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編制依據
1,南運河大橋設計
2.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範
二、項目概述
1,自然地理環境
南運河大橋位於京滬高速公路青縣至吳橋段,中心樁號K64+036,橫跨南運河。南運河為三級通航河流,橋兩岸地勢平坦,為丘陵地帶。
2.設計概述
南運河大橋全長335米。主橋為三孔預應力連續剛構(V型墩),跨徑60米,每邊35米,長130米。北端引橋為2孔預應力先簡支後連續空心板,南端引橋為6孔預應力先簡支後連續空心板。全橋位於道路中心線平曲線半徑r = 5,500m的平曲線上。該橋橫向分為兩座橋,每座橋寬13.5m,落差1m,總寬28m。主橋采用50號混凝土,每架混凝土量為1205m 3。
3.水文和地質條件
橋址設計流量為120m3/s,相應的設計水位13.5m(黃海高程)也是最高通航水位,通航凈空7m,通航凈距50m。
根據橋址處的地質柱狀圖,地表以下約4米處為黃色中液限粘土或黃色亞砂土,松散地含有植物根和蟲洞。承載力180kpa,其下為第二層,厚約3米,黃褐色砂土,密硬塑承載力200 kPa第三層為白色淤泥,厚度約5米,顆粒均勻,層次水平,含水量充分。
承載力為150 kpa。再往下是三層土,基本為淤泥質粘土、灰黃色粉砂,含應時和長石,結構較密實,承載力180-200 kPa。
三、總體施工計劃
南運河大橋主橋上部結構為現澆預應力連續箱梁結構。由於主河有水,為了避免在水中設置更多的臨時橋墩,60米主橋主跨采用墩梁結構。水中搭建的臨時橋墩作為橋墩的基礎,65年鐵路的軍用橋墩作為橋墩,64年鐵路的軍用橫梁作為橫梁。但在兩側35米跨度的橋上,地形比較平坦,沒有積水,所以采用滿堂鋼管排架作為支撐,支撐位於處理過的地基上。采用上述施工方案進行大橋主橋上部結構的施工。
因為橋在平曲線上,所以跨度和梁高不壹致。為了增加模板的利用率,提高梁混凝土的外觀質量,底模、外模和內模均采用雙面覆膜的竹膠合板,組裝方便。內部和外部模板框架由木材制成。
根據設計要求,主橋采用整體現澆支架分兩段澆築,長度為130m。首先,第壹段長86m,包括60m中間孔和13m側孔。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後,張拉預應力筋,然後澆築兩側剩余的22m長梁段。
四。上部結構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藝流程
主橋上部結構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箱形連續梁,三跨在支座上現澆。
1,施工準備
1支架現澆施工前,應開始上部結構施工的準備工作。
其主要內容如下:
a、根據工藝要求進行梁混凝土配合比試驗;
b、根據施工技術要求備料,加工模板;
c、大修和購置用於制梁施工的主要機具;
d、合理配置勞動力,特別是各專業工種的人員;e、技術幹部熟悉圖紙,鋼筋提前下料加工。
f、上部結構施工人員以上技術梁的形式進行崗前培訓。
2.支撐結構
(1)支架的結構
主橋中跨和邊跨支架形式見支架設計圖。
支架主要包括支墩基礎、支墩、橫梁、縱梁和橫梁支撐模板等。支墩基礎采用混凝土擴大基礎,支墩采用鋼管排架和65型鐵路軍用墩,橫梁采用型鋼,縱梁采用型鋼和64型鐵路軍用梁。為了增強整體性,六四鐵路軍用梁之間的橫向連接采用鋼梁作為斜撐。方木或型鋼放在縱梁上支撐模板。
②受力分析和計算
支架設計為先簡支後連續的結構體系,應力分析計算主要考慮地基承載力、橋墩內力和縱梁內力(省略詳細計算)。
垂直荷載考慮了梁截面重量、模板重量、垂直和水平梁重量、人群和工作荷載以及水平風荷載。
③預拱度的設置
預拱度的設置與縱梁的變形密切相關,型鋼和軍用梁都是剛性構件。因為支撐基礎是擴大的混凝土基礎,支墩也是剛性軍用墩和鋼管排架,所以變形很小。與墊梁連接處的變形可根據規。
範”值,所以軍用梁是支架的縱梁,其拱度只是銷孔的撓度和支撐梁在共同荷載作用後的彈性變形,銷孔的撓度在支撐梁豎起後已經產生。彈性變形可以精確計算,鋼管排架作為橋墩的支撐具有很好的整體性,變形的沈降也可以通過理論計算和經驗估算相結合來確定。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可以根據計算值準確設置預拱度的設置量。
3、模板施工
①模板設計
由於該橋箱形連續梁位於平曲線上,且橫坡采用剛性旋轉設置,梁高不斷變化,給模板設計帶來困難。另外,本橋工期緊,單個模板無法重復使用,設計時考慮壹次性使用。內外模和底模均采用大雙面覆膜竹膠合板,模板架采用木架,箱梁橫坡用木楔調整。詳見模板設計。
(2)模板制作和安裝
ⅰ、模板制作
a、模板制作,外框和內框可預先在地面預制,其他部分在支架上制作安裝。
b、制作桿件尺寸應符合圖紙設計要求。
c、確保木材質量,不得使用破損和腐爛的木材。
Ⅱ.模板制作安裝工藝流程:放置墊木、縱木→木楔→橫木→檢測縱橫標高並確定線路中心線→放出梁底板尺寸大樣→鋪設釘底模板→綁紮梁底板鋼筋→腹板鋼筋→放置內模→綁紮頂板鋼筋→澆築混凝土。Ⅲ.模板制作和安裝的技術要求和註意事項
a、模板制作安裝前,必須再次檢查支撐中心和標高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檢驗合格後,方可進行生產和安裝工作。
b、調整每個楔塊的高度,應根據提供的施工預拱度高度,以梁跨度的中點為最高,按二次拋物線調整。
c、各點墊木的厚度應根據箱梁橫坡的設計尺寸確定,放置後應進壹步檢查和復核。
d、橫木放置後,除布距中心50cm外,橫木中心與線中心線正交。
e、墊木、縱木、木楔、橫木擺放到位後,其互連位置應用釘子鎖緊,以防松動。
f、縱橫木可由通長制成,當需要接長時,接頭必須在墊木和木楔的位置。
g、認真確定中線和放好梁底尺寸大樣,確保模板安裝質量。
h、竹膠板面板接縫模板,釘鋪後應用白石灰膏填塞抹平,縫外殘留的石灰渣應清除幹凈。
I、鋼筋綁紮前,竹膠板表面應塗脫模劑,澆築混凝土前,應清除板面上的建築垃圾並用水沖洗幹凈。
4、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施工
主橋預應力混凝土箱形連續梁,橋長130米,跨度組合為35+60+35米,兩端梁高1.3米,中跨梁高1.3米,墩頂梁高2.5米,頂底寬13.5米,底板寬7.5米..
預應力箱梁現澆施工工藝流程圖
軍用梁組裝、模板加工→準備→臨時墩基礎施工↓
測量標高→組裝支架←安裝落梁設備↓
檢查標高→安裝底模←預設拱度。
支票
綁紮定位鋼筋
鋼絞線下料、捆紮和編號
↓安裝外模↓檢查尺寸、位置、標高↓→綁紮底、腹板鋼筋↓→安裝波紋管→檢查接頭↓→穿鋼絞線↓安裝內模↓綁紮頂板鋼筋↓按順序分段澆築混凝土→制作試件↓養護↓拆模↓
拉伸
↓
壓漿泵
↓
錨封
↓
卸載支架
?準備工作/即將開始工作
由於主橋中跨在水中,可根據支架設計圖利用棧橋提前完成支架臨時墩基礎施工。進行橋墩制作、軍用梁組裝和模板加工。
?安裝支架
根據施工設計圖紙,用吊車在棧橋和無水土地上搭設腳手架。
?安裝模板
先安裝底模,再安裝側模,均采用吊車吊裝。底模直接用方木固定在支架上,用木楔調整底模標高。側模按編號分段吊裝,兩側側模楔入木楔,用木楔調整標高。施工時木楔用量較大,安裝模板時要註意位置和標高的準確性和穩定性,以保證結構的整體尺寸和梁的線形。
?鋼骨架的制作和安裝
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橋下可以專門制作普通鋼筋,臺座可以做成骨架或者鋼筋網,長度根據梁的受力和吊裝能力來定。在骨架制作過程中,應註意梁平面曲線的影響,以及所制作的底板骨架、腹板骨
框架依次放入底模和外模,入模後分段焊接,然後分段安裝內模,最後綁紮頂板鋼筋。
?安裝預應力管道和穿鋼絞線。
主橋縱向設計為全長預應力筋,中間用扣件連接。采用直徑為15.24mm的高強度低松弛鋼絞線,標準抗拉強度Ryb = 1860 MPa,σ k = 1302 MPa,每股為9-7 φ 5 mm和12-7 φ。波紋管鉆孔時,在綁紮腹板鋼筋時,按設計位置放置波紋管,並用定位網固定波紋管。檢查位置準確後,將定位網與鋼筋骨架點焊,定位網間距不大於50cm。
鋼絞線穿帶采用人工穿帶和絞車穿帶兩種方式,兩種方式相互配合,將鋼絞線從壹端穿到另壹端。
?安裝內模
底模和腹板鋼筋綁紮好後,按編號依次安裝內模。?粘合車頂加強件
?沈積混凝土
主橋預應力箱形連續梁混凝土標號設計為C50,在混凝土攪拌站統壹拌制,泵送澆築。
混凝土澆築應按順序分段分層進行。梁段分為第壹澆築段,長度86m,其中包括60m中間孔和13m側孔。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後,澆築兩側剩余的22m梁段。澆註順序是從兩側向中間進行。根據《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範》和《公路橋涵施工手冊》,在支架上澆築連續梁混凝土時,橋墩和支架會產生不均勻沈降。為了防止橋墩出現裂縫,本橋采用設置施工縫的方法來解決。
墩頂梁體較高,設置壹系列澆註用的氣缸,其他梁段混凝土可直接澆註入模板。澆築混凝土前,應向振搗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明確說明波紋管的位置,防止振搗棒直接接觸波紋管。在澆築混凝土過程中,應及時抽動鋼絞線,防止堵塞管道。
施工要點如下:
a、底模、外模、內模不連續分段。
b、樓板、腹板鋼筋不斷開,頂板鋼筋斷開。
c、每段要求壹次灌註成型。
d、澆築墩頂底板混凝土,頂板有天窗,便於直接澆築混凝土。
進入樓層。
e、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振搗樓板時要在箱內作業,註意
振動質量。
f、控制混凝土入模速度,盡量減少沖擊力。
g、所有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清理現場,加強養生工作,確保養護。
衛生質量合格,養生時間壹般不少於7天。
?健康維護
?拉伸
壹、準備工作
張拉前,應校準千斤頂和油表,並校準鋼絞線和錨具。
測試。
b、張拉施工
當混凝土強度達到100%時,應張拉預應力筋。兩端對稱
在張拉方法上,張拉順序為自下而上,由兩側向中間,鋼梁的張拉采用兩控的方法,即以預應力控制張拉,以伸長量作為參考。
互相檢查。張緊程序如下:
0→ 10%σk(初張拉)→ 100%σk(持荷5分鐘)→錨固。
張拉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梁體混凝土強度檢查、張拉設備檢查→準備工作←
檢查並處理錨墊板下的混凝土↓通訊設備準備安裝張拉設備。
沖洗渠道張拉勞動組織↓
錨地、通道和千斤頂居中。
↓
初始張緊/測量伸長率↓
控制噸位/測量伸長值的張力↓
錨
↓
孔洞灌漿
↓
錨封
(1)灌漿
張拉後,應及時進行灌漿。由於管道較長,采用兩臺灌漿機同時從兩端向中間灌漿,並在墩頂梁位置設置壹個漿孔(排氣),直至漿孔排出規定稠度的漿液為止。灌漿時應註意:
a、水灰比應控制在0.4-0.5,稠度應控制在14-18s之間,最大含水率不超過4%。
b、最大註漿壓力可控制在0.5-0.7 μ Pa,漿液從出漿口排出後應有壹定的穩壓時間。
c、灌漿前,必須將孔道沖洗幹凈,然後用空氣壓縮機將積水吹出。d、灌漿應緩慢均勻進行,中途不得停頓,壹次註射完畢。如果停機時間較長,應將壓入的水泥漿沖洗幹凈。e、灌漿時,每班應取試件,填寫施工記錄。(2)錨封
(3)拆除模板和支架。
梁的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80%後即可拆除外模,用木楔落模,張拉灌漿後拆除支架,也用木楔卸料。拆除順序按先跨兩側,後跨中的順序進行,支架從跨中向跨中循環卸載,先小後大,縱向對稱均勻卸載,橫向壹起卸載。指定專人用儀器觀察梁體的異常變化,並做好記錄。
五、施工保證措施1、技術保證措施
(1)強化以項目總工程師為首的技術管理體系職能。項目部設有總工程師、施工技術部、質檢部、財務計劃部、材料設備部等職能部門,技術
管理體系負責設計文件的會審、設計變更管理、技術交底、計量考核、開工報告、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和施工計算定額管理。並在施工過程中,對材料和半成品的性能標準進行審批,對施工技術檔案進行管理,使工程施工全過程在設計文件、技術標準和施工規範的有效控制下運行。
(2)從局內抽調有橋梁施工經驗的工程師組成工作組,負責施工中的技術攻關,討論施工技術方案,提出施工技術措施,解決施工中的技術難題。
(3)做好技術交底,加強施工技術培訓,對施工隊伍進行書面技術交底和重大工程操作,組織技術培訓,並持有合格證。
(4)做好施工現場的技術管理工作,為施工隊伍配備技術、測量、質檢人員,負責施工隊伍的技術管理。項目部應加強對現場施工技術保證措施的指導、檢查和監督。
⑤加強與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等相關單位的配合與協作,及時上報施工過程中的設計變更,以得到業主、監理單位、設計單位的指導。2、質量保證措施
(1)項目部、施工隊建立以全面質量管理第壹責任經理和總工程師負責的技術管理網絡,以及聘請專家作為技術顧問。
(2)實行分級質量管理體系,層層負責。項目部設質檢部,專人負責本合同段的工程質量,施工隊設專職質檢工程師,負責施工隊承擔的分項工程質量;各級質檢人員均為具有豐富施工經驗和專業技術職稱,熟悉規範和圖紙,工作嚴謹的技術人員。
(3)制定質量目標,分項工程合格率100%,單位工程優良率。
85%以上。
(4)認真執行技術規範,聽從監理工程師的工作指令,使監理工程師滿意。
⑤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活動,建立質量責任制。控制施工工藝和原材料質量。
⑥加強測量和試驗工作。堅持工序質量自檢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後,應進行工序自檢。如果前壹道工序不合格,則不允許進行下壹道工序施工。自檢合格後,報監理工程師檢驗鑒定。
⑦開展QC活動,選擇精裝模板技術、鋼骨架吊裝技術、連續梁現澆、預應力技術作為創優的重點研究課題,實施崗位培訓,施工中開展QC競賽活動,突破技術難點,確保質量壹次成功。
今天,項目部將按月組織工程質量檢查,在工作檢查和計價中嚴格實行質量壹票否決。
3、安全保證措施
①在施工過程中,貫徹“安全第壹,預防為主”和“安全必須管理,生產必須控制”的原則。項目部成立以副經理為首的“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並配備專職安全生產幹部負責日常安全生產工作。施工隊相應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由兼職安全生產幹部組成。(2)工程開工前,根據工程特點、施工區域的地形、地質、水文、氣象等資料,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的同時,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3)參加施工的人員,必須接受安全技術教育,提高安全生產意識,熟悉和遵守本工種的各種安全操作規程,並定期進行安全技術考核,考試合格者,方準上崗操作。
(4)制定安全生產目標,嚴格控制安全事故,杜絕重大傷亡事故。
輕傷率應控制在1‰以下。
⑤文明施工。施工現場應保持整潔,材料設備堆放有序,施工道路和排水溝暢通。施工現場懸掛醒目的安全生產標語,各種機械旁豎立安全操作規程。經常開展安全生產知識競賽。6.操作人員上崗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好防護用品。
⑦施工現場的生活和生產用房、混凝土攪拌站和臨時房屋應做好防火、防洪和防盜工作。
(8)每月至少組織壹次安全生產大檢查,發現事故隱患立即提出並落實整改措施,對違章造成的安全事故堅持“三不放過”,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負責人不清楚這件事;沒有整改措施不要放過。
⑨進入梁施工後,壹切高空作業,所以要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人必須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施工,嚴防違章作業。⑩對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做出重大貢獻的,給予表揚和獎勵,對屢犯者,嚴肅教育和處罰。六、梁段施工工期安排
主橋上部結構的施工工期是在保證總工期的前提下安排的,並考慮了雨水、氣候等因素的影響。,最大限度利用腳手架材料和模板,每個周期工期為90天,穿插附屬設施。總工期見上部結構工期計劃表。
上部結構工期計劃表
七。勞動力計劃
進入梁施工也是勞動力相對集中的時期。根據工期,勞動力的合理配置是工程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上部結構施工安排三班倒,每個支架配備壹個專業施工隊伍。每隊橋梁操作人員需配備120人。
八、梁施工用主要機具和材料清單
(壹)主機
(2)主要材料
九。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