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音樂表現了天地之間的和諧;禮顯示了天地之間的自然秩序。
口譯
琴在中國傳統八大家中排名第壹,可見音樂對於人們的生活尤為重要。
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狀態下,古代作曲家創作了天籟之音,自然而有趣,天地和諧的樂章。
音樂對環境的影響很大,可以調和風水、人的情緒、身心疾病。
唐宋八大家之壹的歐陽修,曾經得過抑郁癥,不得不請病假在家休息,但壹直沒有康復。
後來跟朋友孫道子學琴,學了幾首歌,慢慢喜歡上了彈鋼琴。不知不覺,我就好了。
這就是音樂的作用,可以連接人的心靈,平衡七情,使人身心愉悅,提高人的修養。
即使是沒有音樂素養的人,也會“每天對音樂人有所感悟,無話可說”。他們對音樂有感情,不知道怎麽表達,但他們知道和諧的聲音能讓人快樂。
最美的聲音是自然的聲音,音樂也是自然的作品。人在壹個音樂的環境裏,外在的風水,內在的表情,都可以和天地調和。
宮、上、交、正、郁五音對應人體五臟,也與五行相通。音樂給人壹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機會,可以得到天地之和的滋養。是大養生之法,其最大的智慧是以天地之力滋養身體,滋養表情,滋養靈魂。
《左傳》說:“李哲,葉莉”。
格言“連筆”說:“原因是使用心,如果心死於欲望,它將被摧毀。如果根被割斷,木頭也壞了;心以理為基,理若害,心必亡,如水泉盡,江河枯。”
所以,儀式是暖心的。懂禮儀的人,對內可以理解陰陽之道,對外可以理解四季之序。
四季的秩序也是天地自然的秩序,符合天地秩序的人會受到天地的滋養。
“禮”的對立面是“亂”,天地秩序混亂的人,失去了天地的支撐,自然被淘汰。
這個規則就是“通禮者生,非禮者死”,符合天地秩序者長命百歲,失去天地秩序者“自己犯罪,不能身敗名裂”。
中國古代圖案文明的源頭是“河圖”和“洛書”。這個格局講的是天地之理,宇宙之理,大道之理。
人們通過在源頭上的理解來學習古圖案文明,他們可以理解萬物和世界。