛筆墨,作了壹萬多幅中國傳統書畫,被海內外廣泛收藏。

劉鐵成

劉鐵成先生,出生於1960,武當太乙鐵松別派第十四代傳人。曾任武當拳鞏俐功法研究會顧問,大連市武當拳協會副會長。2000年被《中國世紀專家》編委會授予“中國世紀專家”稱號。被收入《中國當代武術家辭典》、《當代武林名人傳》、《中國當代武林名人》、《武當武術精粹》等。著有《太乙混球》、《武當真宗丹脈》、《宋鐵壹真》等作品。

劉鐵成先生從小體弱多病。壹個偶然的機會,他跟隨武當太乙宋鐵派第十三任掌門李兆生先生開始了他的武術生涯。劉鐵成老師學習傳承的功法有:基本功:六步初始功、小煉等內功:寒山七式、太乙混球等樁功法:太乙十三樁、玉環樁、蛤蟆八樁、天罡三十六樁、盤古樁等掌法:太乙門戶掌、玉鏡掌、金龍八掌、太乙六掌、錢球掌。抓法等器械:長兵:雪山龍鏟,公主環杖,短兵:梅綺棍和眉擦,雙兵:雙龍劍和羅漢怪,軟兵:五行棍,遊龍飛丹和36項攻略。

武當太乙宋鐵派代表性功法

1,武當杜宣玉女技能

此功為武當太乙門昆道內功,是門內修煉“武當真宗丹脈”的壹套功法。武當太乙宋鐵派第十四代傳人劉鐵成傳授,梁誌明整理捐贈。

2.吳氏玉環樁

是轉少林拳的張三豐創造的。

特點及理論:“棚內推擠”四正手為混元四手,倚肘為混元,五行地位由“進退”決定,以十三勢為基礎。

絕技雜技:相傳過去專門保護道教的秘密,不為道士所傳,所以實用威力很大。

代表人物:李兆生。

3.武當玉環樁

由張三豐創作。

特點與理論:系統在自我動力學中調節自身的血液活力。

特效與雜技:適用於武術、內功、醫療等專業人士的專業課,提高技能,可增強武術的功效。

代表人物:李兆生。

4.玉環樁

理論:玉環樁由八個動作組成。即兩器如像,虛靈若隱若現,金頂沈,中素賜,水打金輪,龍含珍珠,玉虛,金鳳凰返真。

5.武當真宗丹脈秘傳,原圖修改,功力精進。

《定真圖》上溯至老子、呂純陽、陳摶、張三豐的祖先,又稱《丹城九傳圖》,以養生、求精為主。近百年來,在學術界影響深遠,是儒釋道修行的典範。定真圖是傳統定真的總程序,記錄了從奠基百日到定真的理想狀況。

6.武當太乙散手

武當太壹散手為武當太壹宋鐵送武功。在技法上講究封閉捕捉,在腿法上講究踢掃,在實戰中顯示其威力。

7.武當太乙八門掌法

特點:太乙八門掌屬於太乙門掌,太乙門掌是武當太乙武術的母體和開創者。所以,隨筆說,“吳唐壹族,甚為威嚴,門戶為先。參與冥想的方式有無數種,奇妙的方式可以轉化成無限的關系。”

8、小煉塑造第二個洞穴

9.太乙混合球

代表人:劉鐵成

10,白鶴真飛圖

代表人:李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